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卡高端化     
"中国没有真正的国产高端重卡,只有那些纯进口的高端重卡才算是,主要是奔驰、沃尔沃、雷诺和斯堪尼亚四大品牌。而一些合资企业生产出来的只能算是中高端重卡,而国产的那些所谓高端重卡,价钱在30万左右的不能算真正的高端重卡,不论是从性能、外观、还是经济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一位卡车经销商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2.
刘成芳 《汽车知识》2015,(3):110-111
<正>2014年中国重卡行业经历了颇为艰苦的一年,市场高开低走,下半年一路低迷。有专家指出,重卡行业现已步入"黑铁时代"。展望2015,在GDP增速预期继续放缓的宏观环境下,中国重卡市场前景依旧不太乐观。在竞争更为残酷的黑铁时代,企业如何求生存、谋发展?作为中国重卡行业少有的合资企业,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依红")提出2015年的销售目标是  相似文献   

3.
《专用汽车》2010,(1):42-42
韩国现代汽车有限公司2009年12月20日宣布,他们已与中国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签署初步协议,成立合资企业,主营业务为商用车制造,总投资额为4亿美元。据此初步协议,双方在新公司中将各占50%的股权。该合资企业将接手北奔重汽目前年产能力4万辆的大型卡车业务。现代初期将侧重重卡业务,  相似文献   

4.
人物与言论     
正海兹曼近日表示,斯堪尼亚和曼现在中国只有进口的高端重卡产品,市场销量还很小。大众汽车集团目前正研究在中国建立重卡合资企业,这一想法尚处于初期的预研究阶段。——2014年3月13日,大众汽车集团举行2013年财务业绩发布会,2013年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销售汽车970万辆,中国市场则贡献了327万辆,大众近10年首次在中国市场超过通用夺取销量桂冠。大众汽车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18日,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东风商用车公司,在湖北十堰基地隆重发布东风重卡新品系列——“东风天龙”,它集当今世界先进技术于一身,成为东风有限成立三年来,中外合资合作,融合创新的结晶,标志着东风有限实现商用车和乘用车双轮驱动的战略性突破。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携3款最新智能重卡产品——大功率互联网梦想卡车、智能车罐一体化危化品牵引车和智能网联6×6全驱大件运输车亮相本届智博会。上汽红岩作为国内第1家重卡合资企业,创新研发出了以互联网梦想卡车为代表的系列智能  相似文献   

7.
《驾驶园》2011,(11):40-40
今年前9个月,中国重汽集团重卡出口达到1.65万辆,比去年全年增长12%,今年全年重卡出口有望超过2万辆。在精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中国重汽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日前,中国重汽集团成功交付尼日利亚Dangote集团三批共计1500辆重卡。这1500辆重卡是中国重卡企业整车一次性出口非洲的最大订单。  相似文献   

8.
2006 年5月18 日,湖北十堰。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东风商用车公司隆重发布东风重卡新品系列- “东风天龙”。东风有限成立三年,作为中外合资合作、融合创新的结晶, “东风天龙”的成功研发标志着东风有限实现商用车和乘用车双轮驱动的战略性突破。“东风天龙”重卡系列是东风商用车公司磨砺  相似文献   

9.
余欣尔 《运输车辆》2011,(11):62-68
中国重卡在增长的浪潮中走过了21世纪的头10年。2001--2010年是中国重卡史册值得铭记的黄金10年。中国重卡的产销量从2001年的15万6039辆和14万6985辆历史性地跃过了100万辆大关,以数量的绝对优势雄踞世界第一重卡大国的宝座,中国重卡的内涵和产业的自主能力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历史迈入21世纪20年代之际,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2月16日,依维柯与上汽集团达成一致,将重组两家在华合资企业。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是双方以50∶50等比投资的轻型客车和发动机生产企业,今后将专注于依维柯品牌的经营,而跃进品牌将被并入上汽集团。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是依维柯与上汽集团、重庆机电在中国成立的重卡合资企业,此次重组中上汽集团将增资扩股,依维柯将继续以技术合作方的角色参动交通运输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1.
龙翔 《城市车辆》2008,(8):17-17
8月7日,福田汽车与戴姆勒公司在京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双方约定将在中国设立股比50:50的中重卡合资公司,提供中型、重型载重车和技术,并探索在全球市场中扩展福田欧曼品牌国际产量和销售的其他机会。新建合资企业将得益于戴姆勒的技术领先地位,例如梅赛德斯-奔驰重型发动机技术,并将福田欧曼品牌在低端商用车细分市场中作为国际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2.
4月21日,由陕汽集团、西安交大、长安大学联合成立的,中国重卡行业惟一的“重卡新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实验室及研究课题”正式签约;同时,中国重卡行业第一个绿色宣言《2009陕汽重卡绿色宣言》也在发布会上正式推出。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产业全球一体化格局使产业转移越来越频繁,发展中国家汽车消费持续升温。中国各大汽车生产厂家正在承接、消化、创新发达国家急需转移的产能和技术,加之国内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市场在全球商用车市场的战略意义与乘用车市场相比同样至关重要。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表示正对在中国建立重卡合资企业进行研究。中国是全球最大商用车市场,在中国商用车市场有所斩  相似文献   

