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从快速性、航速控制和动力系统3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水翼艇智能推进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在VC++平台上,以遗传算法作为优化方法,编制了水翼艇智能推进系统初步综合优化设计的计算程序,同时给出了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本文提出的水翼艇智能推进系统的数学模型的优化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在MATLAB的平台上,利用Simulink建立了水翼艇智能推进系统的仿真模型,运用MAT-LAB的M文件编制了其混沌优化程序,并用该程序对水翼艇推进系统的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使推进性能有明显提高。混沌优化程序还可用于水翼艇推进系统控制参数的实时配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高速艇上水翼减阻的原理以及三种不同类型的高速艇上加装水翼的技术方案及其达到的减阻效果,并给出了滑行艇首部加装水翼(即翼滑艇)后整船阻力的估算方法。基于三维非线性涡格法,建立了单独水翼/水翼组合体/多水翼系统的水动力性能理论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作为翼滑艇阻力估算中单独水翼水动力性能的计算方法。算例结果表明,文中的方法可用于单独水翼/水翼组合体/多水翼系统和滑行艇加装减阻水翼的初步技术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以可调桨作为翼滑艇的推进器、综合考虑航行快速性和航速控制特性的智能推进系统最佳控制参数组合优化计算的数学模型,在VC 平台上编制了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求解的计算软件。综合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运用遗传算法能很好地完成对该数学模型优化计算,该软件也可应用于以可调桨作为翼滑艇的推进器、综合考虑航行快速性和航速控制特性的智能推进系统初步优化设计及其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5.
水气双重介质共同作用下可控水翼滑行艇纵向运动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水气双重介质共同作用下可控水翼滑行艇的运动响应,本文基于喷水推进滑行艇的高速运动原理,建立了水气双重介质共同作用下可控水翼滑行艇非线性纵向运动数学模型。分析了在水气双重介质共同作用下可控水翼滑行艇滑行过程中的受力特性,确定了艇体受到的重力、浮力、动升力、水翼的升阻力及力矩等。提出了可控水翼对滑行艇运动过程中的升沉量和纵倾角的控制策略。完成了0~8级线性风、周期风、随机风作用下水翼变攻角和水翼变攻角+纵向运动对滑行艇运动升沉量和纵倾角控制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当主机输出功率一定时,水翼变攻角可以控制滑行艇的升沉量,弱化纵倾角幅度,而水翼变攻角+纵向运动可以同时控制滑行艇的升沉量和纵倾角。本文为水气双重介质共同作用下可控水翼对滑行艇纵向运动预报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供了一种水翼艇静水翼航性能的计算方法。本方法根据首尾单独水翼模型试验资料、水翼系统的干扰特性、几何条件和艇的平衡方程组等,借助电子计算机计算水翼艇在整个翼航范围内(包括起飞状态)的航行状态、阻力及推力等性能曲线。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准确地估计首水翼对尾水翼水动力性能的干扰效应。作者运用水翼升力线理论的某些结果导出了常用形式水翼系统尾翼处的平均液面下降和平均下洗角的计算公式,并以此计算值来修正尾翼的工作状态。实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单体小水线面水翼艇的概念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琦  谭家华 《船舶工程》1996,(5):14-17,13
本文针地一般11.9m长的交通艇提出了单体小水互面水翼艇的设计方案。介绍了该艇的水翼配置与线型设计,以及艇的稳性和阻力计算。计算表明,设计艇具有良好的水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8.
双体滑行水翼艇是一种集双体滑行艇和水翼艇为一体的复合型高速艇,通过双体船增加艇自身横向稳性及其耐波性。在双体滑行艇两片体内侧增设滑行水翼面,在运动过程中,航速达到一定值后,水翼的水动效应为艇体提供一定的升力,使艇体上升,减小艇底湿面积及其阻力,使双体滑行艇阻力大大降低。双体滑行水翼艇兼备了双体滑行艇和水翼艇两者优点,双体滑行水翼艇综合解决了高速艇稳性和快速性问题,使艇的技术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STAR-CCM+软件对安装首固定翼的无人艇在顶浪规则波条件下的运动响应和波浪推进航速进行研究。利用DFBI模块建立了波浪推进艇的数学模型,应用SST k-ω模型,结合VOF方法,对波浪推进艇在不同周期和波高条件下的运动响应进行数值仿真,得出波浪推进艇垂荡和纵摇运动频率响应函数(RAO)及航行速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波高的增大,水翼产生的推力逐渐增大;艇体的垂荡运动响应受波高影响较小,艇体纵摇运动响应由于水翼产生的阻尼效应随着波高增大而逐渐减小;波浪推进艇航行速度随着波高增大先增加而后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10.
