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解决商用车驾驶室色差,主要是金属驾驶室本体与非金属外饰件之间的色差问题,通过对色差原理的介绍,对车辆驾驶室和外饰件色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喷涂过程能力,提出了色差改善方向。基于某公司驾驶室现有生产模式,金属驾驶室与非金属外饰件分别由不同路线单位涂装,由于喷涂的产品结构、基材、油漆材料和环境不同,在色差控制上比较困难的现状,提出了色差控制要点,包括油漆标准色板日常保管和使用,采用多次少喷的方法增加其金属粒子排布方向的杂乱度,调整面漆多次喷涂之间及色漆和清漆之间的闪干时间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商用车车架装配中设置AGV小车,满足车架装配中车架装配线的车架输送和装配线上的线体传输作业。并根据商用车车架装配特点,基于RFID技术,控制AGV小车根据车型定点停车,满足工位器具使用和物流器具的定置,符合商用车车架装配工艺人机工程学规范,实现车架装配柔性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有限元法,采用Nastran软件,对某商用车驾驶室系统进行了CAE模态,弯曲扭转刚度和强度分析,结果显示,驾驶室前四阶模态有效避开了发动机怠速频率,而弯曲和扭转刚度满足设计目标,同时,驾驶室四工况下最大塑性应变达成设计目标,综合评估该商用车驾驶室力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某满足GB 26512—2011实车试验要求的商用车驾驶室的安全性,使其达到GB 26512—2021的要求,针对该驾驶室在仿真中出现的正面撞击试验纵梁峰值力过大、A柱撞击试验吸能不足、侧面20°撞击试验压溃严重等问题,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序列二次优化(SQP)算法改进,并通过设置弯梁、填充发泡聚丙烯(EPP)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纵梁峰值力由92.3 kN降至72.4 kN,结构吸能提高36.9%,驾驶员生存空间充足,满足新标准要求,驾驶室安全性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车身外观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钣金件还是内饰件、电器制品、塑料制品等,在装、运过程中如果出现磕碰或者划伤,用户就很难接受。为此,作为汽车制造业,不得不认真考虑和解决这一难题。从工位器具使用开始,提升车身品质满足用户要求,为车身工位器具的标准化使用迈出一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法规、设计要求、材料、生产工艺方面阐述了重型汽车外饰件的设计,为重型汽车外饰件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勇 《驾驶园》2012,(2):8-9
东风天锦是东风商用车公司历时3年时间研发成功的一款中卡产品,许多先进技术得以应用,如驾驶室密封设计、发动机电控共轨技术、车架孔位标准化设计、底盘管束化设计等。  相似文献   

8.
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是整车轻量化的重要手段,对实现整车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实施的《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尤其是其中新的驾驶室结构强度法规的要求,使得商用车驾驶室轻量化面临新的挑战。文章对现阶段轻量化材料在商用车驾驶室上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以提供满足更高安全性要求的轻量化驾驶室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某商用车驾驶室全浮式悬置系统结构设计及主要参数控制要点,提出了DMU运动分析校核、基于EXCEL的参数初始设计等设计手段,并运用有限元分析、动力学模拟等分析手段进行了优化,使该车较好的满足了可靠性和驾驶室振动舒适性要求,避免了后期大量的设计改进工作,从而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并降低了产品研发成本.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欧洲ECE-R29法规的深入研究,针对我国的《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征求意见稿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根据笔者的一个卡车车身开发案例,提出适应《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要求的卡车车身设计要领。  相似文献   

11.
工位器具作为一种生产工艺装备在汽车制造业物流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一个合理的工位器具设计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汽车制造业物流水平,直接影响汽车制造的生产效率及成本控制。通过正向、逆向工程相结合的同步开发,建立工位器具规范化设计流程,利用数字化软件进行工位器具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从而有效提高器具柔性化程度、缩短器具开发周期,减少器具投入成本。主要阐述了汽车制造各工艺中线侧存储、线侧转运等零部件专用工位器具设计及相关工艺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炜 《汽齿科技》2006,(1):24-30
介绍我厂常用产品零件所使用工位器具的模块化设计以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某商用车的被动安全性,本文依据GB26512-2021建立了商用车驾驶室A柱撞击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模型中过程能量和增加质量的分析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对驾驶室主要吸能部件和载荷传递路径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参数分析模型,快速识别出对被动安全性能提升影响最大的部件;针对钣金件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基于结构力流分析的改进思路,即通过设计合理的力流引导结构使力流传递顺畅;通过仿真分析发现改进结构有效提升了乘员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中国重汽济南商用车公司车身部成功签订驾驶室出口乌兹别克斯坦的订单。与以往订单不同的是,本次驾驶室订单以分总成及配套冲压件等形式出口。此次出口,标志着中国重汽商用车曼品牌驾驶室总成及配套件成功进入乌兹别克斯坦重卡市场,进一步提升了中国重汽品牌重卡驾驶室及配套件在中  相似文献   

15.
驾驶室空气悬架的高度阀控制方式 为了提高驾驶室的舒适性,高端的商用车驾驶室采用空气悬架的方式来实现平顺性和舒适性的提升,其空气悬架的控制方式一般采用传统的机械方式来控制,即驾驶室高度阀控制,通过设计高度阀的行程一流量特性曲线来控制气源到空气气囊的空气流量,从而控制空气悬架的高度维持不变。驾驶室高度阀的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当路面不平度发生较大变化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汽车内、外饰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老化问题,对汽车内、外饰件所处的自然环境、组成材料和用户使用习惯等老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汽车内、外饰件老化现象是上述因素综合导致的。为此,针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设计出完善、合理的耐老化性能验证试验体系,可以有效暴露产品的老化问题,并能够在上市之前快速验证和整改。  相似文献   

17.
基于乘用车双轴KC试验台具有的乘用车悬架KC特性测量及乘用车整车转动惯量测量的功能,开发了一种用于商用车驾驶室转动惯量的测量方法,并设计了驾驶室安装支架。针对两款商用车驾驶室进行了转动惯量实车测量。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测量方法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测量精度高,可完全满足驾驶室转动惯量精确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工位器具是指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用于对成品、半成品、毛坯及各种零部件进行集合式装载、转运、存放的一种工具,也是在加工、装配、包装、检测、维修零部件时使用的操作平台。工位器具主要分为箱类、托盘类、架类、容器类、盒类、柜类、车类和工作台等。工位器具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和减少工件磕碰划伤,方便储运和运输、方便装卸、便于管理等。笔...  相似文献   

19.
在汽车新颜色开发时,设计色板是由研究院确认的色板,用于指导工程颜色的开发。标准色板是指涂装工艺制作的某一油漆颜色色板,作为油漆材料及油漆件颜色控制及评价的参照。标准色板包含A板和B板,A板由油漆供应商实验室提供,用于指导车身及外饰件油漆材料的开发;B板是在车型生产线随线制作的色板,用于指导车身颜色和外饰件颜色的喷涂及检验。文章主要是围绕着B板的制作,提高B板制作合格率展开的研究,并对B板规范管理、减少制作B板的成本也做了详细的解说,避免因B板颜色偏差,造成车身与外饰件颜色匹配后存在色差现象。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国内汽车VOC和气味性相关法规,浅析商用车驾驶室VOC和气味性的检测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公司商用车车内空气质量的控制与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