14.
在欧美重卡市场中,300马力以上发动机的排量基本上集中在11升-15升范围,其中12升排量高速柴油发动机,被国际上称为“黄金排量”,是15吨以上重卡的最优配置。在国内,12升以上排量、达到400马力以上的重卡市场,大部分被国外品牌垄断,陕汽德龙至尊版大马力牵引王使中国重卡接轨欧美一流核心技术,进入了“12升大排量水平”,揭开了“中国重卡动力升级”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1月28日,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特霸TAMPA新车上市仪式在具有浓郁巴渝特色的重庆巴国城隆重举行。上汽依维柯红岩公司高层与上百名经销商代表和媒体记者一道,揭开了合资公司首款重卡新品全面上市的宏大序幕。它是上海汽车在商用车领域战略构想上迈出的第一步,是意大利依维柯携重卡先进技术进入中国的第一步,是重庆红岩民族重卡激情跨越的第一步,一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重卡领域的世纪大契合悄然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6.
《时代汽车》2008,(11):91-91
三季度重卡市场的惨淡经营和技术路线的激烈争辩,让第四季度的中国重卡市场充满了变数,刺激着人们对重卡市场期待的神经。一惯为中国重卡行业创造奇迹的华菱也开始主动出击,携手发动机供应商积极抢占第四季度重卡市场。10月,华菱与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上海日野发动机有限公司、上海柴油机有限公司的一线销售服务人员开展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历经20余年的发展,成就了中国重卡市场的斯太尔技术在中国早已枝繁叶茂。如今,伴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推出了高于斯太尔平台的重卡产品与之展开竞争,以东风天龙、解放J6为首的新一代重卡产品如今正在对斯太尔平台产品构成威胁,新形势下,新生的J6、天龙能否四两拨千斤?历久弥新的斯太尔重卡又能否承受如此严峻的市场考验?  相似文献   

18.
杨在舜 《时代汽车》2008,(12):86-89
2008年初,业内人士在预测今年的重卡走势时,预测多是“八九不离十”。然而,当预测即将到来的2009年,中国的重卡市场又将如何反应时,这一次,众多的专家却都闭上了嘴巴。毕竟,面对如此不堪的经济环境,面对众多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2009年中国重卡市场的变数实在是太多太多。  相似文献   

19.
《专用汽车》2014,(10):83-83
近两年来,重卡行业的销量在相对稳定,而不再大起大落的同时,其市场格局也逐渐稳定。之前三大集团的划分不再清晰,取而代之的是两大阵营逐渐形成。第一阵营是年销量在10万辆及以上的企业,我们不妨称之为十万俱乐部,这个阵营里的企业包括东风、一汽、中国重汽、福田和陕汽。第二阵营是年销量一万起步,由江淮重卡、上汽依维柯红岩、华菱重卡、北奔重卡以及大运重卡组成(湖北三环论销量也可以进入这个阵营,不过其中卡比例更高;联合卡车刚刚兴起,进入这个阵营还需观察)。  相似文献   

20.
记得梅赛德斯-奔驰刚刚进入国内重卡市场时,其一年的销售量不过几百辆,在梅赛德斯-奔驰的不懈努力下,他们在中国的重卡销售逐年增长。今年前几个月,中国重卡市场出现了下滑态势,而梅赛德斯-奔驰卡车的销售却逆势增长。在2011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期间,记者采访了梅赛德斯-奔驰卡车中国区市场总监李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