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水中酚的一般分析法的根据“上水废水的试验标准”,用蒸馏将酚由其他干扰物质中分离出来,再与4—氨基安替比林4—AAP 相反应,用比色法定量酚。但本试剂与间位置换的酚类不起反应。目前在其他试剂中以3—甲基—2苯并噻唑腙的盐酸盐(C_8H_9N_3S·HCl),(MBTH),对酚的分析较好。在氧化状态下与酚反应呈黄色。MBTH 的优点是敏感度高于4-AAP,而且能得到大于4-AAP 的光谱范围。特别是具有也能和间位置换酚类反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五氯酚及其钠盐中毒,一般认为系在体内引起氧化过程与磷酸化过程解偶联,使氧化过程产生的能量不能通过磷酸化转变为三磷酸腺苷或磷酸肌酸予以貯存,而以热能散发,致代谢亢进、高热、肌无力。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特效药物拮抗该  相似文献   

3.
罐车洗刷污水成份复杂,既有高浓度的油污,又有难以氧化分解的苯、酚等毒性较大的化学污染物。传统处理工艺采用气浮、生化的方法对苯、酚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试采用分类处理工艺对含油污水和化学污水进行处理,增强处理水质效果,并予以回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五氯酚及五氯酚钠(以下分别简称PCP及PCP-Na)是广泛应用的—种防腐剂,稻田除莠剂及杀虫剂。我国主要用于铁路枕木防腐。据文献报告PCP-Na水溶液在自然环境中不稳定,在日光照射下,可产生光化学降解,最终降解产物为HCl和CO_2,其光解速度与溶液的PH、光强度……等有关。故一般认为其在环境中不会导致蓄积。木材防腐工业废水含有PCP、油、有机物及各种悬浮物的混合废水,其PCP光化学降解的可能性及速率如何?这对于评价含PCP工业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废水处理措施及制订排放标准均有意义。为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广州市医疗部门所排污水中造成污染主因的挥发性酚的污染状况同时对次氯酸钠(NaOCl)代替酚制剂的消毒效果及污水中挥发性酚浓度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NaOCl不但消毒效果优于经典的含酚型消毒剂,并且减少酚污染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采用一种全新织物填料的接触氧化设备处理小水量生活污水的工艺流程及原理,在分析归纳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在试验条件下该设备处理小水量生活污水的COD降解动力学模型参数,为放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Schultzen和Naunyn在1867年发现了苯在体内转化为酚。以后,Williams等大体上搞清其代谢途径。目前,尿酚的测定,被用做对苯接触的生物学监测,苯中毒国际研究会于1978年发表了尿酚的指标。其中提出尿酚在10毫克/升以下对苯接触没有意义。然而,一般人尿酚的排出与许多因素有关。从外国人那里得到的数值,直接用于日本人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柴油机废气气溶胶中有机成分的致突变活性进行了研究。由于该混合物是很复杂的,因此测定这些致突变物的化学性质也是很困难的。柴油机废气颗粒物中的潜在含氮芳烃致突变物,1-硝基芘和硝基甲蒽,羟硝基芴及硝基二氢芘已有人作过试验性的鉴定;也有人对柴油机废气颗粒二氯甲烷  相似文献   

9.
有关五氯酚(PCP)及五氯酚钠(PCP-Na)中毒,文献所见大都为急性中毒的报道,又因文献资料中根据动物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认为五氯酚在体內代谢迅速、排出快、无蓄积作用,因此一般认为五氯酚慢性作用不明显,即使有报道慢性中毒者,多系指工人长期接触五氯酚所致皮肤痤疮性损害,未见有关五氯酚慢性中毒的  相似文献   

10.
去除可溶性的有机污染物是处理工业废水中一项最复杂的任务。通常使用的活性炭过滤、生化处理以及采用化学氧化剂-氯、臭氧等,都很有效,但需要复杂的净化装置、设备和试剂。对此进行了光化学氧化法处理工业废水中酚、表面活性物质和油的试验。这个方法的原理是:紫外线能加速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特别是空气中的氧氧化有机物质的反应。试验时把废水在空气中雾化,同时用紫外线照射。由于物质的分子吸收了光量子后,就处于激发状态,使各种化学键受到破坏,同时生成游离基。在照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质的氧化过程比在一般条件下快了几十倍和上百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紫外光催化氧化法对垃圾填埋场滤渗液的降解机理,根据废水质的不同,考察了TiO2催化剂用量,pH值,通气量,反应时间,光照强度等因素对放心水中有机污染物和色度去除的最佳条件,用现场采集的渗滤液原水和氧化沟出水试验,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80.6%,77.3%,色度去除率分别为87.9%,83.3%。  相似文献   

