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综合发育强度指数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甘肃公路地质灾害类型及区划研究基础上,对各类致灾因子强度进行分级,并进行无量纲化标度,利用数学综合统计分析原理,提出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综合发育强度指数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万州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分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重庆市万州区公路洪灾,选择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暴雨强度、洪水频次、地貌条件、岩性条件、年均降雨量、植被覆盖度与地质构造等8个孕灾环境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提出了孕灾环境指数评价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以网格为单位提取出各网格的孕灾环境指数,据此结合万州区乡镇级行政区划将万州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划分为4个...  相似文献   

3.
以重庆万州区为例,以城镇为行政单元,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公路类型、路网技术等级和路网密度等指标,基于GIS软件和AHP集成方法得到了重庆市万州区的公路网洪灾危险性分区图.结合综合评估指数将重庆万州区公路网洪灾危险等级分为2级,即中低危险性和较高危险性,所占区域总面积比例分别为68.55%和31.45%.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省公路洪灾孕灾环境为研究对象,选取地形地貌、降雨量、河网密度、地层岩性、地质灾害发育状况、植被覆盖率、人口密度等7个孕灾环境因子建立了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相关统计资料,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计算,并根据指标量化赋值标准,将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进行等级划分为4个等级区域: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等敏感区和低敏感区。结果表明:贵州省县域公路洪灾孕灾环境以高敏感区和中等敏感区为主,所占县级区域数量比例高达87.50%,洪灾孕灾环境十分成熟。研究成果可为公路洪灾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从定量和定性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公路网的适应性评价的方法,在定量评价中列举了6个对公路网进行评价的指标,并结合山东省公路网的具体情况,用这6个指标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得出结论。在定性评价中主要对公路网的结构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了更好地解决车辆超载对公路造成的破坏,提出了公路建设标准应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南山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山风景名胜区是重庆市主城区地质灾害比较发育的区域。基于现场调查和观测,遴选出地形坡度、地层岩性组合、地质构造、堆积体厚度、地下水和工程活动等6个致灾影响因子,并采用专家系统法进行指标赋值,采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地质灾害危险性因子评价模型,据此基于GIS平台将南山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轻危险区、中危险区、高危险区和极高危险区,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65.2%、18.1%、13.2%和3.5%,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研究成果可为风景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绿色公路评价体系的地域适应性,增强绿色公路评价对于季冻区公路绿色转型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在对绿色公路建设内涵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围绕生态保护、污染防治、资源节约、节能降碳、品质建设、服务提升、创新支撑构建了包括7项一级指标、25项二级指标和69项三级指标的季冻区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开展季冻区绿色公路建设调研,提出指标体系评价分值计算方法及评价等级.最后,采用所建指标体系对集安—通化高速公路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集通高速绿色公路达到"4星绿色公路"等级,其建设成效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可在季冻区绿色公路发展和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对道路交通拥挤随着时间发展演化情况作出准确客观的描述,本文研究了城 市干线道路交通“拥挤态势指数”的确定方法.以定点检测数据为基础,从定性和定量两个 角度分别定义了 5 个拥挤指标,并按时间顺序将它们排列成交通拥挤态势描述“时间序 列”.在对上述时间序列使用多元统计“降维”后,使用 R/S 分析法计算各序列的 Hurst 指 数.据此验证多个指标间的时间序列趋势一致性,找到既能从定性角度又能从定量角度进 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作为“拥挤态势指数”.最后,以上海南北高架东侧上 11 天的定点检测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确定了因子 1 作为“拥挤态势指数”.  相似文献   

9.
根据生态区划中生态因子选取的等级制原则,选择土壤侵蚀和生态敏感性系数为区划因子,结合各种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特殊生态区如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特点,对吉林省长白山区进行了公路建设生态影响区划。区划结果将研究区分为两个一级大区和七个二级区。通过对各区域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发现公路建设对研究区产生的生态问题。防治措施主要有回避、缓解、补偿、维护四种。  相似文献   

10.
主要对公路地质灾害的类型进行了研究,然后,从公路地质灾害治理的基本原则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强公路地质灾害治理的有效措施,希望有助于公路地质灾害的治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甘肃省特殊的地理区位,通过系统分析甘肃综合交通运输现状、存在的问题、公路交通的特点和在西北地区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甘肃省公路交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重点。  相似文献   

12.
张斌 《交通标准化》2019,5(4):133-139
为掌握运营隧道机电设施运行状况,准确判断安全隐患,首先,从公路隧道机电设施的运营现状出发,对运营管理制度、设备技术状况和设施设置进行了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公路隧道机电设施运营质量评价体系,并确定了体系中的指标权重。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比较序列与标准序列的关联度,从而得到隧道机电设施运营质量等级。最后,以我国青海省某隧道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为隧道机电设施运营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有效段,还可以找出隧道机电设施运营过程的薄弱环节,为其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后评价原理、建立了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模型,采用权重判断法筛选评价指标,根据单准则AHP构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计算偏差率,将各指标归一化。在确定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分别为交通需求预测后评价指标、交通改善措施后评价指标、交通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二级指标分别为背景交通需求预测指标、项目交通需求预测指标、区域交通需求预测指标、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指标、静态交通需求预测指标、土地利用改善指标、交通组织改善措施指标、交通适应性指标、经济影响指标、环境影响指标与社会影响指标。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博远花园住宅项目后评价最大隶属度为0.527 7,评价等级为部分成功,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可见,评价指标和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凤吹雪对公路交通的危害,并分析公路风吹雪雪害的成因,提出在风吹雪地区公路设计中,应提前考虑风雪流对拟建公路的危害,减少风吹雪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调查小客车和大货车在甘肃省4条国道干线公路上的运行车速情况,并根据期望车速的概念,对期望车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4条干线公路上典型路段的车速测量数据进行研究,提出干线公路期望车速确定方法,并结合甘肃省干线公路的实际车速测量数据,对期望车速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常见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公路地质灾害的评估研究现状,并总结了目前公路地质灾害常用的处治方法,并给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处治公路地质灾害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甘肃省某干线公路31km路段交通安全设施现状为实例,通过收集交通事故资料,根据交通事故损失情况,划分道路交通安全度,并结合交通安全设施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实施质量进行评价,实践证明.该方法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安保工程实施质量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