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有技术手段不能有效确定舰船舱室内布置对噪声的吸收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舰船舱室内布置设计对其噪声的影响建模分析方法。通过舱室基础环境设计、舱室内布置与归纳2个步骤,完成舰船舱室内布置设计架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噪声线谱构造、舱室布置与噪声连续谱构造、小波建模因子确定3个步骤,完成舰船舱室内布置设计对其噪声的影响建模分析。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舰船舱室内布置设计对其噪声影响分析模型后,横、纵向噪声吸收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某型潜艇的指挥舱为研究对象,论述了一种新的从三维到二维的设计思想在计算机辅助舰船舱室及设备布置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及过程,探讨了在舰船舱室及设备的布置设计工作中,利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及图形加技术取代目前常用的放样和建造舱室实体模型的可行性,文中直接从三维入手,建立舱室结构及设备的立体模型,形成三维设备图形库,在此基础上完成舱室及设备的布置设计及绘制工程图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舰船舱室防火分隔的原理出发,提出了舰船防火分隔度概念,并以此比较了两种防火规范的差异;提出相互借用设计的映射方法,从而得到较为满意的舱室防火分隔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朱鸿 《船舶》2015,(6):50-56
通过对某船试航过程中上层建筑空调舱室相对湿度偏高现象的分析,从空调系统制冷量配置、上层建筑新/回风管道设计、舱室总体布置等方面归纳总结影响空调舱室相对湿度的因素,提出从优化舱室布置入手,应用热湿独立处理系统、低温送风空调技术等方法,有效控制舱室相对湿度,提高舰船舱室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舰船舱室空调系统的末端形式不同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末端形式的特点,提出对采用布风器方式的舰船舱室的气流组织形式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建立实船典型两人舱室的数值试验模型,根据舰船的实际边界条件对该舱室夏季设计工况和冬季设计工况下的气流组织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对典型截面的速度场及温度场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夏季设计工况下,虽然布风器周围风速较高、温度较低,但舱内人员活动区域速度场分布较均匀,舱内风速小于0.3 m/s,温度场分布也较为均匀,温度约为26~27℃;在冬季设计工况下,除布风器周围风速较高、温度较高外,舱室大部分区域风速较低,小于0.2 m/s,温度约为20℃。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设计工况,采用布风器末端形式的典型两人舱室人员活动区域内的气流速度及温度均满足舒适性标准要求,结果验证了该典型舱室空调系统布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舰船上层舱室模型时,现行的一些构建方法扫描的空间数据过于稀疏,导致模型的精细度不足。面对这一情况,提出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下舰船上层舱室模型构建。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构建双目视觉结构,使用双目视觉结构扫描,定位舱室位置,获取舱室三维空间数据,将数据输入到SolidWorks软件中,构建舱室外表面,划分内部布局,定义舱室内典型舱段的结构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舱室内部模型,将其与外表面模型相结合,实现舰船上层舱室模型整体的构建。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下模型构建方法三维空间数据配准时间短,配准精度高,构建的模型精细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AHP和满意度评价的舰船生活区舱室布置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科学技术》2013,(9):38-43
针对舰船生活区舱室布置评估这一复杂性和模糊性高且准则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运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法进行评估准则体系的赋权分析。在AHP法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满意度的概念并运用专家评分法进行综合评判。在详细叙述这一评估方法流程的基础上,通过舰船生活区舱室布置设计评估的算例进行方法可行性论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同样适用于其他区域舱室布置和总布置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遗传算法用于舰船舱室优化布置的过程及结果。提出了描述舱室布置的染色体结构,用数学公式确定舱室布置问题、优化目标函数,并将优化结果与实船舱室布置进行了比较。这种算法还可用于考虑三维关系的舱室布置,但需要做出适当的修改。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的舰船舱室设计缺陷可视化方法工作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基于3D技术研究了一种新的舰船舱室设计缺陷可视化方法。通过调整局部坐标系与视图坐标系设计缺陷可视化模型,根据设计的模型对舰船舱室的缺陷进行分析,罗列了各个舱室存在的问题。为检测方法效果,设定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3D技术的舰船舱室设计缺陷可视化方法在工作效率上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舰船舱室防火分隔的原理出发,提出了舰船防火分隔度概念,并以此比较了军民两种防火规范的差异,获得了如下结论:不同类型船舶的舱室防火分隔要求具有较大的系统差异;同一种类船舶各种舱室的防火分隔要求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舱室的防火分隔要求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作为防火区限界面的甲板及舱壁,主要受防火因素的影响;军用舰船和载客不超过36人的客船,在舱室防火分隔度的排序上具有一致性,为军用舰船的借用提供了基础.文中建立了基于防火分隔度概念的借用设计映射方法.该方法按照各类舱室防火分隔度的排序情况,选择有类似排序的船舶,再把该类船舶中与设计舱类相近似的舱室的防火分隔度值映射到军规中去,作为军规中该类舱室的防火分隔度值.由于在军规中增加一类舱室,对各类舱室的防火分隔度值需进行修正.按设计舱类的防火分隔度值,选择与设计舱类的防火分隔度值相邻近的两类舱室作为插值的两个点.按这两类舱室的防火分隔值,插值得设计舱类的防火分隔指标值,然后查表而得设计舱类的防火分隔等级.文中用该方法对坦克舱进行了防火设计.与常规的其他四种设计方案作比较,本文方法所得到的方案是五个方案的确定的中心,兼顾了防火、经济等诸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管路布置设计属严重影响舰船设计周期的“瓶颈”问题。本文利用计算机三维图形显示技术,探索了CAD三维模型在舰船管路布置设计中应用的一些技术问题。并结合实艇,通过一定程度的二次开发,进行了典型舱室中管路布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经干涉检查,优化调整之后的管路布置三维模型可为船厂的管路布置提供精确的施工信息。  相似文献   

