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停车线的布局设置对轨道交通工程造价和建成后的运营均有重要影响。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停车线的布局设置规定和使用情况,通过分析长沙磁浮快线停车线的设置情况及存在问题,结合磁浮制式的自身特性,从停车线的使用频率、经济性、客车救援程序、故障列车推送速度、满足救援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中低速磁浮交通停车线设置密度可以大于普通轮轨交通停车线的分布,并对停车线的布局形式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停车线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客流需求、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在故障列车救援、行车组织灵活性等方面,双列位停车线较单列位停车线更具优势。以杭州地铁2号线沈塘桥站为例,结合全线的配线设置、工程实施条件、工程投资等情况,阐述了该站采用双列位停车线方案在增加运营灵活性、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工期、节省工程投资、减少交通影响等方面的优点,并总结了双列位停车线的设计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3.
停车线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客流需求、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在故障列车救援、行车组织灵活性等方面,双列位停车线较单列位停车线更具优势.以杭州地铁2号线沈塘桥站为例,结合全线的配线设置、工程实施条件、工程投资等情况,阐述了该站采用双列位停车线方案在增加运营灵活性、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工期、节省工程投资、减少交通影响等方面的优点,并总结了双列位停车线的设计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4.
市域(郊)铁路停车线的设置对工程造价及后期运营有较大影响。各设计规范对停车线的设置间距要求不 同,不利于市域(郊)铁路的规划及设计工作。首先对各设计规范中关于停车线设置间距的规定进行梳理分析,而 后通过对轨道交通故障救援基本原则、流程及时间的研究,得出影响停车线设置间距的关键参数,最后对市域(郊) 铁路停车线的设置距离进行计算,提出停车线设置距离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5.
城轨列车故障救援与停车线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广州地铁的列车故障救援分析,总结城轨列车故障救援的组织原则,从列车故障救援组织的角度,提出停车线的设计应考虑列车故障救援,并对停车线设计的原则和《地铁设计规范》的完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等大宗用地规划选址难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车辆基地选址于城区边缘,使线路长度相应增加,导致运营行车组织、车辆运用及管理、故障救援及夜间维保作业组织等运营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天津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于地下区间设置12列位停车线,通过介绍其功能定位、总体方案及实际运营效果,总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为类似工程地下停车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成都地铁电客车在牵引、制动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缩短故障处理时间,避免电客车对电客车的故障救援。  相似文献   

8.
停车线的布置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业内研究的重难点,直接影响地铁的运营和行车组织。阐述了停车线的运营需求及功能,按照与正线是否贯通将停车线分为尽端式和贯通式两类,并描述了国内常见的几种布置型式的适用性及其特点,以期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停车线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停车线主要用于故障车临时待避,也兼作临时折返和停放线。对于预测有突发客流的车站,或通过列车满载率高而导致车站乘客难以上车的中间站,停车线还应具备单向加车功能。为应对客流变化的风险性,成都地铁13号线净居寺站处停车线应具备双向收发车功能。因此从行车功能、实施难度、工程投资等角度对净居寺站处停车线方案进行比选,经过综合比选后,推荐净居寺站大里程端设置曲线型停车线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救援机车用可转换车钩装置的基本结构、救援车钩配置及主要技术参数。对车钩装置主要承载部件钩体、旋转体、转轴进行了强度校核计算。选取某和谐型机车安装可转换车钩装置,对救援各型客车、货车、动车组进行车钩转角计算和过曲线能力校核,以及分析了救援25K型客车时车钩与车端保持的有效空间距离和车钩自身转角范围。救援机车安装可转换车钩装置能够直接、有效、快速地救援我国铁路干线普速机车、客车、货车及提速客车和高速动车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轨道交通机场线的满载率,兼顾机场乘客和沿线乘客的出行需求,考虑到机场线市中心区段与郊区区段客流密度相差大的特点,提出市区与郊区分段开行快慢车的停站方案。建立以机场乘客节省时间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快慢车优化模型,对机场线郊区区段快车停站位置进行优化。并对连接浦东机场、虹桥机场和市中心的上海地铁2号线进行快慢车停站方案的优化。结果显示,开行快慢车不仅可节省机场乘客的旅行时间,保证列车满载率,还能节省一定的工程成本,具有较大的优化效益。  相似文献   

