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0年,约翰·厄普代克出版了风格迥异的个人第19部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文章在互文性和消费文化理论的背景下,分析这部小说是对莎剧的重写。并指出小说借古喻今、戏仿名人,一方面利用名人意识,另一方面又充满着浓郁的女性主义色彩,是美国消费文化领域的一位操手。  相似文献   

2.
《白鹿原》中的性描写在小说发表之初曾引起争议,但还是得到了读者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一致认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小说的性叙事策略,即将性"社会文化化",并采用"散点透视"的手法将性描写与故事的整体叙述有机融合。这种叙事策略至今仍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洛丽塔》又名《一位白人鳏夫的自白》,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品。小说的叙事技巧新颖独到、颇有精妙之处。作者巧妙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内视角叙事技巧和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双重叙事视角,这样,既使作者成功地保持了微妙的叙事平衡又让主人公亨伯特巧妙地实现了其自我辩护的叙事动机。小说的叙事技巧增强了小说的艺术价值。本文对作者所运用的第一人称内视角叙事技巧与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双重叙事视角进行了赏析。  相似文献   

4.
对于相声的研究屡见不鲜,然而本文是在心里学基础上以"互文性"这一文学批评理论为切入视角对相声为何以及如何引人发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依据具体语料提出了五类相声当中常见的"互文性"体现方式,以期对相声及互文性理论应用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小说不但在形式层面抵制"自然叙事"的陈旧技巧,形成独特的"不自然叙事"的文本特征,而且在内蕴层面以"不自然叙事"的形式技巧深入理解和思考人类多元文化。《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多元建构: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形式研究与文化批评》以形式研究和文化批评为切入角度,揭示《法国中尉的女人》在客观上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多元建构。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理论在向其他学科渗透及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引进翻译学研究领域,并成为一种语篇翻译的方法.从互文性视角探讨语篇翻译中,元语篇标记的互文性符号特点及其翻译方法问题,是对元语篇现象的拓展研究.运用例证的方式,对元语篇标记的互文性功能对翻译的指导意义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认为,元语篇是语篇中最外显的标记,为语篇翻译提供了看...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互文性理论的概念、分类及其与诗歌翻译的关系,探讨了互文性在诗歌音韵和意象传递中的作用。互文性理论对诗歌的翻译和理解起着重要作用,使对诗歌的理解从单一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8.
互文性是一种新的语言学概念,它为我们在文本的建构和解读中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仿拟是互文性的一种表现,本文以传媒话语为对象分析了仿拟在传媒话语中的成因及应用,通过对仿拟的分析来解读、认知互文性理论。  相似文献   

9.
互文性是一种新的语言学概念,它为我们在文本的建构和解读中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仿拟是互文性的一种表现,本文以传媒话语为对象分析了仿拟在传媒话语中的成因及应用,通过对仿拟的分析来解读、认知互文性理论。  相似文献   

10.
小说《荒原问道》意义独特,题材容量大,是对当今知识分子主题的新开掘,也是今年长篇小说中最厚重的一部。作家徐兆寿将视野转向了更广阔的社会空间,从带有浓厚的性意识的情爱叙事转向沉重的精神叙事。小说延续和发展了80年代的"反思文学",不再局限于政治化叙事,而是将人性全面打开,以"荒原"为意象直面当代的精神问题,站在今天重新思考知识分子的命运,信仰、价值和精神追求,具有全民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陇右唐人小说是指唐代陇右籍作家创作的小说.陇右唐人小说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的一些特征,"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以新颖的叙事视角,生动的细节描写,传、记的辞章化,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喧嚣与骚动>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该作品不仅代表了美国意识流小说的最高成就,而且较为全面地运用了现代主义的各种写作手法和技巧.文章通过分析福克纳所运用的对位式结构、多视角的叙事角度以及絮语不止的内心对白等意识流表现手法,来揭示并欣赏作者独特的艺术才华.  相似文献   

13.
明代后期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中的话本是在说话艺人底本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的,而大量拟话本是模拟话本形式创作而成的,形成了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独有的艺术特色。“三言二拍”深受话本小说影响形成自己“拟话本”小说的特点,说明话本小说的可拟性,这种“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叙述体制的可拟性,话本小说的体制转化为固定的叙述结构;书场交流的可拟性,说话人和听众的现场交流转化为虚拟的叙述语言;艺术风貌的可拟性,艺术风貌方面也体现了对话本小说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14.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出版发行的古典名著之一.夏洛特.勃朗特用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的具有哥特特点的小说带给读者的不仅是恐怖阴森的感受和体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小说为传统女性的生存和发展划出了一片新天地.本文从女性哥特主义视角解析《简.爱》,正是为了加深对小说这一文学主题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弗吉尼亚.伍尔夫生活的时代恰好是英帝国主义由殖民扩张的鼎盛走向衰竭。伍尔夫作为这一历史阶段的现代作家,虽然她的小说以唯美的意识流而著称,但小说也显示了隐藏在文本之下的帝国优越感和潜在的殖民意识。不同的是,伍尔夫虽然拥护大英帝国的现存秩序,但她又不满帝国统治阶级的腐朽、傲慢。更为重要的是,她不相信帝国的永恒性,客观地呈现了大英帝国走向衰落时期的风貌。本文试图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对其小说《海浪》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