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代索娜塔发动机怠速控制装置的检查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现代SONATA 2.0L四缸发动机,它的怠速控制装置是采用直接驱动节气门的方式。因其结构上的特点,调整怠速时必须遵遁其机理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实用汽车技术》2004,(11):i037-i040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安装在节气门阀体上。这个传感器将节气门开度转换为电压信号,作为节气门开度信号送至发动机ECU。其中IDL(怠速开关)信号主要用于怠速控制燃油切断控制和点火正时校正,而VTA(节气门开度电压)信号主要用于增加燃油喷射量以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3.
故障现象 当松开油门踏板发动机怠速工作时,立刻熄火。于是用户自己拧动节气门限位螺钉,在怠速节气门全关时强行打开节气门,以充分维持发动机怠速运转。  相似文献   

4.
节气门控制单元J338是大众品牌车辆运行中一个很重要的部件。它既是一个传感器,由节气门电位计G69和节气门定位电位计G88组成,这两个元件向发动机电控单元提供节气门的实时开度信息,以实现各种工况下准确的喷油量和点火时间。它也是一个执行元件,由节气门定位器V60控制适当开大或关小节气门,以保证发动机怠速平稳。而怠速开关F60用以向发动机电控单元提供怠速位置信号。怠速开关闭合时,由节气门定位计来决定怠速时节气门的开度。这些同时也是车载网络的共享信息。  相似文献   

5.
郑淼 《汽车维修》2004,(10):37-37
一辆捷达王轿车,怠速不稳,加速不畅. 此车的怠速控制装置采用的是电控节气门,所以怠速不稳常常是由于节气门体太脏造成的,但将节气门体拆下进行清洗后怠速仍然不稳.随后又检查了火花塞并对喷油嘴进行了不解体清洗,此故障仍没有排除.  相似文献   

6.
<正>韩国现代索纳塔(SONATA)车2.0 L四缸发动机,其怠速控制装置是采用直接驱动节气门的方式,因其结构上的特点,调整怠速时必须遵循其机理进行调整。在维修中,常遇到发动机在怠速不稳、游车,接通空调时转速不升反降,甚至时有发生熄火等现象,在一般调整无效的情况下,就误认为怠速控制装置出了毛病,更换新件后,结果症状依旧。其实在检查怠速控制装置完好的情况下,只要采用正确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7.
怠速工况下,电控单元根据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怠速触点信号或节气门位置初始信号(三线式不带触点信号)来决定是否为怠速控制。若怠速信号成立,电控单元便依据发动机内存的标准数据进行对怠速执行器控制,调节怠速工况下的进气量,使发动机的实际转速控制在目标转速规定的范围内,即完成怠速稳速控制之目的。怠速工况的稳速控制实质上是怠速工况的进气量的调节控制。怠速转速偏高故障,从根本上讲是怠速工况进气量过大而且过大的进气量是经过空气计量的,从而喷油量也是随之增加的,也就是说,实际进入发动机的混合气空燃比没有变化,而混合气的量值在增大,故使汽缸内的燃烧动力增强,而导致怠速转速升高。按正常怠速控制理论来分析,由于有怠速执行器的控制是不应该有多余的气体进入,即使有某种原因有多余气体进入,怠速执行器根据目标转速要减小怠速通道的进气量来达到稳速目的。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怠速偏高故障呢?为什么会有多余的气体不被控制而流入呢?这些多余气体又是如何被测量的呢?对此,我们将从两个主要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辆装备ACV30发动机的丰田佳美轿车,累计行驶9.6万km,出现发动机怠速不稳,开空调挂档急加速时发动机有类似敲缸声音的现象。根据维修经验,该类轿车发动机的节气门很容易产生积炭,从而影响怠速时的进气量,影响发动机控制单元对节气门的控制,造成怠  相似文献   

9.
日产阳光2.0乘用车采用的是NISSAN SR20款发动机,在维修该款发动机过程中,更换节气门体、发动机电控单元(ECM)、步进电机型空气切断阀(IACV-AAC,安装在节气门旁通辅助气道中,辅助气流控制在最佳状态,这通过根据与ECM发出的行驶信号相对应的步数进行旋转实现),以及诊断怠速或点火正时失准故障后,(怠速标准值为800  相似文献   

10.
节气门体的基本功能包括发动机怠速调节和负荷控制,其中怠速调节控制较为复杂,包括起动怠速、暖机怠速、怠速、空调怠速、缓冲怠速及附件负荷(发电机充电、大功率电器工作等)怠速等工况。电控发动机的节气门体分为机械式、怠速自动式和电子式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一辆98款雅阁轿车,其发动机怠速不稳,怠速转速在700r/min-1200r/min波动;发动机抖动,加速时抖动更为严重。询问车主得知该车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将冷凝器、散热器、发电机及转向助力泵撞坏,更换以上部件的同时,更换了正时带及平衡轴带。修竣后该车行驶一直正常,但几天前因节气门开启不灵活,清洗了节气门体和怠速控制阀,第二天便出现了上述故障。  相似文献   

