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相比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大量应用能够对保护环境、降低碳排放提供帮助。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中,相应的汽车维修行业也正处于快速转型中,新能源汽车本身构造比较先进,故障维修中涉及电子诊断技术,这就需要加强该技术的学习和推广,以便可以快速确认故障位置。基于此,对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
田闯  刘蒙蒙 《专用汽车》2023,(12):124-127
在当前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未来可持续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新技术的引入,新的挑战也随之出现,故障诊断与维修便是其中之一。为此,探讨了新能源汽车启动信号故障的诊断与维修技术,并以吉利帝豪EV300为案例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业内工作人员对新能源汽车启动信号的故障排查与维修提供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其关键的维修技术进行探讨,成为相关工作重点。文章主要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经常出现的故障问题,并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李宗糖 《时代汽车》2021,(7):168-169
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汽车制造商也开始着重生产新能源汽车,除了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消费选择之外,还能降低能源的消耗量,具有一定的环保价值。新能源汽车维修和之前所使用的燃油汽车的维修原理不同,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检修结果的准确性,为故障维修提供准确的诊断数据信息,全面了解故障问题的发生情况,便于利用针对性的措施维修处理,保证新能源汽车的稳定安全运作。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以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但是传统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接触不多,关于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案例比较少,希望本文提供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故障排除案例能对广大传统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有所帮助。一、故障现象有1辆科研用轮毂驱动式纯电动汽车,在行驶中突然动力下降,无法提供足够动力来满足急加速、爬坡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汽车改变了传统汽车只依靠发动机提供动力的运行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汽车的尾气排放,新能源汽车可以分为纯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首先要认识到新能源汽车产生故障的常见类型,其次要掌握新能源汽车维修关键技术,最后从加强与汽车生产厂家合作、维修前对汽车进行细致检查以及改进维修方式、设备和技术三个方面优化提升新能源汽车维修水平。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汽车在故障问题、检修技术方面和传统汽车存在较大区别,意味着对新能源汽车故障问题和维修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势在必行。据此,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特点和种类,分析了研究故障问题和维修关键技术的必要性,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常见的电池、变速器、电机、电路系统故障的特征和原因,探讨了相关故障问题的维修关键技术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8.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故障,因此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检测与维修技术来迅速准确诊断出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问题故障,对于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作的顺利推进而言是尤为重要的。基于此,本文试图探究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以便让更多人明确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谭仕发 《汽车电器》2023,(1):21-22+27
针对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频发的互锁故障,本文分析吉利帝豪EV450车型高压互锁原理,并以一个互锁故障的诊断过程为例,研究互锁故障的诊断方法,为新能源汽车后端维修技能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蔡戴忆 《专用汽车》2022,(10):57-59
由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结构设计、性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传统汽车维修的基础上应该逐渐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术研究,为保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据此,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目前纯电动汽车常见的故障进行维修与分析,以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两个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为例。研究结果旨在为新能源汽车故障维修技术提供技术参考与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和传统燃油汽车空调系统有较大区别,在制冷剂、压缩机工作模式及系统控制逻辑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文章以东风悦达起亚K5混合动力轿车空调系统不制冷为实例,从故障现象入手,通过查找空调系统组成、工作原理等资料,借助新能源汽车诊断仪器调整故障查找方向,综合运用维修电路图、读取故障码数据流等技术手段,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确定故障性质和部位,从根本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新能源汽车维修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我国生态环保观念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资源紧张的局势,并减少汽车排放的尾气等对于空气造成的污染。目前,新能源汽车专业进行检查与维修的技术人员比较少,为此要培养更多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支持。文章提出了相关措施来对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进行培养,希望能够使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发挥电子诊断技术优势,提高新能源汽车维修实效,需要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电 子诊断技术进行研究。电子诊断技术具有故障维修管理全面化、故障管理机制与服务系统化,以及故 障监测动态化的优势。通过实践应用的视角,研究了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电路系统检查、电池故障、发动机故障,以及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检测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结果可为新能源汽车维修的精准性、实效性与全面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轩 《时代汽车》2024,(5):174-176
新能源汽车作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代表,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尾气排放。然而,由于其技术复杂性和电动系统的特殊性,维修新能源汽车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更为复杂和独特。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准确识别和定位故障,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因此,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新时期社会背景下汽车作为技术产物逐渐在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开始普及。但是相对而来在人们发展的过程当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尤其是汽车尾气产生的空气污染更是对环境造成了过量的负荷。因此,在绿色可持续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汽车公司也研究出了新能源汽车,可以由原来的汽油发动转换为电力发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就能节省能源消耗,而且也能够达到环保的效果,可以说是有着很好的发展优势。因此,为了促进这种能源汽车能够拥有更宽广的发展市场并为人们服务,就需要在避免其故障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维修技术。本文先阐述了能源汽车比较常见的故障分析、新能源汽车的电路故障分析以及新能源汽车空调故障,然后又对新能源汽车当中出现故障后维修的关键技术分析展开讨论,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捷。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相关售后维修工作的有效落实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寿命、使用成本及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都有较大的影响。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工作,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常见的故障,讨论了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秦挽星 《专用汽车》2023,(8):125-127
新能源汽车相比于传统汽车,其污染较小,满足国家环保需求,受到广大民众关注。然而,新能源汽车无法用传统汽车的检测诊断方法对其进行修理,这对于汽车维修检测诊断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此,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价值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典型故障的检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十分常见的事物,推广新能源汽车能够让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压力,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新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非常多的传统维修技术没有办法解决的故障和问题,不仅影响了这种类型汽车的推广,还极大提升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在这种背景下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然后对新能源汽车常见的故障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故障维修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电子诊断技术作为当前一种新兴的技术,具有高效准确的应用优势。将其应用到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工作中,不仅能够及时有效地诊断故障,缩减诊断时间,还能依据相关数据,为维修人员提供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本文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探讨电子诊断技术的维修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传统能源数量的短缺和人们环保观念的增强,新能源汽车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环境,减轻了目前能源紧张的局势。电子诊断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术之一,能够较为有效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质量,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本篇文章简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不足,并探究了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水平,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维修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