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满足匝道曲线路段停车视距要求,采用二维停车视距计算方法(横净距法),在考虑匝道所有横断面和路基类型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了大小型车在不同设计条件下的横净距数值,以及满足不同设计速度停车视距要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值。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基于横净距计算对应最小圆曲线半径较规范规定值更为严格;大货车占比较高时,基于横净距计算对应最小圆曲线半径较以通行小型车为主的情况更为严格;在进行匝道圆曲线设计时,应在匝道圆曲线半径满足规范规定的情况下,可采用基于横净距计算对应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值。  相似文献   

2.
该文分析了停车视距计算参数的取值,并计算了高速公路圆曲线外侧超车道在不同设计速度下能够提供的横净距。通过示例分别计算了三种不同参数取值下的停车视距和横净距。  相似文献   

3.
关于公路平曲线内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仁泉 《中外公路》2005,25(2):8-10
视距对汽车行驶安全十分重要,该文根据汽车行驶特点,对满足视距要求的最大横净距进行了分析计算。对于双向双车道公路,计算得到的最大横净距较规范公式计算值大b1(外侧车道加宽值);对于有中央分隔带的公路,当汽车左转弯时,易受中央分隔带防眩物等阻挡,平曲线半径宜采用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的2~3倍,以满足视距要求。文中对现行路线规范的最大横净距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计算出高速公路不同设计速度标准断面下满足横净距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在公路设计时尽量采用满足横净距的曲线半径值。  相似文献   

5.
平曲线视距最大横净距(不设缓和曲线)的计算公式,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第5.9.6条表5.9.6中已有规定。但这两条公式都有局限性,即只能计算出曲线中间点的最大横净距b值,而曲线起(讫)点和曲线上任意点的h值,数十年来基本上依靠图解法解决。有些经验因误差大或计算过繁均未推广。根据过去曾用图解法编过横净距表的一点体会,结合当前带函数计算器普遍应用的条件,改进出一种适合养护部门改善公路视距时,能在现场求出各桩号横净距h值的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具有一定的视距,在弯道半径较小的情况下,就要求把弯道内侧阴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予以清除。这个需要清除的范围就要用横净距确定。以往确定横净距一般都采用作图法。但是,这种方法工作量大,精度也差。本文将提出用公式计算横净距的方法。这个方法适用于设置缓和曲线的弯道,也适用于不设缓和曲线的弯道。  相似文献   

7.
在弯道内侧,按规定,在视距范围内的障碍物均需清除。这个需要消除的范围,要用公路横净距来确定。对公路横净距的确定,以前常用查表法。但查表法往往受到一些限制,例如弯道半径值、缓和曲线长度或转角的度分秒数在表上没有列出,这样查表就比较困难。而作图法的精度又往往达不到要求,特别是在设置缓和曲线的情况下。本刊1987年第1期曾介绍过计算公路横净距的全套公式,但手工计算很费时间,不便推广应  相似文献   

8.
高等级公路中央分隔带曲线外侧车道停车视距受分隔带内防眩设施的影响,易造成视距不良,影响行车安全。文中根据汽车在中央分隔带曲线外侧车道行驶的特点,计算满足停车视距要求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分析了曲线半径对横净距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横净距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前面2个版本,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停车视距的障碍物目标点位置的规定发生了变化,但未修订或更新停车视距最小横净距计算公式,实际路线设计、安全评价中仍沿用JTJ 011-1994中的公式进行相关计算,计算误差较大,为保障行车安全,需对相关公式进行修正。文中采用三角形正、余弦定理对横净距计算公式进行推导修正,并用修正公式计算满足小汽车停车视距的最小曲线半径和满足对应运行速度条件下小汽车停车视距的最小曲线半径,以便于设计阶段路线指标把控;同时探讨横净距不足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高架快速路为例,通过简化计算模型,揭示了曲线半径与视距、横净距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基于视距约束下最小圆曲线半径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我国相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以及湖南省高速公路设计与管理实践,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弯道路段横净距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若按照现有路线设计规范进行最小平曲线设计,高速公路局部弯道路段中央分隔带横净距不足以满足停车视距。然后,针对这一问题,综合考虑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笔者提出了若干工程对策,为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设计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玥 《中外公路》2012,32(4):13-16
对回旋线平行线的几何性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对称基本型平曲线最大横净距的精确计算公式,并应用Excel软件给出了计算示例,可供平面视距检验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3.
贺国宏 《公路》1993,(1):33-36
本文提出用0.618法计算每个桩号的横净距值和测设方法,并编制了PC-1500计算机程序,本程序适用于基本线形及具有不对称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线形。通过计算实例说明该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自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相对于前几个版本规范,现行规范在条文说明中对停车视距的障碍物目标点位置进行了明确规定,即位于"路面两侧对应的车道边缘线[1]",因而,其位置与前几各版本规范出现了明显的不同,障碍物目标点与车辆行驶轨迹线(视点轨迹线)不在同一轨迹线上。目前,由于现行规范未再修订或更新停车视距最小横净距计算公式,在实际路线设计、安全评价过程中,仍沿用1994年版路线设计规范中的老公式进行相关计算,其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很明显,原计算公式已不适用,为保障行车安全,需要对相关公式进行修正。本文采用三角形正、余弦定理对横净距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修正,并用修正公式计算了满足规范小汽车停车视距的最小曲线半径,并与老规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以特定项目为例,计算了满足对应运行速度条件下小汽车停车视距的最小曲线半径,以便于设计阶段路线指标把控。另外,并简要提出了横净距不足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平曲线上任意点视距横净距的计算方法,阐述了其计算过程的基本思路,并编制了电算程序,该法比传统的作图法,查表法或公式法的计算效率大均为提高,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回旋线及圆曲线平行线的几何性质,建立视点轨迹线与公路中线桩号及坐标的准确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用VB算法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利用视距包络线计算基本型平曲线上逐桩的横净距,可供平面视距检验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7.
视距是公路设计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是驾驶员遇到紧急情况时采取措施的安全保障,而横净距是保证行车视距的重要指标.对圆曲线内侧行车道和中央分隔带外侧超车道的横净距与曲线半径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并介绍在杭长高速公路工程平面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内有较多高速公路小半径曲线路段,其靠近中分带的内侧第一车道停车视距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曲线路段视距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前车尾灯距路面高度为物高计算横净距的方法,使得停车视距可以得到较大改善,并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验证,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和设计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晓峰  孙军 《公路》2012,(8):58-61
通过多年的设计工作实践,补充、完善和简化了关于是否设置缓和曲线以及设置非对称缓和曲线时最大横净距计算公式的推导,更加便捷和适应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贺国宏 《公路》1991,(11):4-9
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各个阶段,要进行各种施工测量工作。这些工作主要有恢复公路中线测量,纵坡放样、路基放样和边坡放样,横净距计算和放样等。在每一个施工阶段结束后,还要进行竣工测量和检测,使中线平面位置和高程、路基宽度和横坡度、平整度及边坡坡度、横净距等均符合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由于施工测量贯穿在公路施工的各阶段中,施工测量是否方便简单,将影响施工的进度,其质量直接影响公路的质量。传统的施工测量方法是将各种施工测量工作分开进行,因此是繁琐的、不方便的,要达到规范规定的限差也是不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