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2015,(5)
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由RAP与新沥青混合料构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分析了就地热再生施工中影响新沥青混合料掺量的因素;通过室内试验设计了有差别的3个再生混合料级配,分别通过改变3个级配的新沥青混合料掺量分析了新沥青混合料掺量对各级配的影响,并对其中两个级配在施工现场取料分析级配变化特点。研究认为:就地热再生施工添加新混合料时,掺量总在波动中,会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产生影响;设计的再生混合料级配越偏离RAP级配,由新沥青混合料掺量变化导致的再生混合料级配变化越大;在RAP级配可作为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前提下,推荐设计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靠近RAP级配。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时,级配的变异性会引起混合料出现离析、压实困难、层间连接不良等许多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再生后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从就地热再生材料级配控制出发,对原路面材料级配及沥青老化程度进行测试,并依据测试结果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材料级配进行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开裂性等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就地热再生混合料各级配组成材料的严格控制与优化设计,可以获得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的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能够恢复沥青路面原有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长寿命复合路面养护中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复合路面回收沥青性能及回收沥青混合料(RAP)的油石比、级配,而后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依托工程再生沥青性能、再生剂掺量及AC-13沥青混合料到AC-16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转化过程,并通过车辙试验(60℃)、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评价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并从就地热再生设备加热方式、再生机组温度控制、就地热再生施工温度、碾压方案、现场检测等方面对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本文研究内容与工程结合紧密,为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复合路面中的应用提供了具工程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比分析就地热再生技术对道路的路用性能及功能性的影响,对就地热再生前后沥青胶结料和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测试,对原路面和再生路面进行功能性评价。结果表明,就地热再生的加热过程不会使沥青胶结料明显老化,不会影响级配。由于再生剂的加入,沥青胶结料车辙因子下降,劲度模量下降,沥青变软,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明显提高;就地热再生后路面抗滑性能及平整度均明显优于再生前路面。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从建设阶段向养护阶段转移,采用传统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将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严重占用土地资源进行堆积,污染水资源,造成能源的浪费。为协调路面养护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加强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以100%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施工周期短、交通影响性小的优势在路面养护中得以应用。配合比设计作为影响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重要步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14%新沥青混合料掺量条件下,通过掺配新沥青、外加剂等材料得到的4. 9%油石比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满足使用要求,为就地热再生配合比设计提供一个适用的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6.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是一种较新的路面回收料处理技术,它具有热再生技术不可比拟的便捷性和环保性。该文首先通过对比不同沥青用量下的矿粉用量与沥青膜厚度的关系,通过沥青膜厚度确定室内试验的级配与沥青用量范围,即以级配A、D为基准级配和2.7%、3.3%、3.9%为基准沥青用量,再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抗损害性能和疲劳性能试验,研究发现:随着矿粉的加入,沥青膜厚度减小,但矿粉的加入对于沥青飞散试验的粘附性不存在较大的影响;通过合理的级配设计与沥青用量的调整可使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TSR值均大于80%,满足规范要求,并以矿粉少为优;随着矿粉的加入,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尤其在沥青用量较高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首先从沥青和集料角度探究了老化沥青混合料的就地热再生机理。分析认为沥青老化遵从组分移行理论和相容性理论,老化导致沥青中各组分发生重质化,进而导致沥青质与软沥青质相容性降低,最终表现为沥青路用性能的衰减,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软沥青、低粘度油分和专用再生剂对老化沥青的性能恢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专用再生剂能够良好的恢复老化沥青性能;旧路面取料的室内试验表明,旧集料本身的物理性能变化不大,但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其级配存在较明显的细化现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细化级配的调和;最后通过室内混合料性能试验,现场实体工程路用性能检测以及再生混合料层间粘结测试,验证了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良好的路用性能和优越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8.
