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吴格馨 《时代汽车》2023,(22):19-21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物联网技术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将其应用于智慧交通系统中对改善城市车辆增多而引起的交通堵塞、噪声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加强物联网技术在信息采集、智能管理及动态诱导等诸多环节的有效应用,可极大提升城市交通行驶效率和城市交通安全性。本文就针对智能交通物联网的功能结构及应用展开论述,对智能交通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提出智能交通物联网发展的标准化建议,希望对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物联网在国外、国内的发展现状及形势,并根据物联网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提出了物联网在浙江交通的"公路结构物安全管养、交通工程检测数据真实性、交通运输部门管理、道路通行畅通、物流"5个传感网的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3.
在宁波市交通建设市场信用管理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交通建设市场信用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和主体架构,阐述了信用评价的对象、指标体系、评分规则等;介绍了基于信用评价结果的差异化管理措施和信用评价在项目招投标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强化信用评价对交通建设市场的促进作用,结合信用评价体系试运行情况,提出了扩大信用评价和应用范围、加强行业内外各部门联动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驾驶园》2017,(3)
正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传统领域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随着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和分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被城市拥堵揠苗助长,一直野蛮生长的"互联网+交通"在新时期迎来发展新思路。以整合资源、开放共享为重点,以泛互联、智慧感知、便捷交互为目标,"互联网+交通"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交通"在顶层设计、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网络安全、应用创新等多方面取得了众多突破,这场起于"堵"字的智慧之  相似文献   

5.
胡文慧  刘玲  田丽萍  张龙  梅敏 《公路》2023,(2):237-241
论述了境内外卫星技术的发展背景和现状,以及其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行业政策及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围绕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勘察、设计、建设、运维维护、数字化管理及防灾减灾与应急等六大领域,研究和探讨了卫星技术在交通新基建中的应用实践及方向。  相似文献   

6.
格林 《汽车与配件》2010,(17):58-60
<正>IBM自2009年年初启动"智慧地球"战略,一下子拉近了人们与物联网之间的距离,智能化已开始融入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目前,智能化开始逐步涉及到交通运输行业,将物联网等感应系统应用到交通领域。国内外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客车企业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一全新的领域。于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9,(8)
基于公路工程传统施工现场的管理方式,通过介绍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慧工地"中的关键技术,阐述"智慧工地"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及其建设价值和发展趋势,从而实现对现场施工进度、重点部位、人员设备管理、文明施工等动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打造全角色、智能化的施工管理模式,为建设管理决策和行业监管服务。  相似文献   

8.
崔树森 《人民公交》2015,(10):30-31
近年来,城市公交企业围绕“四个交通”(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行业管理和服务,加快推进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城市公交行业发展水平,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汽车领域的一个细分应用,在智慧运输、智能交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介绍天行健车联网系统的基础上,探讨了大数据对车辆销售、车辆研发、物流行业等产生的影响,为车辆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指出:“专业性经济管理部门要从具体管理直属企业的生产经营转向全行业管理,制订行业发展规划,研究行业内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组织信息交流、技术开发和人才培训等工作。”这就指出了,加强全行业管理,变部门领导为全行业管理,变为本部门服务而为全行业服务,是当前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加强汽车工业行业管理是国家实现宏观控制,促进汽车工业的协调、健康发展,使汽车工业早日成为我国支柱产业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技术及发展和基于物联网技术下蓬勃发展的智慧校园的概念及发展,并设计了高校智慧校园的基本结构以及在高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20,(5)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区别于传统基建,被赋予了新时代的科技内涵。现阶段的投资聚焦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领域,以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万物互联方式变革带动了新型基建的发展趋势。通过新技术融合应用、数据集成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基础设施工程行业以轻资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服务和新模式将成为新的发展机遇,影响未来发展的市场格局。通过研究新信息技术在数字高速公路和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应用,分析交通工程行业面临的行业形势和政策现状,探索研究新信息技术应用于延伸高速公路的产业链、拓宽高速公路的经营产业和培育高速公路新型商业模式,提出打造样板智慧服务区、建设交旅融合示范项目和搭建线上的出行服务综合平台的3种实施途径,并简述新信息技术运用于高速公路和产业融合的社会经济效应,结合其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车联网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是数字新兴产业的重要部分,是5G垂直应用落地的重点方向,具有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应用市场空间和可观的社会效益。当前,车联网产业已成为融合信息通信、汽车、交通等行业的新一轮发展风口,在车联网产业的带动下,全球汽车、交通产业正迈入新一轮转型升级。无锡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和全国首批“双智”(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正用“聪明的车”“智慧的路”赋能“智慧的城”,承担了高水平发展车联网产业的重大使命,同时也亟需借助车联网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物联网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优势领域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正针对共享单车迅猛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政府、行业、企业和民众采取了很多措施。为了进一步有效使共享单车促进和优化城市交通发展,减少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交通、城建及交管等部门又应如何明确职责,联合应对?管理部门要发挥统筹作用加强监管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下统筹发展共享单车根据城市的发展策略,定位自行车交通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据此明确其发展规模。同时,大多数城市应秉持公交优先,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线路和班次设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21,66(7):203-208
桥梁作为现代交通建设运营中的重要部分,其施工管理需要大量的信息录入作为支持,然而在当前的信息收集工作中,通常以人工操作方式来开展,因此桥梁工程施工BIM模型信息的精准程度和时效性无法得到充足保障,施工质量、施工安全、进度及成本也会受此影响。因此,研究将建筑信息模型与数字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进行结合,以优势互补的形式构建管理平台,同时在实际工程案例中进行应用。最终结果表明,建筑信息模型+数字化+物联网技术引领下的智慧桥梁施工管理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信息收集时相关数据的时效性和精准程度,同时在有效控制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实现效率提升和资源节约。研究以期为智能化的施工管理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示,促进现代交通工程取得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测绘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综合智慧交通发展需要,本文以广东为例,介绍了基于GIS综合智慧交通测绘成果管理系统的特点、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探讨了构建公路水路综合智慧交通测绘成果共享平台的必要性及技术措施,对该系统在综合智慧交通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应用是能同时实现感知、互联和处理等功能的各类行业与公众应用,它具有网络化、智能化和感知控制物理实体的特点。物联网可以很好地应用到诸多领域,智能交通领域便是其中之一。在实现智能交通的应用中,物联网技术有以下几个关键技术突破点: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多元化,现有的交通行业信息化管理已从单一的交通于路的方式正向多元化方式转变。智能交通将是未来服务运输及出行的主要发展方向。智慧高速作为智慧交通的部分应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应急联动、综合管理、服务出行。智慧交通建设管理体制的构建,是指导智慧交通建设的基础和骨架。本文分析了目前云南省智慧高速的管理体制,结合交通行业大交通的发展理念,对云南省智慧交通管理体制建设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互融共通、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城市道路的智慧化设计应融合创新,适应自动驾驶的城市交通街景。本文总结了国内智慧道路的发展现状,分析城市道路泛在感知及适应自动驾驶的必然趋势,提出了智慧道路的建设思路。重点针对道路自身结构、周围运行环境、车辆、行人、突发状况等不同交通基础设施信息来源进行道路感知系统和智慧路侧系统的设计,提出了道路智慧监管大数据平台的技术架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郑州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迅速增长,机动车的保有量也不断攀升,由此引起的道路拥堵一直是让出行者和相关部门头疼的问题。文章在考察郑州市交叉路口拥堵原因的前提下,分析了现有智慧交通体系,设计出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适合郑州道路交通情况的智慧交通系统。该系统综合了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技术,有效的结合人、车、路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