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正>疏浚行业的驱动因素已经在近些年间以适度的、但是稳健的速度取得了顺利的进展。这种适度的有利增长取决于产业技术创新所导致的效益的改善、更广泛项目的实施以及更加高效的劳动过程。以天航局为例,近五年时间将科技兴企业、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在大型挖泥船研究与设计、挖掘与输送机具研制、特殊土质施工技术与工艺、疏浚信息化应用技术、精确勘测技术、水环境处理技术等方面形成了天航局特有的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即便时至今日,在港口与城市发展对疏浚需求依然强烈的环境下,疏浚科技依旧方兴未艾。而疏浚企业在大环境中获得的既得红利,也将刺激企业的"科技创新"欲望更加高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绞刀齿挖泥效率,本项目采取了三项措施。分别是:1.改进绞刀齿的齿形以提高绞刀的切泥效率;2.优化绞刀齿材料金属配比和铸造热处理工艺,提高绞刀齿的耐磨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3.设计了绞刀齿与齿座的反螺旋契合,提高绞刀齿与齿座的贴合能力,有效防止了绞刀齿在施工中发生断裂、脱落等现象。通过上述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绞吸式挖泥船综合切削能力和挖泥效率,并通过新海豚等4艘3500方绞吸式挖泥船的实际应用,对所采取新型绞刀齿达到的节能减排效果进行了实船验证和数据分析,万方油耗指标均有所下降,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后,引发关注。作为继"天鲸号"之后疏浚装备国产化的又一重大成果,"天鲲号"真正实现了设计、研发、制造全周期的"中国化",代表着中国疏浚船舶工业制造的最高水平,意味着中国交建在疏浚装备高端制造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将引领民族疏浚迈向强盛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正从1897年九河下梢的天津卫海河工程局挂匾算起,中国的疏浚业在两个甲子的悠长岁月中辗转成歌。如今,时光荏苒,暮去朝来,中国的疏浚船舶在经历从整船进口、国外设计国内建造的演进之后,芳华再绽——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天鲲号"绞吸挖泥船(以下简称:"天鲲号")正式下水。这意味着,中国疏浚装备研发建造能力已经登上世界挖泥船设计制造业的塔尖。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证明海狸1600型绞吸式挖泥船在黄河河口口门疏浚施工是适应的,特别是配合黄河调水调沙,对于黄河河口段形成相对稳定的主河槽,提高行洪能力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1.项目的先进性和技术成熟度评价
  通过技术分析比较和实际应用,并经过2011年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水平检索报告”评价,该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在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的新海鹰、新海鹭、新海豹和新海豚四艘3500 m3绞吸式挖泥船试运行已经3年以上,使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7.
正"走近船身的人,无不为这艘钢铁‘巨舰’的雄伟而感到震撼!真不愧是国之重器!"11月3日,在响彻天际的汽笛声中,亚洲最大、中国首艘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缓缓驶出江苏启东船坞,迎来了下水的重要时刻。人们抬头仰望着这艘在滔滔长江上岿然屹立的"巨无霸",那高耸的船身与江天交相辉映,不禁发出一阵阵由衷的赞叹。自主研发首制船当人们翻开"天鲲号"的设计研发长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项惊人的对比数据:假如一个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大型疏浚企业施工中的绞吸式挖泥船、松动破土后泥浆通过管道的长距离泵送耗能问题进行研究,从工艺措施方面入手,通过调整管线直径,改变了输送阻力,达到了节能的效果,该成果解决了疏浚吹填工程施工中土质-管线-泥泵-驱动之间的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采用新型导管可调桨对航浚4009轮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的情况,阐述了节能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以及技术方案。据统计分析,验证了安装新型导管可调桨后的耙吸挖泥船的实际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0.
正经过25 h的连续作业,2021年4月21日15:50,深中通道沉管段全线最深管节——第9个管节(E9),在深达37 m的水下完成精准对接。至此项目沉管段已建成1 443.8 m。此次安装的E9管节为标准管节,沉放位置为隧址最低点,最大清淤深度近37 m。在大挖深、强回淤的条件下,深中通道建设团队运用万方耙吸式挖泥船"浚海5"、国内首艘专用清淤船"捷龙"轮、自主研发的海底整平船"一航津平2",  相似文献   

