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拓宽路基差异沉降是改扩建高速公路质量控制重点,沈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主要采用双侧拼宽的设计方案,由双向四车道加宽为双向八车道,为保证工程质量、控制新旧路基的差异沉降,软基路段部分采用碎石桩处理。根据项目指挥部要求,对典型路段施工期的沉降与稳定进行全过程监测,采集实际数据,为施工提供依据。通过检测数据可知:沈平高速公路在路基拼宽施工全过程中路基沉降随着加载而增长,随停载而减缓,整个过程沉降速率一直较有规律地发展;在加荷过程中,路基没有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导致路基的整体破坏,实践证明,碎石桩处理浅层软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至磁县段改扩建工程沿线分布有软土、膨胀土、淤泥质粘土,旧路基经多年运营,沉降已稳定,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是地基处理的重点。针对一般拼宽路基、膨胀土路基、软土路基提出科学、可行的处理方案;对灰土垫层、土工合成材料、沉降及水平位移观测提出具体要求、该方案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某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为依托工程,借助理正岩土计算软件,建立了平行拼接、垂直拼接等不同拼接方案下路基整体变形模型,计算出不同拼宽方式下路基稳定系数及沉降量,从而合理确定改扩建公路单侧拼宽方式下的路堤拼接方案。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路基拼接路段的主要病害是新旧路基在衔接处存在不均匀沉降和纵向裂缝。分析高速公路路基拼接路段存在的相关病害,并提出其防治措施,以促进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软土地基上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由于新旧路基间的差异沉降,易导致路面开裂破坏。结合绥沈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选取典型地质情况,分析了旧有路基的剩余沉降及新旧路基间的差异沉降,为高速公路软基段加宽方案选择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京哈高速公路长春至四平段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中,为有效控制新旧桥梁之间的沉降差,拼宽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采用桩端后压浆技术.阐述了桩端后压浆的施工工艺控制措施、施工控制要点、工艺流程等,总结了桩端后压浆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苏辰 《北方交通》2020,(3):60-63
山区公路改扩建项目路基拓宽难度大,解决新旧路基之间出现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是路基拓宽技术的关键。从变形和应变对公路改扩建新老路基结合处的破坏机理展开分析,结合某山区公路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PLAXIS8. 0对不同拓宽宽度、不同填土高度、不同刚度模量下的新旧路基不均匀变形规律进行研究,提出降低山区公路改扩建项目新旧路基差异沉降的技术分类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鞍羊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路基结合部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并通过实施有效控制了新旧路基结合部不均匀沉降产生的纵向裂缝。  相似文献   

9.
介绍鞍羊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路基结合部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并通过实施有效控制了新旧路基结合部不均匀沉降产生的纵向裂缝.  相似文献   

10.
吴俭 《交通标准化》2014,(22):84-87
结合某工程实例,介绍了二级公路拼宽扩建成一级公路的设计思路,并对拼宽后的路基沉降、经济效益、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拼宽路基、新建路基、构筑物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中,桥梁的拓宽方法主要有三种,三种方法都会受到新旧基础差异沉降的影响,如果在此细节上处理不当,将会使拼宽后的桥梁发生纵向裂缝、横向错台等病害。尤其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应重视对基础进行的处理,采用稳妥的方式,防止新旧基础沉降差异过大,使得改扩建后的桥梁满足安全性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侯爵 《北方交通》2020,(9):70-73
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差异沉降标准进行研究,通过对既有道路观测数据分析,利用流固耦合模型对拼宽路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特性,提出京沪高速公路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工后沉降不超过5cm,总沉降量不超过15cm,路拱横坡度增大值应不大于0. 5%。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总结了单侧加宽路基填筑施工及新旧路基结合部处理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手段和质量检验方法,尤其通过新旧路基结合部的处理,解决了新旧路基交接的不均匀沉降和纵向裂缝问题,为交通部下一步实施对早期高速公路的改扩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各类施工因素对双侧拼宽路基差异沉降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和现场监测两种方法进行研究。根据设计资料,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出随填筑高度、路基填料重度的增加,新旧路基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量随之增加,但随路基填料压缩模量的增加而下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路基沉降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路基沉降变化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15.
韩丽娜 《北方交通》2004,(10):85-86
在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在个别填方路段出现了路基非均匀性沉降的问题,导致该段路基出现连续的纵向裂缝.针对这一现象,系统分析了路基非均匀性沉降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处理路基非均匀性沉降时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从施工角度提出了控制和预防这一现象出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在个别填方路段出现了路基非均匀性沉降的问题,导致该段路基出现连续的纵向裂缝。针对这一现象,系统分析了路基非均匀性沉降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处理路基非均匀性沉降时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从施工角度提出了控制和预防这一现象出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郝庆芬 《北方交通》2013,(6):102-104
桥梁加宽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技术重点,结合东陵大桥右幅加宽改造工程实例,介绍了桥梁加宽所涉及的拼宽设计方案、旧桥病害处理及新旧桥墩系梁连接、新旧盖梁连接、主梁连接、桥面铺装设计及其相应的施工工艺,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参建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分析不均匀沉降对改扩建工程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新疆地区的拼接路基填筑材料设计指标,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填筑材料特性对改扩建公路的影响。首先,介绍了三维DruckerPrager模型表达式。考虑到Drucker-Prager模型无法模拟路基工后沉降中存在的蠕变变形,采用了三维Merchant模型的Prony级数表达式模拟蠕变变形量。依据连霍高速(G30)新疆境内小草湖—乌鲁木齐段改扩建工程标准断面参数,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探讨了填筑材料物理参数对新旧路堤附加变形、沉降差异和路面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填筑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加,新旧路堤附加变形、沉降和沥青路面变形显著减少;拼接路基竖向位移和不均匀沉降随着黏聚力c的减小,先减小后增大。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j主要影响范围是新路基中心至右路肩处。  相似文献   

19.
老路拓宽改建后,在新旧路基衔接位置处容易产生纵向裂缝,原因是由于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结构层内附加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或界面强度。文章依托231省道兴泰公路实际工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改扩建工程中土工格栅的加筋作用进行数值分析,与现场沉降实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采用土工格栅处治新老路堤结合部能有效减小差异沉降,增加路堤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高速公路改扩建新旧路基不同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疲劳破坏机理和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