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前各级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城市周边河道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针对肥东县十八联圩湿地修复二期工程的现实情况,就湿地修复建设中需要把握的设计理念、与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总体规划的协调等问题,针对工程的重难点,如土石方工程量问题、施工交叉作业问题、初期水处理效果问题等,从土方工程关键技术、湿地桥工程关键技术、渗滤堰施工关键技术、控制闸施工工艺流程和连通涵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开展湿地修复工程关键技术分析,可以作为类似工程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主要阐述了城区河道疏浚工程——淮河干流清淤疏浚工程的施工过程,绞吸船、抓斗船施工的先进施工管理经验、质量控制方法,为以后其它城区河道疏浚施工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工湿地除磷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小琴 《中国水运》2006,6(11):92-93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水环境氮、磷的污染日趋严重。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型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在实践中已得到成功应用。较之传统的磷的处理方法,人工湿地具有生态性、景观性、经济性等特点。本文在介绍人工湿地中磷的去除机理的基础上,探讨湿地中植物和填料,并指出影响系统除磷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鹏 《中国水运》2014,(7):209-211
防洪工程的建设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洪水冲蚀和每年防洪抢险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防洪工程是保障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人民群众防洪负担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美化河道及周边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文中针对目前焉耆县城区段河道现状,对防洪工程防护型式的选择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工程建设的不断开发,河网水域被被强制性占用,面积不断缩小;人们对水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工矿企业对废水不加处理,导致河道两边的水土流失,垃圾成堆,边坡防护措施降低。本文通过对江浙平原地区河道污染等现象进行实地分析,提出建立高效优质的生态河道工程建设的方法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韦敬民 《珠江水运》2023,(11):62-64
为降低河道内污染,清淤是河道治理的一种重要措施,以东引运河流域河道为例,对其河道生态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展开探讨,全面分析生态清淤以及淤泥处理效果。对该河道淤泥采样,分析淤泥的物理性质、有机污染情况、重金属污染情况;将分析结果和环境情况、污染和污泌程度相结合,主要使用机械脱水固结一体化措施,实现生态清淤和淤泥处理;并且在进行固结处理过程中,为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固结处理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实现,分别为淤泥的钝化处理、固化处理、工业化利用处理,为东引运河流域河道治理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实际,对河道治理中生态水利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先是分析生态水利河道治理的优势,其次对河道治理生态水利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并详细的分析了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实践可知,通过生态护坡方式应用、河道断面空间预留以及工湿地处理与土地处理等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河道治理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8.
小流域河网具有涉及的支流多且流量不均、沟渠纵横、污染源分散和农业面源污染所占比重较大等特点,厘清小流域河网治理思路对治理技术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天长市铜龙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例,针对污染源和河网特点系统分析,在划分干、支流汇水区域的基础上,对河网支流不同污染程度和入河面源污染量进行排序,确定重点治理河道。针对进入河网的生活污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综合采用多种水环境治理技术,重点提出在用地受限的河网地区因地制宜,利用支流与干流的相对高程关系,将支流作为污染物进入干流的缓冲带或干流旁路净化湿地,达到既构建健康的河网生态系统,又起到减少入河干流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泰兴市城区河道水系丰富、河网交错的特点,研究提出了泰兴市生态水空间的主体框架。并结合生态景观河道建设实例,对特色生态景观河道设计、生态景观河道建设与片区打造相结合设计以及防洪与水生态的结合设计进行一些思考。生态河道的建设应根据片区水系特点,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协调,因地制宜的进行景观及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浅谈污染河道水体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水、河道曝气复氧、生物修复、污染河水就地净化、底泥疏浚等是当前对污染河道水体进行治理的几种主要技术,本文对这几种治理技术进行了介绍比较,提出了应根据污染河道水体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理技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河道污染会限制人们的灌溉用水和日常用水,影响河流防洪的功能,所以河道污染成为困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为了解决河流污染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让河流河道的治理变得合理,科学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平原湖区河道具有地势平坦、河网发达、易污染等典型水文、水污染特征,针对平原区河道污染严重的现状,阐述了生态建设不仅可以达到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河道污染物起到削减作用,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背景之下,城市河道中水环境所存在的问题日益严重,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河道、内湖的污染更加的严重。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内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的开展水环境的质量对于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和谐生态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坪山河流域水环境整治工程的实际情况,以汤坑水来总结出设计思路,能够更好的深化河道水环境的建设,为相关工程的建设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4.
河道清淤和底泥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目前仍存在底泥处理不达标导致河床变窄、水土流失、淤积物污染水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为保证河道清淤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底泥问题。以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清淤及底泥处置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应用为例,阐述了河道清淤及底泥处理监控要点及监理对策,为类似项目监理工作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各地生态环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由此引发了许多自然灾害,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行业、机构、群体、个人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明确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才能使社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在生态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水资源受污染程度比较严重,整治水环境刻不容缓。城市河道是水系的重要组成成分,相关部门要重视开展整治河道和修复生态环境工程。通常情况下城市河道和其他河道的状态一样,由自然水体、河滩、河床、河岸等组成。在开展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作时,需要分析用地面积、城市给排水需求、河道防洪排涝功能,还要加入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功能,这样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城市河道治理应基于生态理念,限制河道治理过程中发生的水质污染、项目工程周边大气环境污染等,维护河道水中的生物多样性,并基于实践工程内容,加强关键河道整治工程的应用范围。研究中以案例分析法,针对多向生态修复技术,提出了生态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并选取老虎坑水综合整治工程,从水质污染及检测的角度,提出了城市河道整治中的生态设计理念的分析与应用,并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理论和实践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如今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趋势下,水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中加强其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即河道治理。河道治理对于恢复河流原有生态环境,保证河流正常功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河道治理工作开展至今,仍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工作目标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水利部门可以转变思路,引入生态水利这一理念来予以解决。本文就通过对目前河道治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生态水利的理念,提出一些河道治理生态化的具体办法,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以往大部分工程采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来处理废水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广梧高速公路采用了人工湿地处理废水的先进新理念。人工湿地处理废水环保、节能、机理明确。本项目采用潜流湿地处理废水的方案为二级人工湿地设计,其结构、工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刘国宝  朱浩 《水运工程》2022,(S1):25-30
针对河口海湾滨海湿地生态功能退化、岸线岸滩侵蚀及人为影响、河口海域淤塞污染和水体底质环境恶化、陆源污染等环境问题,通过对渤海区域海岸整治修复工程的实践,采用归纳总结分析方法,提出适用于类似工程的海岸生态修复理念、前期工作思路、修复工程措施及预期修复效果。得出如下结论:可以通过拆除构筑物、清淤、潮沟疏通、植被恢复、岸线修复等措施,达到恢复海岸类型、治理污染、修复湿地生态、增强区域水动力环境的目的,进而实现修复滨海湿地和岸线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城市河道是城市水系统的核心构成部分,不仅具有防洪、排涝以及通航等功能,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很多河道出现淤积、污染等情况,不仅导致河道难以发挥相应的作用,而且对于城市河道周边的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对城市河道进行清淤以及治理极为必要。本文结合某市河道的实际情况具体探讨城市河道清淤施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