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铁路各项业务高度依赖于信息系统,随着铁路信息技术环境日趋复杂,为保证铁路关键业务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和铁路正常运营,亟需加快铁路IT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以全面支撑中国铁路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信息中心)高效地实施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系统自动化运维技术。海量运维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是实现智能运维的基础,文章立足于当前铁路信息技术环境演化和运维现状,通过对铁路信息系统资源进行系统分类,全面分析各类监控对象运维数据采集需求,为铁路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铁路信息系统网络架构复杂、业务数据量巨大、系统关联交错,用户身份信息管理长期存在账号信息易泄露、账号违规提权、账号共享等安全风险。通过研究信息自动化管理技术,设计了用户身份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用户身份信息的自动检测、自动修改密码与验证、自动推送、安全备份、威胁分析检测等功能,解决铁路运行维护单位在用户身份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更全面地管理和保护各类资源的身份凭证,避免因用户身份信息管理不当,造成资源信息泄漏或被滥用,降低用户身份相关数据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务段现有的信息资源,将电务管理信息系统CSMIS、微机监测信息系统、电务段各专业系统软件急需建造的器材寿命管理系统、班组工作写实系统、智能化仪表电气特性记录分析统计系统、故障报警延伸系统、电务段公文处理系统、视频系统等6个子系统以及外部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确立整体规划和方案,确立统一的技术开发规则和通信规则,分步实施,相互配套,建成电务段信息中心,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系的大规模综合信息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解决安全生产卡控、预防故障、提高工作效率等问题,使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铁路安全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4.
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货运信息管理自动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文 《铁道货运》2004,(4):31-32
目前铁路分局及站段等货运管理部门对于货运信息的统计、分析、传递仍停留在手工阶段。青岛铁路分局运用计算机局域网和数据库技术开发了“货运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铁路货运信息管理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在适应铁路业务不断变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不少相对独立的信息平台、分散的信息系统。这毖平台和系统都自成一体、相对封闭,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无法满足客户对铁路运输整体信息的需求,集成化已迫在眉睫。介绍铁路货运客户服务系统的信息集成和实现,并对其中信息系统集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铁路货运客户服务系统以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完整更便捷的信息服务为出发点,采用SOA架构技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将铁路各货运环节相关的既有信息系统的信息整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铁道货运》2008,(2):51-55
货运站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条件(试行) 为保证货运站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质量,充分发挥各类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和信息系统功能,实现货运站(含专用线、专用铁路,下同)、铁路局(含专业运输公司,下同)、铁道部三级联网监控和铁路货运安全管理信息化,按照功能覆盖、纵横成网、三级应用、信息共享、资源复用、独立运行、集中维护、安全可靠的原则,制定本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7.
随着12306电子商务平台的推出与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原有铁路独立开发的信息系统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货运组织和“门到门”服务的要求.利用SOA架构整合现有的货运服务系统,能够实现现有信息系统各功能的优化和重组,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提高信息的交互性、实时性.  相似文献   

8.
货票是铁路运营的主要票据之一,是运输统计、财务管理、货流货物分析的原始信息,也是运输调度指挥作业不可缺少的基础依据.针对徐沛铁路管理处运输的特点和需要,采用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方式开发了管内货运制票系统,该系统可以提高货票、杂费等票据信息的管理水平,改进贷票信息监督和维护方式,满足货运制票和货运收入统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是确保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缺乏统一技术手段对其全寿命周期提供信息化管理,导致设备存在相关信息维护不全、数据难以充分利用等问题.基于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针对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设计构建信息系统,建立"一物一档"电子履历,进行设备全寿命周期流程管理.重点利用物联网、数据融...  相似文献   

10.
铁路系统内部业务比较复杂,目前存在许多分散的信息系统,无法为客户提供整体的信息服务。通过设计在异构环境下的货运客户服务系统,将铁路已存在的各个货运环节信息系统的信息整合起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信息服务,并提供网上受理服务平台,对铁路货运网上交易模式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