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针对吉茶高速公路典型长大纵坡路段运营安全问题,通过对矮寨悬索桥明线方案与特长排碧隧道方案的路线方案比选,采取从地形条件、平面方案比选和纵面指标控制的研究来达到降低长大纵坡的平均坡度,均衡平纵指标的主动措施,以期达到项目安全、和谐的综合效益目标。  相似文献   

2.
西安地铁15号线航天城至东长安街区间受地形、地下管线及换乘节点控制设置为长大坡段,为了降低长大坡对地铁线路运营带来的不利影响,从线站位方案、工程实施条件、工程投资、车辆性能、救援疏散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建议采用最大坡度为31.97‰的线站位方案,鉴于该最大坡度属于国内少见,从启动工况、制动工况、速度适应性进行了列车牵引性能分析,认为地铁A型车4动2拖6辆编组可以适应该最大坡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路线布设受限制严格、选线难度大等问题,分析山区高速公路路线选择的主要控制因素和要点,以柳江经合山—南宁高速公路项目两个局部路段的选线为例,从工程投资、施工难度和运营安全等方面进行优缺点分析和方案比选,优选高速公路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4.
刘锁 《隧道建设》2014,34(10):959-966
鄂赣特长公路隧道1#通风斜井原设计井身坡度、排风联络通道、排烟联络通道陡,施工难度及安全风险均较大,难以在20个月合同总工期内实现如期竣工目标。从安全风险、施工难度、多种施工方案功效测算或结构分析、工期目标等方面阐述原设计方案的困难,并在满足原设计通风功能前提下,结合地形、地质条件,通过采用"减缓斜井井身坡度+变更联络通道与正洞连接方式"对鄂赣隧道1#通风斜井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提高了施工功效,实现了工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王涛  安超杰  王佐  许林新 《公路》2022,(5):25-29
跨越曹渡河段是贵州惠水至平塘高速公路项目的控制性路段。由于该段地形与地质条件极为复杂,路线方案的确定至关重要。主要介绍岩溶地区路线方案选择的思路与实践,重点从建设条件、工程规模、环境保护以及运营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后,最终确定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设计实例,对既有铁路桥换梁改造桥型方案进行阐述和比选。对线间距只有4m情况下的线路采用特殊加工制造的120型工字钢架空线路,架空体系在既有桥台处利用桥台的空心位置设置挖孔桩支点,实现了困难条件下线路架空,进行方案比选后,确定该桥采用5×14.64m现浇钢筋混凝土刚构桥方案,实现了既有铁路桥困难架空、东双河行洪、铁路运营安全条件下的换梁改造。  相似文献   

7.
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标准有影响的既有道路适应性、项目功能定位、公路等级与拟定设计速度、车道数测算、交通运行状况、连接路段情况等6个方面展开讨论,以云南省昭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项目依托,全面分析各不同影响因素对技术标准的影响。分析研究得出:现有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已接近五级,交通流属拥堵状态;改扩建后的通行能力满足现有及未来通行需求;同时结合项目前后路段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并考虑沿线地形条件,道路技术标准采用值也不宜过高;最后经综合分析得到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8.
