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州市相关部门近日透露,该市轨道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已到最后上报准备阶段。最终确定的兰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将有两块,一是中心城区线网,二是市域线网。重点规划建设的是中心城区线网,建设用地242平方公里,近期规划到2020年,远期到2050年。根据《轨道交通建设标准》相关规定及国家发改委的审批要求。兰州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按照10年考虑,  相似文献   

2.
10月14日,《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并被受理,目前已进入建设规划的审批程序。待国家发改委批复后,乌鲁木齐市将进行轨道交通(地铁)试验段的建设。乌鲁木齐轨道交通远景线网共由7条放射形线路组成,全长211.9 km,是按照整个地理形态和老百姓出行交通流的状况来布设的,主要解决长期以来南北向  相似文献   

3.
据广州地铁公司消息,目前广州共有6条地铁线路在建设中,还有6条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规划线路有望于今年底进场开工。这意味着从明年开始,广州将有12条线路同时建设,规模之大为历年之最。到2016年底,广州要建成284 km轨道交通线网,这相当于用5年时间完成超  相似文献   

4.
国内资讯     
●国家发改委集中批准25个轨道交通项目国家发改委于2012年9月5日集中公布了新批准和调整的25个轨道交通项目,此次批复的内容涉及全国18个城市、2个地区和1条干线铁路,其中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估算总投资7000多亿元。批准的项目包括: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工程,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工程,成都市1号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1月15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同意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10亿元,所筹资金6.5亿元用于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3.5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各条线路在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功能定位和修建时序,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分层规划,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层次组织方案。在分析国内一些城市对轨道交通线网层次划分的基础上,明确了轨道交通线网层次划分类别,建立了线网层次划分的量化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建立了基于灰色定权聚类的层次划分方法。最后以西安轨道交通线网为例进行了层次划分,并结合层次划分给出了项目建设排序。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6月23日,300多万兰州市民翘首以盼的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开通试运营,该工程既是甘肃省首条轨道交通线路,也是国内首条下穿黄河的轨道交通线路。1号线一期工程贯穿兰州中心城区,这标志着金城兰州正式驶入"地铁时代"。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东起城关区东岗,西至西固区陈官营,是兰州市轨道交通线网的骨干线路,也是东西向的主干交通线路,串联了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全线正线长约  相似文献   

8.
《都市快轨交通》2012,(3):6+24+47+74+77+81+99+111+114+122-123
一、青岛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2008年青岛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其线路总长约519.4 km,包括中心城区线网和市域线网两个层次。中心城区线网由8条线路组成,线网总  相似文献   

9.
国内资讯     
国家发改委批复成都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国家发改委日前批复了成都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根据规划,成都市将建设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和17号线一期共5个项目,总长度124.2 km。到2020年,形成13条线路、总长508 km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10.
多线共用 AFC 系统线路中心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北京轨道交通线网多线共用AFC系统线路中心( MLC)的工程设计为例,从国内轨道交通线网AFC系统架构设计现状着手,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从MLC建设目的出发,结合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及建设时序,对MLC建设方案进行比选,确定北京市轨道交通MLC建设方案.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业界首次提出MLC的概念并力求投入应用,以期对今后国内外轨道交通线网AFC系统线路中心(LC)的资源共享设计研究有所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城市轨道交通机场线规划设计方案影响显著的因素包括机场线的线路功能、发展模式及与市区线网的衔接模式。城市轨道交通机场线按其线路功能可分为城市轨道交通机场专线、混合线路及一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线的典型发展模式有完全利用既有轨道交通线路模式,新建轨道交通线路模式及部分利用既有轨道交通线路模式。新建轨道交通机场线与市区线网衔接的典型模式为核心终止式、近端接入式及远端延展式。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机场线与市区线网衔接规划方案的设计思路,并以此思路,从北京新机场航空客流分布情况、线路功能、发展模式和衔接模式4个角度分析了北京新机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国内资讯     
国家发改委批复江苏省徐州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2020年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江苏省徐州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文件。原则同意徐州市建设3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等4个项目,规划期为2019—2024年。3号线二期工程自后蟠桃村站至下淀站,线路长6.5 km,投资50.15亿元,项目建设工期4年。4号线一期工程自桥上村站至驮蓝山站,线路长25.4 km,投资173.54亿元,项目建设工期5年。5号线一期工程自奥体中心南站至徐矿城站,线路长24.6 km,投资168.3亿元,项目建设工期5年。  相似文献   

13.
基于节点重要度理论的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时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城市近期建设线网规模,结合线网分级理论,从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选择适当的线路进行建设;利用排序理论,安排近期的线路建设计划。以石家庄市作为实例对方法进行验证,并与实际建设方案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4.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通过线网信息资源共享,优化整体资源配置,构建节约、高效、先进的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区域管理视频共享平台,实现不同线路、车站的视频信息共享,为轨道交通公安部门合理配置人力、提高效率、节省开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敷设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阶段,应初步确定线路敷设方案,以便为后续线路设计提供指导。本文对西安市各区域现状、规划、地形、地质、文物分布及道路宽度,进行归纳分析,得出不同区域对轨道交通敷设的主要控制因素,以提出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敷设方式过渡段的位置范围,对控制工程造价、减小环境影响将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线网规划过程中,轨道交通线路敷设方式的确定,尤其是城市外围区域的线路,应根据规划、现状、实施条件等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敷设过渡段位置宜为:城市东侧:设置于浐河附近。城市南侧:设置于航天大道、西部大道以南区域。城市西侧:设置于西三环以西绕区域。城市北侧:设置于郑西高铁以北。  相似文献   

16.
根据重庆市主城区轨道交通线路的通车历程,将其划分为单线运营、初步成网和网络化运营3个阶段。结合线网长度的变化,从客运量与客流强度、换乘量与换乘系数、平均乘距与平均运距、早高峰小时客运量与早高峰小时系数、最大日客运量与线网客流波动系数等多个层面的指标深入总结分析主城区轨道客流成长规律。结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轨道交通线网及其客流成长特征指标,进一步总结轨道交通线网与客流成长规律,期望为相关城市的轨道交通客流分析与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敷设方式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高架敷设方式的影响因素与规划原则,结合工程实践,指出城市发展中,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性质的功能调整、城市建设的同步性以及轨道交通用地规划与控制的落实等均影响到轨道交通线网中高架敷设方式的稳定,在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应积极稳妥处理好线路敷设方式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郑州轨道交通获得国务院批准;长沙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国家批准;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建设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广州地铁建设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相似文献   

19.
国内资讯     
<正>福建南平武夷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工可研获批近日,福建省发改委批复了武夷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武夷山东站至武夷山景区线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为福建省首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该项目起于合福铁路武夷山东站,终于武夷山市公馆大桥南侧,线路全长23.94 k m,其中,地面线路长16.256 k m、高架线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迅速发展及不断扩张,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由于其紧缺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里.虽然轨道交通线网内大部分线路的敷设一般采用地下或高架方式,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等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同样作为轨道交通线网内的承担每条线路配属车辆检修、维护的车辆基地通常设置在地面上,并且占用土地较大。车辆基地用地规模的规划控制已经成为城市规划部门审批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