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能遇到机械设备液压系统和管路系统发生漏水、漏油、漏气的问题。这种液压系统泄漏不仅能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而且还会影响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甚至还会损坏设备、停工,停产,乃至产生环境污染。本文分析了液压系统泄漏的原因和对常用检漏方法进行比较并介绍了一种新型液压式自动检漏装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初始挠度缺陷对圆柱形扁壳气动弹性系统颤振临界动压的影响,将初始挠度引入圆柱形扁壳气动弹性方程,采用微分求积法进行离散,运用特征值方法分析了线性系统在超声速轴向流中的颤振临界动压.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挠度缺陷会显著影响颤振临界动压.在本文计算参数下,当初始挠度周向半波数等于1时,颤振临界动压参数与初始挠度缺陷因子成比例关系;当周向半波数小于4时,随着初始挠度缺陷因子的增加,系统颤振临界动压大都呈现减小趋势;对于小曲率情况,当周向半波数大于4时,初始挠度缺陷因子的增加带来的颤振临界动压变化并不显著;对于大曲率情况,当周向半波数大于4时,随着初始挠度缺陷因子的增加系统颤振临界动压显著减小;初始挠度的形式会影响产生耦合模态颤振的周向半波数.   相似文献   

3.
从2007年开始,铜陵公交在公交车上装用了郑州奥特科技AR60系列车辆底盘集中润滑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控制单元(监控器、油压传感器)、供脂单元(供脂泵站、分油器)、系统附件(主油管路、分油管路和线束管接头)组成. 该系统通过管路系统把车辆上分布的数十个油脂润滑点和集中润滑系统的供脂单元连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系统,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系统工作周期和检测运行情况,以实现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定时、定量、间歇式地对各润滑点持续性供油,确保各润滑点良好地润滑.  相似文献   

4.
从路面缺陷检测系统组成和特点出发,首先简要回顾了路面缺陷检测系统与传统路面图像处理方法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内外典型路面缺陷检测系统的现状,包含重型道路状况智能检测系统、轻量化路面质量检测系统,并对检测系统的性能及部分参数进行了描述。然后,详细介绍了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理论的路面缺陷智能化检测方法的演变历程,重点分析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路面缺陷智能化检测方法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主要包含基于区域卷积神经网络、单次多框检测器、YOLO目标检测、Transformer检测模型等路面缺陷智能检测方法。最后,从多模信息融合、双轻量化设备、稳健智能化算法等方面对路面缺陷智能化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悬架减振器试验系统的功能,根据《汽车筒式减振器台架试验方法》要求对试验系统硬件进行了设计,利用虚拟仪器图形化编辑语言LabVIEW对减振器试验系统软件进行设计,实现了信号的数字滤波、拟合等处理及阻尼力信号、位移信号的频谱分析,通过该试验系统可以检测出减振器的示功特性曲线与速度特性曲线,从而判断减振器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栋 《交通标准化》2014,(16):209-211
在分析公路工程机械中沥青供给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沥青计量和供给系统方案、计量斗设计、沥青泵选择、管路和法兰设计进行探讨,确定在一定工况下阀、管子、液位传感器和沥青泵等的参数,提出沥青供给系统改进方法,希望能对今后公路工程机械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轮胎式推土机的转向系统。转向系统由转向器、供需阀、油泵、油缸、油箱及管路等部件组成。  相似文献   

8.
杨洋 《轨道交通》2013,(9):48-48
RT《轨道交通》:您认为我国高铁电气化的重点是什么? 陈唐龙:当前高铁电气化的重点是构建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6C系统可以实现对高速铁路接触网全方位的检测监测,它是对传统的检测技术的全面提升。相对于传统检测方法中对于接触线的检测,6C系统可以实现接触网参数检测以及接触网零部件等设备的全覆盖检测。同时,传统接触网检测需要人工夜问工作,其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不高,6C系统使用计算机的接触网监测检测技术可以大大提升效率并保证安全性。6C系统必将成为高铁接触网的安全运营和系统维护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提高入侵检测系统检测效率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网络带宽的增加对入侵检测系统(IDS)提出的性能要求,提出2种提高IDS检测效率的方法,即按照不同的控制策略使用IDS流量控制器进行IDS负载均衡和按照检测代价对攻击进行层次划分使IDS执行不同的攻击检测。使用这些方法不仅能对IDS进行负载均衡,提高IDS整体检测效率,也可以使不同的IDS互为冗余,提高入侵检测系统自身的抗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某型舰船管路系统在水下爆炸作用下的冲击响应进行了仿真及试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加速度响应最大值的仿真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在30%以内;应变响应仿真的绝对值最大值与试验值最大值的误差在30%以内;随着爆炸距离的增大,最大冲击位移呈递减趋势;最大冲击应力也呈递减趋势,但出现的位置一般为弯管处.仿真及试验的结果表明应用ANSYS软件对舰船管路系统在水下爆炸作用下的冲击响应进行计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