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宏远 《港工勘察》2004,(45):11-13
阐述港口工程测量的投影面,首级控制点的点位精度。导线设计指出导线不宜过长,边数以不超过10边为宜。闭合差计算中误差,闭合差个数不少于20,1个测区闭合差个数太少,不宜计算中误差评价测量成果的精度。深度基准面的起算平均海面,用1年潮位计算是可行的。1年或1个月潮位计算的理论最低潮面,需经平均海面的季节改正,不能以潮位保证率代替弗拉基米尔法计算的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沿海的深度起算面。  相似文献   

2.
海洋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理论最低潮面的确定是一个难题。基于理论最低潮面与平均低潮位的对应关系,综合调和分析及统计分析,以及《海道测量规范》中提出的方法,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理论最低潮面与年平均低潮位及月平均低潮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理论最低潮面与不同时段内平均低潮位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但是受制于气压、气温以及风暴过程等因素影响,各时段内理论最低潮面与平均低潮位的相关性不尽相同。针对此关系,利用如东、老虎滩2个验潮站的资料进行验证,验证表明,文章提出的平均低潮位与理论最低潮面的关系应用到实际中是可行的,并且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3.
采用新旧深度基准面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葭 《水运工程》2007,(11):25-27
通过两个测站最新潮位观测资料计算出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与现有海图理论最低潮面进行比较,并反算验证说明新的理论最低潮面保证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漳州东山湾附近海域5个潮位观测站的四季实测数据,对该海域的潮汐性质、潮位特征值、理论最低潮面、平均海平面、余水位等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兼具正规半日潮和不正规半日潮特性,各观测站的最大潮差分别为2.98 m、3.82 m、4.10 m、4.32 m、4.48 m,各站最高潮位、最低潮位等特征值的出现时刻基本一致,各站每季度平均涨潮历时皆大于平均落潮历时;各观测站每季度的月平均海平面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站的月平均海平面均为秋季最高,各站理论最低潮面值从西南沿岸向东北逐渐变大;该海域余水位呈现短周期波动,在空间上表现为各站余水位变化具有高度相关性,在时间上表现为春夏季以减水为主,秋季以增水为主,该海域余水位特性有利于实施基于余水位订正的潮位推算。  相似文献   

5.
大连太平湾海域潮位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东华 《水道港口》2013,(6):533-536
根据太平湾海域实测潮位资料,对该海域的潮汐性质、潮位特征值、理论最低潮面、平均海平面、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等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太平湾海区的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性质,日潮不等现象明显;平均海平面在国家85基面下0.05 m,理论最低潮面在国家85基面下1.70 m;设计高水位1.62 m,设计低水位-1.36 m(国家85基面)。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达道河口潮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桂芝  裴文斌 《水道港口》1999,(3):43-45,52
根据实例潮位资料,对达道河口潮位进行潮汐调和计算分析和理论最低潮位计算,得出该河口地区潮汐特征.  相似文献   

7.
随着压力式验潮仪的普及,其采集的数据的精度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采用KELLERDCX-22压力式验潮仪观测的数据同时结合海水密度、滤波光滑处理、修正至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以及对潮位数据可靠性进行计算和分析,以便达到预想的精度。为此次潮州港水深测量水位提供可靠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付桂 《水运工程》2013,(11):61-69
利用长江口沿程11个潮位站的潮位数据,统计分析1996—2011年各站年平均高潮位、年平均低潮位和年平均海 面,得出长江口海域近期的潮汐特征值变化,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探讨长江口近期潮汐特征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96年 以来,各潮位站的平均海平面略有抬升,但变化幅度不大;流域来水变化对河口潮汐特征值变化影响不大;从长期看,全 球气候变暖对海平面变化有一定影响,但短期内的影响不大;短期内,主要受到长江口地区近年来各类涉水工程建设的影 响,具体表现为:平均高潮位下降、平均低潮位上升、潮差减小,涨潮历时缩短、落潮历时延长,年最低低潮位上升等。 长江口不同河段因受径流、潮流、工程建设等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其潮位特征值沿程的变化特点也不同,需要在河口工 程设计、防洪减灾与河口治理等方面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和水位事件频发。为了分析长江口极端潮位的长周期特征,研究基于极值理论相关方法,采用近33 a实测资料对长江口极值潮位趋势性和重现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徐六泾站年极值水位呈轻微下降趋势,直接原因是大通流量减少导致当地年均海面的下降;区分组模型结果显示,台风“温妮”期间长江口造成的风暴潮位为100 a一遇,而POT模型计算结果仅为60 a一遇,100 a一遇重现期潮位约7.0 m;潮位重现期的计算本质是一种用频率代替概率、从样本推求整体的过程,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其意义在于以可获取的数据为基础,计算事件发生的风险率,旨在为工程设计或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疏浚施工对实时潮位连续性的要求,研究使用调和常数和余水位法将潮位数据由十分钟一次加密到一分钟一次,以连云港徐圩长期潮位站的实测潮位数据为依据,分别通过十分钟间隔和三十分钟间隔余水位来计算加密水位,并给出了实测潮位与加密潮位的比对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十分钟间隔余水位计算的加密潮位与实测潮位均偏差约3cm,30min间隔余水位计算的加密潮位与实测潮位均偏差约6cm。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疏浚施工中潮位数据中断和错误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潮位站性质分别提出2种不同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调和常数加余水位法对长江口北槽中潮位站的实测潮位数据进行缺失数据的插补和错误数据的矫正,采用二次函数曲线拟合法对连云港徐圩潮位站的实测潮位数据进行缺失数据的插补和错误数据的矫正,并统计缺失潮位和错误潮位的插补精度,结果表明:前者首次插补和矫正精度平均值为0.017 m,后者首次插补和矫正精度平均值为0.023 m。2种潮位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的矫正精度能够满足疏浚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水道港口》2013,(5):387-392
海岸线的划分对于人类管理海洋资源和陆地资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海岸线的定义多年来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国以往一直沿用多年平均大潮高潮面的方法来确定海岸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海陆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用这种界定方法定义海岸线,人为因素的影响,以及定义中比较模糊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这对海洋管理和资源开发是很不利的。针对此问题,提出以理论最高潮位面代替常年大潮平均高潮面作为划分海陆分界的依据,并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优点进行了分析。同时,以江苏沿海为例,建立了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计算得出了江苏沿岸理论最高和理论最低潮位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邓年生  王炳奇 《水运工程》2004,(5):62-63,87
分析现行标准规范对潮汐影响明显的感潮河段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方法的有关规定及存在问题,提出采用理论最低潮面作为这类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建议。并建议有关标准规范采用与理论最低潮面值接近的其它实用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选取广东省沿海28个潮位站(或水位站)作为计算基本站,对基本站潮位资料进行了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检验,资料系列均满足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根据情况对各站潮位资料进行了极大值处理,对基本站按极值Ⅰ型和PⅢ型分布律进行了频率计算,通过适线对比选用适当的线型。广东省沿海年最高潮位均值变化趋势总体上呈自东向西增大的趋势,与潮差大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广东省沿海Cv值的大小受风暴潮的影响较大,因此,沿海站位Cv值一般大于河口站位,多大于0.20。广东省沿海年最高设计潮位总体上呈东低西高的态势,以潮差最大,遭受风暴潮影响最多的粤西地区年最高设计潮位最高,以潮差较小的港口、汕尾站年最高设计潮位最低。  相似文献   