12.
动车组停站方案是制定高速铁路开行方案的关键,对动车组运行效能影响最大。为了直观分析不同停站方案对动车组运行效能的影响,为确定合理动车组停站方案提供依据。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以成渝客运专线为实例,从运行时分、运行速度、运行工况、运行能耗、速度距离和运行时分曲线等多方面,对站站停、跨站停和一站直达3种主要停站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从量化角度得到3种不同停站方案对动车组运行效能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跨站停和一站直达停站方式更为优越,仿真计算方法也为确定合理的动车组停站方案提供更为直观和可量化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客运专线车站和GSM-R系统的特点,确定建模的基本条件.建立覆盖客运专线车站的GSM-R小区内列车驻留时间分布模型,包含新呼叫后不停站列车、切换呼叫后不停站列车、新呼叫后停站列车、切换呼叫后停站列车在GSM-R小区内的驻留时间分布模型.以GSM-R小区覆盖半径31km、列车运行速度200~250 km·h-1为例,...  相似文献   

14.
为使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时刻表更贴合客流需求,依据不断变化的客流需求确定每列车的发车时刻和停站时间,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构建以乘客出行时间费用和列车运行时间费用最小为目标、列车发车时刻和停站时间为决策变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动态时刻表优化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以广州地铁13号线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时刻表更满足客流需求,能有效地提高乘客出行效率,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市域(郊)铁路具有高速、公交化运行的特点,相比在地铁线路上研究快慢车运行的停站策略,市域(郊)铁路具有多次越行的特征。首先分析市域(郊)铁路多次越行的原因,然后以多次越行对乘客待避时间的影响为基础,将乘客总出行时间最小作为优化目标,构建1︰N开行比例下快慢车停站策略的优化模型,并采用郊狼优化算法进行建模,最后基于实际线路运营数据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发车间隔一定的条件下,相比于站站停运行方式,采用快慢车多次越行的停站策略,乘客在车总时间可减少22.25%,乘客总出行时间可减少8.82%,从而验证了市域(郊)铁路快慢车运行停站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终端 ,一般均设置了滑动式缓冲挡车器 ,这种挡车器虽然结构简单 ,但明显的不足之处是要有一定的摩阻滑动距离 ,因此设备占用线路的长度相应较长。而在地铁中每延长米隧道的综合造价较高 ,如能缩短挡车器的设备长度 ,也就相应节约了地铁的造价。采用液压油缸开发地下铁道液压缓冲挡车器 ,不但工作性能平稳 ,而且设备长度较短。该项目已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通过 ,并推广至上海市轨道交通 4号线等工程使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列车救援工作业务流程,提出列车救援信息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并就列车救援业务,提出列车救援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框架和系统实现逻辑结构.详细描述各子系统划分和功能分析,并给出系统建设的软、硬件平台,总结列车救援信息系统建设经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出"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急用先行,滚动发展"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8.
根据城轨地铁线路的建设需要,研制了车挡缓冲器,并进行了计算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研制的弹性胶泥车挡缓冲器能够满足运用需要.  相似文献   

19.
城轨列车停车位置不精确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制动系统、信号系统、牵引控制系统及线路条件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停车位置不精确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列车运营的具体条件,提出在列车基础制动装置中的闸瓦宜选用摩擦系数稳定,湿态制动性能良好的新型合成闸瓦;在设定空车制动力保证和重车制动力限制的基础上,增设电制动模式下的粘着限制功能;用于测定列车运行速度的速度传感器尽可能安装在拖车的车轴上等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防(反)恐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恐怖事件的发生特征,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建筑布局,提出事件中的疏散逃生模型;在分析爆炸及其次生灾害的发展过程特征之后,从逃生和救援两个方面对防(反)恐措施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当前须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