水翼—喷水推进组合系统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新研制的水翼—喷水推进组合系统模型试验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用途,阐述了进行水池试验的合理程序,并以PS-30喷水推进自控水翼客艇的尾水翼—喷水推进组合系统为对象进行了试验,获得了进口流动对水翼组合体水动力影响的规律以及可用于航速预报的净推力特性。多次试验证实,所开发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技术是成功的,确是研究水翼组合体与喷水推进相互影响的有效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11.
可调桨三体船智能推进系统控制参数组合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调螺距螺旋桨作为三体船的推进器,对三体船智能推进系统进行数学建模。从快速性、航速控制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以VC 为平台,以遗传算法作为优化方法,编制了三体船智能推进系统控制参数初步综合优化设计的计算程序;给出了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由海军某工程技术大队技术保障队工程师赵志贤发明的“一种水翼艇实现平稳的方法”,于7月上旬,由国家专利局公告为发明专利。这项成果的获得,标志着综合性能优良的混合船型技术得以成熟,它不仅使小型船艇也能抗击大风大浪,而且也使我国现代船舶发展跨入新的阶段。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水翼艇由于采用固定水翼系统,致使适航性较差。全浸式自控水翼艇虽然较好地解决了小艇在高速状态下的适航性,但由于其复杂的自控系统使得价格昂贵,且可靠性较差而难于普及。根据流体力学、船舶原理和机械设计原理发明的这种实现平稳的方法,采用动力…  相似文献   

13.
王义  杨松林 《船海工程》2007,36(2):13-16
建立滑行艇和翼滑艇在正横规则波中的二阶线性横摇运动微分方程,并利用前苏联中央流体动力中心ЦАГИ法得到艇体阻力,利用仿真工具Matlab/Simulink建立滑行艇和翼滑艇的横摇运动、阻力及推进系统的综合仿真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横摇运动微分方程较为合理,并验证具有前置V型割划式水翼的翼滑艇其横摇自稳特性要比同等吨位的滑行艇优良许多。  相似文献   

14.
结合理论和实际探讨水翼艇的操纵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水翼艇的操纵注意事项,使水翼艇驾驶人员对水翼艇的操纵性能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水翼艇纵向运动控制的鲁棒性,采用MIMO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设计了鲁棒控制器.给出了水翼艇纵向运动传递函数形式的数学模型,通过镜像映射方法将不稳定模型转换成稳定的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鲁棒控制器将纵摇角降至了原来的25%并对模型摄动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高速船舶中的一种,水翼艇以其优异的快速性、耐波性、操纵性及经济性等特点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本文首先概述了水翼艇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外水翼艇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总结了水翼艇的特点,以不同的角度对水翼艇进行了分类,对水翼艇的纵向控制方法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阐述了目前水翼艇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水翼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概述水翼艇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外水翼艇的发展及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重点总结水翼艇的特点,以不同的角度对水翼艇进行分类;对水翼艇的纵向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最后,分析目前水翼艇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水翼艇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水翼艇纵向运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水翼艇的运动方程并通过适当的假设将其线性化,建立水翼艇纵向运动状态空间方程,同时给出了系统状态的测量方程,运用卡尔曼滤波对其纵向运动进行滤波.文中同时给出了MATLAB仿真计算结果,分析其方差和最大误差,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董亮  杨松林 《机电设备》2006,23(4):25-28
以MATLAB6.5为工作平台,设计了基于模糊逻辑工具箱的模糊控制器,编制了变尺度混沌算法的优化程序,建立了水翼艇可调桨推进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通过对模糊控制器系数优化,并将优化后的系数代入仿真模型中,进行大量的实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从超调量方面还是从稳定性方面,变尺度混沌优化模糊控制器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槽道水翼滑行艇快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槽道水翼滑行艇的基本原理、快速性能及其及化规律。通过模型试验、中间艇试验和实部的航行试验,证实了槽道水翼以及与尾压板的联合作用,使槽道型滑行般的阻力减小,航行姿态得到调整和改善,艇的超载能力等综合航海性能有明显的提高。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槽道水翼使艇体总阻力平均减小25%左右;中间试验艇的航速提高了8%;实船试航航速提高了18%;负荷超载能力增加15%。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给出对设计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