12.
故障现象 一辆奥迪100经维修后发现发动机怠速特性变差,空调压缩机投入工作时更为明显。 故障分析 根据上述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主要是怠速稳定装置工作不佳。该装置有一个设置在节气门处的怠速稳定阀,它实际上是一个旁通空气通道。这个空气通道是由一个电枢和一个弹簧所驱动的旋转滑阀控制的。通过改变电枢上的电流,可达到调节通过空气管道中空气量的目的。节气门上方有一只怠速调节螺钉,此螺钉可调  相似文献   

13.
根据稀燃增压点燃电控调压式CNG发动机的特点,设计了起动及怠速控制策略,对目标怠速、节气门开度、废气旁通阀开度、燃气供给压差、点火提前角、点火能量、空燃比等参数进行控制。在6缸直列单一CNG发动机上进行了起动及怠速调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起动燃气供给量、初始节气门开度、起动点火提前角等参数,可以实现CNG发动机快速、可靠起动;通过标定怠速节气门调速和点火提前角调速控制参数,实现了怠速工况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氢燃料发动机电控单元开发与怠速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一款汽油机改造成氧燃料发动机,主要是改装了燃料供给系统,加装了电子节气门等部件,并设计了氢燃料发动机电控单元的硬件和软件.对怠速工况下回火现象的生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研究了氢燃料发动机怠速控制策略.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进行怠速稳定性研究,确定其比例系数、积分系数以及控制周期,得到最佳的PID控制参数,实现怠速的稳定控制.通过大量的怠速试验,优化了各种控制参数,包括电子节气门开度、点火提前角、点火闭合角、氢气喷气正时等,达到优化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解云 《汽车维修》2006,(12):16-17
电控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节气门处于全关闭(或最小开度)状态,空气通过旁通气道(或节气门缝隙处)进入发动机。电控单元(ECU)根据空气流量计(MAF)或进气压力传感器(MAP)、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及其它修正信号所确定的目标转速与发动机的实际转速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得出的差值确定相当于目标转速的控制量去驱动控制空气量的执行机构,保证不会因机械磨损、气缸积碳或火花塞间隙和温度发生变化时影响发动机的怠速转速,从而提高发动机怠速工况的稳定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16.
车型:红旗 CA7220E。 发动机:CA488-3(4缸直列,2.2L多点喷射)。 故障现象:发动机怠速抖动,并且怠速转速低于正常值(850r/min),只有500r/min左右。进厂前经过免拆清洗,更换了火花塞、无效。发动机故障灯不亮。 故障诊断:发动机故障灯不亮,可初步认定电脑控制部分无故障。于是决定清洗节气门体,拆下节气门体后,发现节气门附近进气道有较厚胶质积聚。用化油器清洗剂清洗后,故障排除。 故障分析:这种发动机的节气门体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一辆丰田佳美轿车,怠速运转时发动机转速达1200转份钟,高于标准怠速转速。 故障检查:首先检查怠速调整是否正确。经检查,节气门能完全关闭,且在节气门全闭时,限位螺钉与限位杆之间无间隙。  相似文献   

18.
解云 《天津汽车》2006,(4):36-37
电喷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节气门处于全关闭(或最小开度)状态,空气通过旁通气道(或节气门缝隙处)进入发动机。ECU根据空气流量计(或进气压力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及其它修正信号所确定的目标转速与发动机的实际转速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得出的差值,确定相当于目标转速的控制量,去驱动控制空气量的执行机构。保证不会因发动机机械磨损、气缸积碳、火花塞间隙和温度发生变化影响怠速转速,从而提高发动机怠速工况的稳定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19.
瑞典沃尔沃VOLVO车系是我国大陆较为常见的进口车系之一,在检修该车系时,检修人员经常要对发动机进行基本调整检测与保养灯归零。本文对这一基本调整检测与保养灯归零作如下介绍: 1.基本怠速调整 沃尔沃VOLVO车系中240、440、460、480、740、760及940发动机基本怠速可利用旁通空气调整螺丝来调整怠速,而850及960则由发动机电脑直接控制修正,因此无须调整。 调整基本怠速前必须先设定调整好节气门基本开度位置,调整节气门基本开度  相似文献   

20.
在发生以下两种情况后,必须进行怠速空气量学习操作:第一种情况是更换电子节气门控制执行器或ECM后;第二种情况是怠速或点火正时不符合要求时。但是,在进行怠速空气量学习时,首先要进行“加速踏板释放位置学习”和“节气门关闭位置学习”。下面以东风日产骐达(TIIDA)轿车为例,详细介绍这三种学习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