11.
随着荷兰籍大型耙吸式挖泥船“王子”号投入天津港25万吨级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施工,在总长37公里主航道区域,共有4艘大型挖泥船昼夜疏浚,今年年底将达到18.5米。到2007年,天津港主航道将浚深至-19.5米,底宽207米,届时凡能进入渤海湾的大型国际商船天津港将都能接卸。  相似文献   

12.
新资讯     
《西部交通科技》2013,(4):I0007-I0007
世界最大内河游轮三峡首航4月10日,世界最大载客量内河游轮"总统七号"从重庆出发,载着460位游客驶往湖北宜昌,经过三天两夜的航行,完成了它在长江三峡国际全国首个船闸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成立近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地铁1号线圆形隧道施工中,盾构拼装机液压系统经常发生的吸空现象作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解决吸空的具体措施,办争使该现象在地铁2号线盾构造施工中不再发生,从而确保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亚洲最大耙吸挖泥船——"浚洋1"的加入,科伦坡港口城填海造地已具雏形。这座由中国交建投资开发的新城是斯里兰卡迄今为止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也是中国对斯最大投资项目,更是"一带一路"在斯里兰卡务实对接的重点项目。港口城的开发建设不仅有助于直接推动斯里兰卡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环保疏浚土工管袋脱水固化处理工艺是成熟的,在湖泊污染底泥疏浚方面是非常适用的。"这是由武汉大学、天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国内多所院校及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航局")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在5月武汉市外沙湖清淤工程土工管袋脱水固化专家咨询会上,对天航局自主研发的新工艺给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正9月21日晚上11点,一条新闻在天航院微信群引发了热烈讨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包括湖泊、湿地等在内的自然生态,且要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最先转发这一消息的是天航院总经理彭旭更,他特别提示天航院水环境治理事业部人员要加强关注。正如一名员工在微信群中的回复,"这对天航院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政策利好。"作为国内领先的水环境治理设计企业,天航院通过环保疏浚、生态水利工程和人工湿地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我前面是滇池,就是我们的施工现场。"当记者拨通杨学师电话时,他正在滇池边匕忙碌着。杨学师是天航局设研院(以下简称"天航院")技术人员,从2008年毕业开始就一直从事滇池的水环境治理工作,2009年参与了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二期工程,现在正和同事们一起实施的是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三期工程。几年时间里,他见证了滇池,尤其是滇池北部草海水质因治理而逐渐变好的过程。事实上,天航院治理滇池水环境的工作早在17年前就已经开始。1998年2月,天航院在国  相似文献   

18.
<正>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电脑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已经非常普及,但对于一些生活大山深处的孩子而言,能够拥有一台电脑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多媒体教室的建成,让孩子们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充满了兴趣"……近日,凝聚着中交天航环保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天航环保)全体员工爱心的多媒体教室,在云南省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羊窝子完小正式建成。从此,这所拥有67名学生的贫困乡村小学拥  相似文献   

19.
<正>显著成绩基础设施步伐加快在全国首创"航电结合、以电养航、滚动发展"的模式中,西江航运干线结合自身特点,解决了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使得主要航道等级、港口通过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成都生态建设的"一号工程"与民生工程,锦江项目建设对成都的城市格局、景观、文化的形成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中交疏浚从项目筹备至今时刻践行"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原则,仅历时四个月便促成项目顺利开工,开启了中交疏浚流域治理的新实践。"要把成都市政府和成都市民的评价作为衡量锦江项目成败的重要标尺,要从治水源头进行顶层设计。"2017年7月15日,天航局董事长钟文炜在锦江项目现场如是要求。"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