12.
动物实验和调查均证实苯可诱导微核产生,苯的遗传毒性与其代谢产物有一定关系也为许多实验所证实。酚为苯的代谢产物之一,关于酚作业工人遗传毒作用的调查国内尚无报道,为了探讨酚的致微核作用,研究苯中毒作用机理,我们对接苯和接酚工人进行了微核水平实验检查,同时对苯作业工人工龄及白细胞与微核率关  相似文献   

13.
工业品五氯酚及五氯酚钠在我国主要用于木材防腐,杀灭白蚁、霉菌及消灭钉螺等,具有强烈的刺激性酚臭味,职业接触时,进入人体以经皮吸收为主,可引起皮肤粗糙、皲裂、丘疹性皮炎、氯痤疮及色素沉着等。有关五氯酚及其钠盐引起人体关节疾病,文献中报道甚少,而且均难以确定与职业接触的关系。如Baader报道10名从事五氯酚生产的工人,4例见有肘滑囊炎,但无机械损伤工作史,国内对  相似文献   

14.
五氯酚与其钠盐是一种良好的防腐剂与杀虫剂,常温下呈固态,具有强烈的酚臭味,主要用于木材防腐、杀白蚁、消灭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钉螺等,在农业上用作除莠剂。有关五氯酚与其钠盐的毒性,国内、外已有研究报导,一般认为其属中等毒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五氯酚与五氯酚钠在体内代谢迅速,排泄快,无蓄积作用,因此也无慢性中毒作用。我们在对接触五氯酚及五氯酚钠的工人进行卫生学调查时,发现该毒物对人体毒性较强,且排泄缓慢,有蓄积作用,故对其毒性重新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10名急性五氯酚中毒病人的中毒原因、中毒途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通过对14名中毒病人和接触毒物者的尿PCP排泄动态观察,提出了五氯酚在人体内排泄缓慢、有蓄积作用的理论;通过动物实验并结合人体观察资料,认为将五氯酚列为高毒化合物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6.
光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可以充分降解生活及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在催化效率、低毒、可回收性等性能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半导体材料在吸收能量大于或等于其禁带宽度的光子后产生电子及空穴,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来降解染料等工业废品。由于晶体结构缺陷及自身结构等特征,光生电子与空穴极易发生复合,使得产生的活性羟基自由基数量变少,减弱光催化能力。异质结构的存在,加速了电子与空穴的分离,延长电子空穴的存活寿命,对提高光催化活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David.E.L等人将带有亲电基团的芴衍生物作了Ames试验,并指出2,7—二硝基芴和2,4,7—三硝基—9—芴酮可能有致癌作用。对芴的致突变机理进行了探讨。作者用沙门氏伤寒杆菌的变种TA100(携带替代突变hisG46),TA1537(带有组氨酸移码突变his3076),TA1538以及TA98。上述四个菌种都是脂多糖屏障(rfa)和紫外线修复(uvrB)双重缺陷型菌株。阳性对照用10%甲基甲磺酸酯,9—氨基吖啶500微克/毫升,2—硝基芴250微克/毫升,柔毛霉素250微克/毫升,与芴的衍生物同样操  相似文献   

18.
以硝酸铁、硝酸镍、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水热法"一步"制备出了铁酸镍-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TEM、UV-vis DRS等设备对样品的结构、形貌、UV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可见光下石墨烯的引入对铁酸镍降解亚甲基蓝的效果并对其协同催化机理进行了浅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50 mg·L~(-1)下,可见光下照射150 min时,纯铁酸镍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基本为0;而引入少量的石墨烯后,复合光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则可明显提高到95%。  相似文献   

19.
对婴儿的胎内发育及后天状况产生不良作用的许多因素中,应包括工业上各类化学物质的影响。研究怀孕期和酚接触的妇女所生婴儿胎内发育及其状况有重要意义。取生育期正常大鼠进行交配,根据阴道涂片发现游动精子判为受孕。实验动物为42只雌鼠:第一组10只,在整个怀孕期吸入酚,浓度为5mg/m~3;第2组10只,也在整个怀孕期吸入酚,浓度为0.5mg/m~3;第3组6只,从怀孕第12天起吸入酚,浓度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观察五氯酚对木材防腐厂工人健康的影响。我们在一九七五年十月对鹰潭木材防腐厂工人健康调查的基础上,于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至一九七六年一月二日,对该厂2名配制五氯酚防腐油工人在其停止接触五氯酚后逐日测定了尿中五氯酚的浓度,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同时对一次接触高浓度五氯酚的五名装卸工人也逐日测定了尿中五氯酚的浓度。随后在实验室对家兔经皮下注射五氯酚和五氯酚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