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以局部锈蚀的钢箱梁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比锈蚀体积损伤程度、几何尺寸等参数对局部锈蚀影响下钢箱梁腹板抗剪极限承载力的变化趋势的影响,提出全面衡量局部锈蚀钢箱梁腹板抗剪极限承载力的合理参数,并通过数据拟合,获得用于局部锈蚀作用下计算钢箱梁剩余抗剪极限承载力的公式,公式值较为保守,具有充足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2.
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因行波在线路中传播的色散现象而难以准确计算波速,影响测距精确性,而行波色散主要原因来自于线路阻抗的依频特性。牵引网中钢轨与其他导线不同,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软磁材料磁性能检测中的冲击法对钢轨的磁特性进行检测,得到了P60钢轨基本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和矫顽力等磁特性数据,以此数据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计算出钢轨精确的阻抗频变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平行多导体传输线理论计算出充分考虑钢轨特殊铁磁特性的牵引网阻抗、导纳频变参数矩阵,为牵引网行波故障测距的研究提供线路阻抗的计算方案和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
根据铁磁物体磁滞回线的相似性,论证了工频电流按等比速率衰减退磁的合理性和具体实施方法,对衰减过程中工频电流各半周期可控硅的移相解时间作了定量分析,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工频电流等比数的公式进行了优选,突破 破了工频电流退磁时间不少于2-4s的限制,将衰减退磁时间压缩到了0.2s之内。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几种适用于汽车离合器和制动器用铁磁粉的冶金工艺过程。分析了零化法制取铁磁粉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气液环簧组合式缓冲器呈现非对称拉压动态特性问题,构建了气液环簧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编制了考虑不同吸能元件特性的车辆冲击动力学模型程序,研究了两辆单车冲击及两列动车组冲击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既能有效地模拟拉伸状态下环簧缓冲器的线性加载特性,又能较好地模拟压缩状态下气液缓冲器随冲击速度变化的非线性加载动态特性,即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体现了明显的非对称拉压特性;低速与中高速冲击过程中,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及车辆冲击模型可依次完整有效地模拟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车体结构变形产生的缓冲吸能动态过程及磁滞拉压特性曲线;列车冲击速度为5 km·h-1时,最大车钩力及组合式缓冲器最大行程均小于缓冲器阻抗力和行程限值,其压缩加载特性曲线仅呈现出气液缓冲器的加载特性;冲击速度为20 km·h-1时,最大车钩力为2 900 kN,最大行程为534 mm,防爬器已经触发,其压缩加载特性曲线呈现出了气液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组成的连续力学特性,此时车体结构未发生破坏;冲击速度达到25~30 km·h-1时,列车开始发生结构破坏,车钩力陡升;全自动车钩与半永久车钩参数选型能够满足冲击速度20 km·h-1以内的列车车体结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以蓝山湘江源至高塘坪公路段为工程背景,构建路基堆载土高边坡的局部稳定性状态分析模式。在借助极限分析方法获得边坡可靠度分析目标函数的基础上,结合MonteCarlo法对该破坏模式下的边坡局部可靠度进行研究,实现了极限分析方法和Monte-Carlo法相结合的边坡可靠度分析方法。通过参数响应分析揭示各土体强度参数及其离散性对边坡稳定性和可靠度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相应的边坡加固方法,并对加固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以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际中。  相似文献   

7.
2种不同的物性在同一晶体中并存,必将产生新的物理现象和特殊的用途,设计2种特性并存的分子材料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导电性与铁磁性并存是其中一种尤为重要的功能材料,是分子固体又一热点研究领域。本文主要总结了导电铁磁高聚物的特征和各类导电铁磁高聚物的机理,并展望了导电铁磁高聚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具有饱和项和毒素影响的互惠模型.利用比较原理讨论了系统的持久性以及正平衡点局部稳定、全局稳定性,同时讨论了系统极限环的不存在性,最后,给出数值模拟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鉴于路面监测技术中传感元件与沥青路面基体材料的受力状态存在相互作用及耦合效应,同时路面材料损伤也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为同时实现再生沥青路面的长寿命和高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平台建立嵌入受拉、受压光纤光栅传感元件的结构车辙板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出传感元件对试件各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以及传感元件模量、基体材料模量组合对试件应力场和应变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传感元件对其周围沥青混合料的局部应力、应变及长期蠕变特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与嵌入传感元件的模量以及材料与传感元件之间的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二郎山隧道具有特长、高海拔、气候多变、双向交通、洞内汽流复杂等特点,所采用的平导送风半横向通风方式在我国是首次应用。运用CFD软件模拟该隧道半横向通风系统的局部空气流动状态、隧道及竖井和联接风道的局部阻力特性,得出各种几何结构型式和不同通风流量条件下,用于一元流模拟模型计算的局部阻力系数。  相似文献   