吉茶高速公路坡头隧道设计方案比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蒋胜波  刘刚 《中外公路》2007,27(3):156-159
根据吉茶高速公路坡头隧道洞口位于峡谷上部悬崖,紧接矮寨特大悬索桥的特殊工程条件,采用桥隧互动设计方法,根据坡头隧道特殊的地形地质和洞身围岩条件,从断面与结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多种针对性方案进行比选研究,提出在吉首端采用连拱隧道,满足接线要求,往茶洞方向依次采用分岔式隧道过渡到小净距隧道,由此提出的比选方案和设计方法可为山区高速公路类似的隧道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道路路线线形设计中,复曲线的运用多种多样,但卵形复曲线的运用较少,具体卵形复曲线的形式要视地形、地物条件,技术标准要求等多种条件来选择。以吉惠路路线线形设计为例,分析受地形与地物条件限制时,采用卵形复曲线进行设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宜居河大桥为重庆酉阳至贵州沿河高速公路重庆段的控制性工程。该桥处于灰岩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桥型方案的确定至关重要。根据地质勘查报告,结合不同桥型方案的经济性评价及施工难度、运营风险等进行比选,最终确定宜居河大桥采用2跨115m的T形刚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山地工业园建设场地地形起伏大、地质情况复杂,在此自然地形背景下园区场地常采用台阶式布置方案,并利用厂区道路连接各级台地,由此形成了厂区高人工边坡和自然边坡等系列设计难题,有必要对此类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验总结。鉴于此,结合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站前工贸园工程,总结了该地形地貌下场地总平、建筑布置、厂区道路、排水措施、高边坡支护工程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设计方案,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一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广州某规划区位于山体南部坡脚,由于山坡坡面长,地势陡,雨水汇流迅速,为防止山洪危害,需在规划区北部红线附近修建截洪渠。由于拟建工程处于山坡脚斜坡上,与一般平整场地修筑渠道有所不同,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在流量估算和渠道断面安全设计方面。通过对截洪渠汇水分析计算、渠道坡度、平面布置、断面形状、断面开挖、上/下坡侧挡墙型式等方面不断优化得到了相对合理的坡面截洪渠标准断面设计型式,提出了多个截洪渠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与建议,对同类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机场西路工程总体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广州市机场西路工程总体方案设计,工程设计中体现了近远期结合、人性化横断面形式、因地制宜确定技术标准等设计思想。文章详细介绍了该工程设计的技术标准及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以江西资溪花山界至里木高速公路SG-2标段高填方路堤为依托,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对不同填方高度、不同地形条件和不同断面形式的高填方边坡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水平位移、路基的差异沉降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高填方边坡施工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对高填方边坡设计与施工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智慧交通领域的探索及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项目的实践,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建设的基本设计原则、设计标准、技术路线、场景设计进行了介绍,提炼了建设方案。对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规程所明确的检测项目及场景要求进行了解析,并明确了道路的4条选线原则,强调智能化改造整体架构应整体遵循“端-边-云”的车路协同体系。针对车联网领域重要的落地场景,具体介绍了6个重点场景的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场景设计。对项目在满足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需求的同时所产生的显著的社会效益和预期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6.
吴亚勇 《隧道建设》2008,28(3):392-395
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以实现经济效益目标的过程。对目前如何控制项目成本支出,有效遏制项目亏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一定的调研和分析,对如何控制项目成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全浮式汽车半轴杆径的坡道载荷设计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半轴杆径的坡道载荷设计法,是在IVECO推荐的汽车在18%坡道上所需驱动力矩基础上,融合了材料的近似疲劳极限而成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材料硬度对疲劳极限的影响,使半轴杆长设计随热处理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刘欣 《隧道建设》2022,42(12):2122-2130
为解决人工调线调坡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且无有效评价指标评判方案优劣的现状问题,从分析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变量入手,依据规范相关规定制定约束条件,创新性地建立带有侵限容忍值惩罚项和合规性惩罚项的目标函数,提出一套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适用于矩形、马蹄形、圆形等多种隧道断面类型的地铁调线调坡数学分析模型,并以此开发地铁智能调线调坡系统。以长沙地铁4号线某区间右线隧道为例,对比人工设计和智能系统的调线调坡结果。由对比结果可知,智能系统在线路参数选择的合理性和改善侵限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人工调线调坡,且具有可靠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9.
许海亮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41-42,49,238
老路改造工程往往受限于道路现状条件,设计指标不能完全满足相应的道路设计规范要求,若强而为之则大大增加了工程改造成本,因此老路改造中的一些设计指标宜依据老路运行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在满足需求且保证运行安全的基础上可适当调整某些设计指标的取值,达到改造工程的双赢。该文以成都市人民南路为列,依据道路的实际现状,对老路改造中的设计车速、车道宽度、通行净空等关键性指标的取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建立公路路线设计标准车型,通过对西部山区双车道公路的实地交通调查,并结合我国在用车型统计,建立了各类营运车辆车型参数数据库;在详细统计分析现有车型的尺寸、载质量和功率质量比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以满足85%的车型外廓尺寸和载质量为标准,采用双因素聚类分析方法对各种车型的功率质量比进行聚类分层计算,根据外廓尺寸相近的原则进行归并后,提出了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车型的小型车、大型车外廓尺寸分类标准。在此分类基础上,研究了用于公路纵断面设计的载重汽车动力性能标准,通过大量实地观测资料和统计分析,提出了载重汽车上坡动力性能曲线,建立了速度折减量与坡度、坡长之间的关系曲线,以速度折减量作为公路纵坡和坡长的设计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