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目的: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和技术特点均有别于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市域铁路的通道选择往往与城市区域内的既有铁路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同时其线路走向以符合既有铁路功能及市域铁路功能为原则。本文基于温州市域铁路S1线(以下简称S1线)与金温铁路温州西站至温州东站段在城区范围内共通道的情况,探讨S1线对金温铁路通道的利用方式,得出适宜于S1线可采用的合理方案,并归纳出市域铁路利用既有铁路通道的分析要点,以期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确定既有铁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是探讨对其利用方式的前置条件;(2)市域铁路对既有铁路的利用方式主要有拆除重建、增建二线和新建双线;(3)在与既有铁路共通道段,需充分结合城市现状及近远期规划等因素进行分析;(4)该研究结论可为其他城市的市域铁路在对既有铁路通道的利用方式选择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8月19日,南通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南通成为江苏省第6个、全国第37个获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南通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由4条市区线和4条市域线组成,线网总长约324 km,其中市区线总长170.8 km,市域线总长153.2 km。此次获批近期建设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工程共2条骨干线路,总投资397.13亿元。1号线一期线路起于南通西站,终点站为振兴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市域铁路与快速路合建可节约用地,减少拆迁成本、满足城市景观需求。从结构设计、施工便捷与工程投资方面分析市域铁路区间与快速路共建桥梁结构方案,推荐采用双层门式墩和铁路箱梁的共建结构;研究市域铁路与城市快速路共建3种典型车站,包括:路中2层高架站、路中3层高架站(标准站)、路中3层高架站(越行站);分析车站结构框架横梁与桥道梁的结合方式特点,推荐采用铁路承轨梁与横向框架梁刚接、公路梁支座与盖梁连接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温州市域铁路S1线开通运营后反映出客流水平不高、交通衔接不畅等问题,导致人们对S1线建设的质疑,进而对发展市域铁路产生困惑。结合国家对市域铁路的发展政策以及温州对轨道交通的期望与诉求,探讨市域铁路作为组团之间通勤化、快速度、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拓展、城市用地开发的支撑作用,为今后市域铁路建设提供思路,并针对温州市域铁路的未来发展,提出加快沿线用地开发、优化交通衔接方案、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合理制定技术标准以及优化轨道交通网络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台州市域铁路线网规划初步成果,结合台州市域铁路S2线初步研究的线站位方案,对S2、S3线是否引入台州站作了三个方案的研究,从对规划用地的影响、投资估算、客流需求、换乘便捷性及工程实施的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最终确定了市域铁路S2与S3线均引入台州站方案。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市域铁路的制式选择直接决定项目的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工程投资,影响市域铁路网络资源的共享,是工程设计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国内外市郊铁路、城郊快线铁路等技术特点,充分剖析温州的城市现状特征及总体规划,基于温州市域铁路网的构架规模及S1线的站点设置原则,以满足功能定位、工程合理为目的,对市域铁路的制式选择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1)市域铁路可供选择的制式有国铁制式和城市轨道交通制式;(2)制式的选择主要可从与规划的符合性、适应项目特点、换乘、后期运营成本、工程经济比较等方面进行分析;(3)温州市域铁路宜采用国铁制式;(4)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在市域铁路制式选择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铁长大区间中间风井建筑体量大,多采用明挖法实施方案。文章结合某城市市域快线R2线长大区间中间风井建设案例,研究了暗挖法建设中间风井的关键技术。为降低工程自身风险及工程总造价,建筑功能布局宜遵循功能分区、布置紧凑原则,将设备、管理用房与活塞风道分别布置在具有一定安全净距的分离式小跨度洞室内,并采用分离式竖井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市域铁路建设顺序、速度目标值、系统制式、线路与副中心城区关系等问题,依托温州市域铁路S2线一期工程,采用客流调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温州市域铁路S2线建设的主要技术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温州市城市组团式分布特点和客流实际需求,宜采取先建设市域线后建设市区线的顺序;市域铁路速度宜为120~160 km/h;当市域铁路线路长度超过50 km后,应采用交流制式;市域铁路在中心城区宜采用贯穿布局的方式,在经过副中心或城镇组团时,建议线路沿城区新老结合部敷设。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服务于城市中心城区及其周边组团的交通系统,其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可根据城市的发展与客流的变化,按需选择初期贯通运营、适时拆分运营的模式。国家出台的多项文件也提出促进各种轨道交通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互联互通的要求。本文对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采用贯通运营方式在运营组织、土建工程、机电设备系统等方面带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结合既有案例对工程设计、建设过程中须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总结,供国内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参考。研究结论:(1)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进行互联互通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轨道交通未来发展的趋势,两者进行互联互通会在许多方面产生影响,要对主要建设方案进行深入比选分析后进行确定;(2)采用贯通运营方案在工程设计、建设过程中要在运营组织方案、工程改造、机电设备系统等方面重点进行考虑;(3)国内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应在设计阶段充分研究贯通运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市域快轨与城市轨道贯通运营项目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兰州市区至兰州新区中快线建设条件分析,研究其合理的建设方案。通过对中快线在兰州至兰州新区3条规划交通廊道的作用和定位分析,采用交通量预测、调查选线、经济估算等方法,研究了中快线建设所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指出中快线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其南端宜同时建设3条连接线与兰州市区连接,北端应与兰州新区南绕城及经十三路连接,主线宜采用120km/h设计速度、双向六车道标准,可采用城市快速路或高速公路模式建设,且通道内具有预留轻轨建设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