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点降水联合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在广州港南沙港区某工程软基处理试验区成功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地基承载力,拓展了传统强夯法的适用范围,使其可用于加固高地下水位条件下饱和淤泥质黏土地基.与传统的排水固结法相比,该方法可有效缩短工期,并且造价较低,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厚层(5~10 m)吹填淤泥层的加固,传统的浅层处理方法难以实现人工排水板的插设,而二次处理方法成本高、工期长,造成很大的浪费。针对中厚层吹填淤泥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中的技术难点,结合现场试验提出无砂垫层分级加载的真空预压一次处理方案,研制适合5~8 m厚度超软吹填淤泥层的新型可伸缩式人工插板枪、适合8~10 m吹填淤泥层的轻型插板机械、立体式密封接头及真空预压法排水处理系统等,优化中厚层吹填淤泥地基施工技术。提出的适合中厚层吹填淤泥地基的真空预压加固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创新成果在温州瓯江口新区一期地基处理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工程造价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3.
结合近年来国内实施的若干个滨海核电厂设计实例,从核电厂海域工程构筑物承担的防洪、取排水和大件吊卸运输等功能展开论述,重点分析厂址防洪与厂坪高程、护岸高程设计之间的关系,不同取排水方式的优缺点和适应性,取排水构筑物常用的平面布置方式及所考虑的取水安全、温排水、潮流、泥沙和波浪等因素,大件码头平面布置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芜申线航道全长92.084 km,护岸总长度约106 km,护岸挡土墙大部分座落在粉质黏土层和淤泥质粉质黏土层上,地质条件较差,为了护岸的安全,对软土地基进行小木桩和水泥搅拌桩处理.详细介绍了原状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现场摩擦系数试验的方法、工况和成果,为内河航道护岸设计中摩擦系数的选取提供了现场试验资料,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海工取排水构筑物是滨海核电厂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排水构筑物,其地基往往坐落在海域深厚的软土之上,采取何种地基处理方案控制差异沉降是关键,本文以太平岭核电沉管排水方案为例进行分析,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采用高性能排水板作为淤泥质土径向排水通道的适用性和效果,在连云港徐圩港区设置一段高性能排水板试验段,埋设部分原位观测仪器。通过高性能排水板和普通排水板标段地基固结度和深层水平位移的对比来研究高性能排水板的应用效果。对比结果表明:高性能排水板应用效果良好;同样工期内,高性能排水板地基比普通排水板试验段地基的固结度高,深层水平位移小。  相似文献   

7.
针对香港机场三跑工程淤泥土软基加固,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海上PVD施工船舶插设塑料排水板PVD,形成排水固结通道,加速淤泥土的排水固结和沉降,有效提高了地基承载力.通过堆载预压法加固淤泥土地基的施工期沉降量达2.8~3.6 m,软土强度提升显著,加固效果好,本项目成功施工经验为华南地区海相淤泥软土加固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爆炸排水加固淤泥地基的实验,判断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郑哲敏院士提出的《淤泥中实施适当工缇的爆炸会出现基於非线性和不稳定性的“通道排水”现象》这一思想。1995年5 ̄12月连云港墟沟东吹填淤泥区进行了第一阶段(以观察现象及主要影响因素测量为主)爆炸排水加固淤泥地基的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1)爆炸可以使淤泥发生排水、导致固结,提高强度,由此发展新的软土加固工艺是有可能的;(2)通过观测,判断淤泥的爆炸排水与通常的达西定律描述的渗流有不同机理,前者  相似文献   

9.
新近吹填淤泥目前主要采用真空预压二次处理技术(浅层+深层)进行加固,施工成本较高、工期较长。基于新近吹填淤泥的真空固结机理,提出优化现行真空预压排水系统的新思路,依托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软基处理II区工程,开展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近吹填淤泥经地基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加固后,达到设计要求,解决了现行真空预压排水系统应用于新近吹填淤泥地基时所存在的排水板堵塞、真空压力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且有效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基于真空压力传递特性及最终加固效果,方案3 (原生料防淤堵型整体式排水板+专用接头+水平排水板+粉细砂垫层)更适用于新近吹填淤泥地基。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淤泥软基加固施工时间长、费用高的技术难题。在淤泥层中,将药包埋到下部淤泥层内爆炸,使淤泥中产生超孔隙水压力,破坏淤泥的骨架结构,使淤泥内产生更多的排水通道,加速水的排出,缩短淤泥软基的固结时间,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1.