15.
对近些年上海市气候变化特征、防汛工程设计指标响应气候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考虑未来气候变化下城市防汛工程设计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上海地区不同强度暴雨频数呈增加趋势,沿海区域海平面以3.3mm/a的平均速率增长;近些年黄浦江各潮位站点100年一遇设计高潮位上升约30~50cm,长江口各潮位站点200年一遇设计高潮位上升约31cm,城市排水1h设计暴雨强度也呈增大趋势;未来24h面暴雨量的增加、海平面上升以及暴雨强度的增大,将不断提高水利片面除涝最高设计水位、沿江沿海潮位站不同频率的设计高潮位以及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流量。  相似文献   

16.
唐山港曹妃甸港区规划工程测量项目,测量范围东起大清河口(捞鱼尖),西至南堡西侧,向南测量至-20 m等深线附近水域,其岸线长达61 km,测量面积达到1 148 km<'2>,是一项超大型的测量工程.结合曹妃甸港区规划工程测量,主要阐述如何对临时水位站进行布设,以及如何解决曹妃甸理论最低潮面与当地理论最低潮面的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杨国平  张鹏  周剑 《水运工程》2016,(10):68-74
全面总结了我国深度基准面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基本算法,介绍世界各国深度基准面的分类和使用进展。同时,针对国内外港口工程码头面高程计算方法的差异,从计算原理、组合因素、资料分析等方面对比国内外计算标准的差异,对码头面高程计算中设计水位的定义和统计方法等进行细化分解,清晰了国内外标准使用中的异同,为准确运用国内外标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周颖  王瑞 《港工技术》2022,59(2):23-26
为实现远海潮位精确监测,基于GPS后处理技术(post processing kinetic,PPK)开展了远海锚定PPK潮位测量技术测量精度及稳定性研究,对潮位提取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准确性进行验证,PPK潮位整体精度优于10 cm,对于计算确定深度基准面的精度进行分析,其精度与水位计潮位确定深度基准面的方法基本...  相似文献   

19.
刘东全  董江 《水道港口》2009,30(3):217-221
在传统潮位测量方法缺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航潮位测量思想。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在航潮位测量成果,对利用GPS RTK/PPK技术进行潮位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些关键问题主要有姿态改正、GPS高程质量控制、垂直基准转换、基于信号的在航潮位提取。在姿态改正中,详细的给出了姿态改正的计算模型;对于GPS RTK/PPK高程数据存在的异常的问题,给出了Kalman滤波以及Heave修正的方法;为使GPS在航潮位研究实用化,对验潮中垂直基准的转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最后给出了无缝垂直基准的概念和转换思想;利用信号处理理论,基于Butterworth滤波器,提取出了潮位,并将GPS潮位与潮位站潮位进行了比较,获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夏云峰  闻云呈  梁婷 《水道港口》2010,31(5):501-505
通过建立大通至长江口一维水沙数学模型,在实测资料验证的基础上计算得出沿程各站逐时潮位。利用计算得出的逐时潮位资料,研究了江阴、徐六泾和六效的高潮位以及日平均潮位与上游大通径流量的相关关系,分析上游径流与近河口河段潮位影响趋势。通过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结合不同潮差累积频率的代表性潮型作为下游控制条件计算,在比较河段实测冲淤量与计算冲淤量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潮差累积频率的代表性潮型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