12.
CAD三维造型在船舶舱室与设备布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图形技术,提出了基于三维模型进行船舶舱室与设备立体布置设计的方法,所生成的舱室立布置模型不仅直观效果好、动态表现能力强,存储修改方便、而且可为船舶的施工建造与使用维护提供精确的设计文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开展多任务作战舱室战位布置设计方案的工效评价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在设计阶段可实施的布置方案工效预测和评价方法,结合人的模糊认知特性以及多通道资源理论,考虑作战舱室战位间的沟通频率、距离、角度、战位对作战使用的重要隶属度等因素,从通道资源占用或付出努力对工作负荷的影响出发,对通过各因素进行归一化处理后,提出一种基于团队绩效的工效评价理论计算模型。通过开展仿真模拟的团队作业实验,测量团队任务完成时间及完成正确率等指标,并与模型计算的布置方案所支持的团队绩效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并能够用于多种作战舱室战位布置设计方案的预测和工效评价。[结论]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作战舱室战位布置设计方案的工效评价、优选和优化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赵楠 《船舶工程》2018,40(8):52-55
针对舰船舱室气流组织的形式特点,以烧伤病房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使用Airpak软件对烧伤病房不同设计方案下的气流组织进行了计算仿真,通过舱室温湿度,空气流速,热舒适指标等参数的对比,获得舱室的压力、温度、速度、热舒适性指标等的分布特性,对烧伤病房气流组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人员的舒适性和气流组织效果。  相似文献   

15.
舰船舱室通风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型舰船舱室多采用半封闭或全封闭式设计,需要通过机械通风系统对舱室进行通风换气。本文根据大型舰船舱室密闭环境特点,结合2艘典型舰船舱室通风系统换气效果试验,建立舱室通风换气的数学模型,计算对比了通风换气期间舱室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情况,并提出有效通风量作为性能参数来评估舱室通风换气系统效能,直观地反映舰船舱室通风换气效果。该研究可为舰船舱室通风系统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韩旗 《船舶》2012,23(1):76-79
基于印度当局有关舱室布置的规范有部分要求与国际劳工组织ILO92/133号公约不完全相同,通过对一艘挂印度旗船舶舱室布置的介绍,在遮阳篷、舱室铭牌、学习处所、公用厕所等的布置方面,指出了挂印度旗的货船在舱室布置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流体力学和数值传热的基本原理,用CFX软件对某典型舰船动力舱室大气环境进行仿真研究,对仿真的对象从仿真的方法、过程、评估等方面作出初步研究,并将实船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仿真、对比分析表明,CFX软件可以实现舰船舱室大气环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对其流场分布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8.
确定舰船防火主竖区舱壁分隔等级的经验公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舰船结构防火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综合评定方法,对舰船舱室火灾危险性和舰船舱室重要性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建立了舰船防火区两侧舱室火灾危险性和舱室重要性的层次模型和综合评价值,并提出其综合判断值。  相似文献   

19.
熊鸣镝 《船舶》1996,(4):50-54
本文阐述了一种图形菜介面的开发方法及使用特点,以方便舰船设计人员在立体舱室布置设计中对三维设备图形库中设备的检索,调用以及对图形库的维护。  相似文献   

20.
当考虑到要为舰船舱室调协通风系统时,特别是在潜艇或在三防(NBC)工况条件下还能操纵军舰,有4项指标是最重要的:设备温度、适居性、沾污染的控制、火灾蔓延及烟和有害气体聚集的控制。依据舰船舱室的问题,探讨现行通风预报方法的可行性,特别是由舱室详细的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支持的可能性已经有两个例子予以证明。现有的计算机流体动力学方法不适用的区域成为重点,值得注意的是,进一步局长要求火灾蔓延的准确预报并结合CAD改造设计程序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