马来西亚某陆域形成工程区大部分区域表层为厚1.5~9.3 m的软弱淤泥,外侧护岸基础处理原设计采用碎石桩方案。经过补充勘察后发现表层淤泥含水量很大(大于100%),不排水抗剪强度很低(小于10 kPa),碎石桩施工将会很难成型,且施工质量也较难保证。因此对原碎石桩方案进行优化设计,调整为抛砂挤淤的方案。施工过程中每月进行了一次地形测量,并进行了钻孔检测,验证抛砂挤淤方案的地基处理效果。通过钻孔检测的结果可以看出,抛砂挤淤效果比预测情况要好,可以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
双鱼岛工程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晖  柯学 《水运工程》2013,(10):1-6
重点介绍双鱼岛的前期填海造陆设计如何考虑与后期上盖规划之间的衔接,并根据工程所在位置地质相对比较 复杂、淤泥层厚度较大的特点,对人工岛平面布置、护岸结构方案、陆域填筑、地基处理、特殊功能建筑等主要关键技术 作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3.
爆炸挤淤技术在工程中已经成熟应用,成为港口、防波堤、护岸等工程软基处理的重要技术手段。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在传统爆炸挤淤工艺的基础上,对处理超深厚淤泥层(淤泥厚度达到45m)的施工工艺、爆破参数、施工方法等进行分析研究,节省了投资,缩短了施工工期,有效控制了堤身沉降,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填海造地建设过程中,因施工的材料、工艺、工期的限制,完成吹填施工后容易产生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文章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在施工工期要求较为紧张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软土地基的起因、组成,结合使用土工复合材料、竹芭、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等方法,实践应用于解决填海造地形成的淤泥软土地基,缩短了项目建设开发时间。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NⅡA标段位于长江口南港北漕下段航漕北侧,横沙浅滩的南侧。其导堤工程软基段(里程号为N35+696~N38+000,全长2304m)河床地基浅层全部为淤泥或淤泥质土,压缩性大,强度极低,必须以增设排水通道、部分结构重量为预压荷载的方法,在上部荷载施工前提高近表层有限厚度及易软化淤泥质土的强度。为此在砂被铺设后施打塑料排水板作为其中的竖向排水通道,以达到施工期地基压载后排水固结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型港口工程结构,半直立式水工护岸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该护岸形式建于软土地基上,使得地基变形特点与直立式水工护岸存在较大的差别,且软土地基对加载方式和大小有较为严格的要求。结合现场加载试验,对半直立式水工护岸地基变形进行现场监测,并对不同现场试验条件地基的沉降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地基变形和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经浅表层快速加固技术(属于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处理后效果不理想,因此,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近吹填淤泥的物理性质及其渗透系数是客观影响因素,致使真空固结排水难度大,真空预压过程中各排水板(满足现行规范规定的相关排水性能指标)周围出现严重的"壁垒"现象,进而导致地基加固效果不理想。2)竖向排水系统和水平排水系统的排水性能是主观影响因素。现行规范中规定的塑料排水板滤膜的等效孔径过小(O950.075 mm),排水板弯曲变形较大,水平排水系统中负压损失程度大,也导致地基加固效果不理想。3)直排式水平排水系统埋入素土细中细中粗砂水平排水垫层中,可以提高其三维透水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武警  侯勇  洪亮  杨彪  李达华 《水运工程》2019,(9):327-329
深海条件下填海造地成陆的LNG项目,一般先实施围闭护岸,再吹填经地基处理形成陆域,最后开挖嵌入取水口预制结构。这种施工工序造成了工期长、费用高、不环保等问题。通过BIM协同设计、提前确定取水口功能参数、合理调整施工工序,实现了取水口与护岸工程一体化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设计与施工在保证质量、安全、环保和进度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位于淤泥质海岸上构筑物的设计技术难点之一就是选择何种结构形式以实现工程建设目标。桶式结构可以回避海上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难点,是适合于淤泥质海岸的一种新型结构。介绍该新型桶式结构在应用中的结构选型、结构稳定性验算和结构设计方法以及工程应用情况等,可供类似工程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工程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临港工业区,拟建场地属于华北平原滨海冲积平原,本场地原为浅海区域,经人工吹填后形成陆地。地基土中存在分布连续厚度6.5~7.80 m的淤泥质粘土,属高压缩性土。为减少构筑物的沉降量,采用了PHC桩复合地基法进行设计,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沉降量进行了计算,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该方案技术合理,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