11.
针对各悬浮单元磁力特性差异导致的倾斜问题,设计一种用于无接触传送的永磁悬浮平台,提出了具有气隙偏差积分反馈的分散式串级控制方法. 首先,分析了悬浮平台的动力学模型与平衡条件,获得各悬浮单元气隙与平台三自由度之间的变换关系;其次,根据悬浮单元系统特点设计了双闭环串级控制系统,外环是以气隙为被控对象的主调节回路,内环是以转角为被控对象的随动回路,并引入气隙偏差进行积分反馈;最后,通过悬浮实验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引入积分反馈后,起浮后各磁悬浮单元气隙一致,向不同位置施加0.1 kg重物,各悬浮单元气隙同步增大0.12 mm;悬浮平台能够通过调节内环转角弥补磁力特性差异并实现偏载下水平悬浮,但系统的调节时间比无积分反馈的分散串级控制系统增加约1.4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自旋密度泛理论并采用模守恒赝势自恰地计算了 Galvinoxyl的能带结构和磁性质。我们发现Galvinoxyl在 0 K温度时存在铁磁态 ,并定量地给出了单位原胞的磁矩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子束反应蒸发法(REBE)生长钴掺杂的氧化锌(Zn1-xCoO x=0.1)薄膜,研究薄膜的铁磁特性.对Zn1-xCoxO薄膜的磁特性测量结果表明:薄膜具有室温(300K)铁磁性;Zn1-xCoxO薄膜,无论外部磁场平行或垂直于薄膜平面,其室温矫顽力均仅为6~7G,呈现典型的稀磁及磁各向同性特征;而对于多晶Zn1-CoxO薄膜,其室温矫顽力在200~370G之间展示出显著的磁化各向异性特征;同时讨论了薄膜的铁磁性起源及其各向异性机理.  相似文献   

14.
磁测法是基于铁磁材料压磁效应的应力测量的一种新方法,对这种方法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在3个观音岩长江大桥足尺比例构件试验研究中,对焊接完成后的焊缝应力和超声波冲击后的焊缝应力采用磁测法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熔透焊缝中,平行和垂直焊缝方向都存在着相当大的焊接残余应力,很多测点应力已经接近钢材的屈服强度;局部构造设计对于防止焊接应力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超声波冲击对消除焊缝残余应力效果明显,磁测法能方便有效地测试出桥梁钢构件的焊接应力,为人们了解桥梁复杂节点的焊缝应力的分布状况,掌握消除焊缝残余应力工艺处理后的效果情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测试手段,是一种测试灵敏度高、测试系统简单、操作灵活的很具发展前景的焊缝应力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e magnetic field tuning characteristics of an ultrasonic motor (USM) stator are discussed. The stator consists of two piezoelectric ceramic transducer (PZT) plates and one sandwiched-in Terfenol-D plate. The dimensions of the stator are carefully adjusted to specifically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he magnetic field on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ongitudinal and bending modes of the stator.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s usually small and mainly caused by uneven materials, machining errors and changes in external conditions (temperature, pre-stress or load). The longitudinal and bending modes of the stator are simultaneously excited by an external electric field to generate the elliptic motion trajectories of the driving points. A direct current (DC) magnetic field is applied to decreas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ode frequencies of the fabricated stator. In experiments, the dependences of the two mode frequencies and their difference on DC magnetic fields are all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ongitudinal and bending mode frequencies of the PZT/Terfenol-D/PZT composite stator can be tuned by chang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external DC magnetic field.  相似文献   

16.
电磁永磁混合磁铁的悬浮磁力具有强非线性特点,与磁铁结构密切相关,而现有混合磁铁磁力解析计算公式忽略了磁路漏磁等因素影响,在实际计算中存在较大误差. 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两种常用混合磁铁结构的磁路模型,分析了边缘磁通分布、磁路漏磁对磁铁工作磁路的影响,推导了两种混合磁铁的磁路方程及相关磁阻,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磁铁磁力修正计算方法,最终通过有限元分析对两种结构的混合磁铁磁力进行了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悬浮气隙较大,电磁永磁混合磁铁在电磁力计算中漏磁影响不能忽略;采用本文磁力修正公式计算,两种混合结构电磁力误差分别降低为3.8%和8.3%.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映射变换法与插值法的嵌套循环特性,提出了抗力分项系数的双重迭代求解算法,应用VB编制了计算程序,计算了活恒载效应比为0.10、0.25、0.50、1.00、1.50、2.50六种工况下的构件抗力分项系数,将分项系数乘以荷载效应组合值后得到修正抗力值,针对修正抗力与荷载效应进行了可靠指标校核验算.计算结果表明: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次要道路进口道机动车辆的运行特征,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影响次要道路进口道机动车辆速度变化的各种因素.提出和验证了理论分析,构建了预测模型,探讨了其对交通安全的潜在影响,并提出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次要道路机动车辆在由路段进入次要道路的进口道时进行了减速;小客车驾驶人倾向于采取更剧烈的刹车.随着主要道路平均车头时距的减小,次要道路进口道机动车辆的减速度增加.当次要道路的机动车辆以较高的速度进入交叉口进口道时,将倾向于采取猛烈的减速操作.  相似文献   

19.
基于Heisenberg模型,利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准一维有机铁磁体在不同温度,不同外磁场下的磁学性质。结果显示:自由基与主链间的反铁磁相互作用越强,相变温度越高;二聚化则削弱系统的磁性;而自由基之间的耦合增强系统的铁磁性,并提高居里温度;磁化强度曲线在低温下表现出1/3磁化强度平台,并以三个临界磁场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终端空域扇区和进离场航线对实际空中交通的流量及空间分布的适用性,研究了从大量航空器飞行轨迹中识别主要交通流的方法.在分析飞行轨迹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3D网格的轨迹间相似性模型.利用谱聚类算法对终端区飞行轨迹样本进行聚类划分,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聚类核密度估计的盛行交通流和异常轨迹的识别方法,用于从空管雷达记录的飞行轨迹中识别出盛行交通流的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将1 476条轨迹划分为5个聚类,识别出5个盛行交通流,且识别结果未受到异常轨迹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