结合黄延高速就地热再生施工工程,对原有路面面层AC-13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就地热再生配合比设计。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混合料中再生剂掺配比例,并采用马歇尔试验进行再生混合料的性能验证。从试验结果表明室内配合比设计的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高温稳定性能均满足技术要求,可作为黄延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沥青路面AC-13型路面配合比施工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受碾压温度、混合料级配、再生剂用量、沥青含量、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而碾压温度、混合料级配、再生剂用量在施工中波动较大,影响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形级配设计理论、极差与方差法分析了碾压温度、混合料级配、再生剂用量对马歇尔性能的影响程度,回归得到了3种因素与马歇尔性能变化的非线性模型,分析了2%再生剂用量下碾压温度、混合料级配对马歇尔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二次回归方程中的交叉模型,作为评价碾压温度、级配、再生剂用量与空隙率、马歇尔稳定度、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劈裂强度之间关系的模型。结果表明:碾压温度、混合料级配、再生剂用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性能影响显著,而碾压温度、级配影响的显著性较再生剂更高;2%再生剂用量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在110~123℃碾压温度时随分形维数的增加而降低,而123~150℃的作用效果则反之;提高碾压温度可以有效地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指标,而碾压温度高于123℃时,提高设计分形维数可以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指标;回归模型可以作为再生沥青混合料现场施工质量动态控制决策依据,保障施工过程中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经济、环保、施工方便等优点,在路面维修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研究沥青老化及再生机理,分析了再生剂掺量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工程经验及室内试验,提出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技术标准,同时基于性能设计方法,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最佳再生剂掺量分析,进行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设计和性能验证方法的研究与探讨,并依托实际工程进行了研究成果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铺设2.5 cmECA-10罩面的SMA-13上面层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养护维修的可行性,基于6.5 cm翻松深度,采用室内试验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整形再生和复拌再生两种就地热再生方案开展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验证等研究,并结合路面现场的试验检测结果,论证了不同再生方案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室内拌制再生沥青混合料,复拌再生方案由于新沥青混合料掺量大于整形再生方案,对矿料级配优化和沥青还原的效果更好,因此其路用性能要优于后者。但是对于现场取样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复拌再生方案受限于现有施工技术条件,存在加热效果不好、拌和不均匀等问题,其路用性能整体上差于整形再生方案。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场再生利用,在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黄延高速就地热再生表面处治工程,从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合、原路面加热、耙松、再生剂喷洒、混合料摊铺等方面分析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施工工艺方面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现场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以京珠(北京—珠海)高速公路临长(临湘—长沙)段就地热再生工程为依托,结合原路面混合料试验、回收沥青掺加再生剂试验及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可用于公路改扩建工程。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场再生利用,恢复路况水平,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沥青路面在再生过程中,由于沥青老化、集料磨耗等因素,易出现混合料配合比控制困难、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本文从就地热再生材料设计控制角度出发,对再生混合料设计进行研究,通过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开裂性等沥青混合料性能检测试验,对再生混合料性能进行了验证,并对再生混合料材料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托河南尉许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提升改造工程,开展了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验证工作,采用最大理论密度线拟合参数n表征再生混合料级配特点,设计了5种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测试其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并测试试验路渗水系数及表面构造深度,对比不同级配组成的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莞深高速公路专项养护工程为例,分析了原SMA沥青路面的旧沥青和级配,通过修正新料添加百分率与车辙深度的计算公式,估算了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料的掺量;然后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结合室内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等试验结果,确定了具备工程可行性的SMA沥青混合料就地热再生配合比。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沥青老化及再生机理,分析了再生剂掺量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根据工程经验及室内试验,提出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技术要求;基于性能设计方法,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最佳再生剂掺量分析,进行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设计和性能验证方法的研究。实际应用表明:基于性能设计法设计的就地热再生路面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摘 要:针对广东某高速公路的车辙、裂缝、坑槽等病害,设计复拌型就地热再生技术方案进行维修养护。从原材料检测、级配设计及混合料性能验证等方面介绍了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依托该实体工程系统阐述了复拌型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复拌型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及抗滑性能,其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养护手段建议推广应用,本文研究内容可为同类工程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就地热再生是一种经济、快速的养护维修技术,其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受到RAP料级配变异性、新料掺量和再生剂掺量、新沥青用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在一条路上选取多个代表性试件来消除RAP料级配变异性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其次通过对老化沥青三大指标的改善效果确定了再生剂的最佳掺量。最后根据再生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确定了新料的最优掺量及最优沥青用量。根据试验结果表明,本项目采用25%的新料、6%再生剂以及与之相应比例的RAP料和新沥青时,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在沥青路面再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旧路面材料的状况调查,包括旧混合料中沥青含量、旧沥青性质、旧集料级配和特性等,之后就是确定在再生混合料中旧材料所占比例。运用适当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选择正确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和级配,是得到良好路用性能的再生混合料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