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有源箝位双管正激变换器的分析及其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开关变换器———有源箝位双管正激变换器。它通过在双管正激变换器的变压器原边并联一个有源箝位网络,以实现箝位、去磁和零电压开关等功能。给出了这种变换器电路的详细分析过程和仿真结果,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2.
针对反激变换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变压器漏感而引起的开关管电压应力过大问题,对反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推导出箝位电容、箝位电阻和箝位二极管的计算公式,设计了RCD箝位电路。结合测试电路的实验波形,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探讨了开关管寄生电容大小对电路谐振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选取DC-DC变换器的参数,建立了谷值电流控制反激变换器动力学方程和离散映射模型,利用分岔图和庞加莱映射,研究了其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并对基于谷值参考电流和输入直流电压变化的稳定性和分岔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构造了相应的时域仿真模型,得到了谷值电流控制反激变换器的时域波形和相轨图.研究结果表明,谷值电流控制反激变换器存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变换器随着电路参数的变化,从稳定状态经过倍周期分岔和边界碰撞分岔进入混沌状态.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基于反激变换器的电池均衡系统双闭环控制器。首先分析了反激变换器的工作模式,然后采用开关器件平均模型法建立了小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PI调节器参数。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双闭环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对比论证,验证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一种新型的适合中等容量的软性开关逆变器-有源箝位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的原理与特点,针对软性开关逆变器与感应电机构成的交流传动系统,建立了系统的分析模型和数学仿真模型,并给出了用于机车交流传动的谐振逆变器-电机系统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光伏逆变器由于受外界因素以及逆变器的一些内在因素的影响,导致逆变器对输入电压的要求很严格。传统的逆变器加变压器的方法和多级级联的方法不能够妥善解决输入电压适应性的问题。为满足对大范围直流电压输入变化的适应性要求,同时实现光伏并网逆变器逆变与升压两个功能,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相三开关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采用高频开关器件和反激变换器,替换了传统笨重的工频升压变压器,使得逆变器的体积、重量及成本降低,易于集成,且提高了变换效率。实时波形反馈技术的闭环SPWM(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方法,可提供快速响应。通过一个小的交流滤波器可获得低谐波失真的正弦输出。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新型单相三开关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拓扑简单,适应大范围直流输入电压变化,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数字谷值电流控制开关DC-DC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开关DC-DC变换器的最优数字谷值电流(DVC)控制技术,研究了电感电流连续模式下DVC控制开关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了采用前缘、后缘、三角前缘和三角后缘4种涮制方式的DVC的占空比算法,并分析了各种算法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对DVC控制开关DC-DC变换器的时域特性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后缘调制的DVC控制开关DC-DC变换器具有最优的负载瞬态特性,超调电压为62 mV,响应时间为1.118 ms.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新的高功率因数的开关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单级结构,单一占空比PWM控制模式,完成功率因校正和输出电压调节双重功能;并对该变换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给出该变换器在电子镇流器电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恒定导通时间(constant on-time, COT)调制开关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稳压精度,基于COT调制和双缘脉冲宽度调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CCM)的开关变换器双缘恒定导通时间(dual-edge constant on-time, DCOT)调制方法.介绍了DCOT调制数字电压型控制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了COT调制和DCOT调制数字电压型控制Buck变换器的稳态性能和瞬态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COT调制,采用DCOT调制的数字电压型控制Buck变换器提高了输出电压的稳压精度,其大小为输出电压纹波峰峰值的50%,且瞬态调节时间减少了1个开关周期.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在变负载工作模式下的频率稳定性和效率,提出了基于阻抗变换的稳频高效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设计方法.根据开关变换器可实现阻抗变换,在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副边结构中加入开关变换器,通过控制开关变换器中开关管占空比进行负载电阻的等效变换,并优化设计系统谐振补偿参数;通过对系统谐振网络以及阻抗变换电路的分析,推导出了系统关键参数设计的计算公式及阻抗变换电路占空比与负载电阻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负载电阻在1~10 Ω范围内变化时,通过实时调节开关管占空比,能够始终保证系统效率达到67.0%.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型LCL谐振式DC/DC变换器拓扑,它的谐振元件LCL位于Push—Pull电路的输入侧.该Push-Pull变换器的功率开关管工作在占空比固定接近于0.5的非调制模式下,谐振电路频率至少为开关频率的两倍.利用变压器副边励磁电流的续流,变压器原边开关管mosfet工作在接近零电压(ZVS)的条件下.该变换器适用于蓄电池供电的低压大电流输入系统场合.在一台12VDC输入,360VDC输出的直流变换器中的应用试验表明,电路效率达到了92%,试验波形也证明了电路原理分析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数字控制技术的发展,基于数字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模块和V2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前缘调制的数字V2控制算法,并探讨了该算法消除次谐波振荡的原理.基于MATLAB仿真软件平台,对采用数字V2控制算法的开关变换器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作为硬件平台进行了实验.在相同的Buck变换器上,将采用数字V2控制算法与电压型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数字V2控制算法可提高开关变换器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二极管箝位型多电平变换器直流侧电容电压不平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二级辅助电感的平衡控制电路,通过简单控制可以平衡多电平变换器直流侧所有电容的电压.在分析电路结构和控制原理的基础上,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辅助电感参数选择的范围.以五电平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搭建了实验样机,对比分析了本文平衡电路与传统一级平衡控制电路的电容电压平衡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二级辅助电路工作时,所有直流侧电容电压在20 ms内达到平衡,电容电压的纹波小于3%.   相似文献   

14.
单片机在高频DC-DC变换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由单片机监控的高频DC-DC变换器的主回路和控制部分的电路组成.该变换器以 IGBT为开关器件,采用PWM控制技术,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高.并对软件设计进行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5.
基于状态变量空间法,建立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一新的开关函数,使状态方程的描述得以简化,最后,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特性作了计算机仿真研究,并给出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由单片机监控的高频DC-DC变换器的主回路和控制部分的电路组成.该变换器以IGBT为开关器件,彩PWM控制技术,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高,并对软件设计进行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四相8/6极结构的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给出了裂相式直流电源型功率变换器主电路形式,介绍了以8751单片微机及其外围接口电路构成的开关磁阻电机控制器,并给出3.0KW调速系统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ML4821专用IC设计了低谐波,高功率因数的APFC-AC/DC(开头型)电源变换器的应用电路,这对提高工业设备的用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脉冲序列Buck变换器的控制规律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开关DC-DC变换器电压型和电流型脉冲序列控制的特点和实现方式,分析和对比了脉冲序列控制Buck变换器的稳态工作特性、控制规律和启动特性.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电压型和电流型脉冲序列控制变换器在负载变化时控制规律基本相同,即负载增大时控制器产生较多的高能量脉冲.当输入电压升高时,电压型和电流型脉冲序列控制器分别产生较多的低能量脉冲和高能量脉冲.与电压型相比,电流型脉冲序列控制变换器具有更平稳的启动特性.  相似文献   

20.
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常规矩阵变换器(Conventional MC)的优点及不足,说明了双级矩阵变换器(TSMC)的优势。接着推导了从常规MC到TSMC的演变过程,证明了两者开关函数等效、变换功能相同。然后介绍了TSMC空间矢量调制(SVM)策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MATLAB的TSMC仿真模型,并给出了仿真波形。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及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