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船舶的稳定控制离不开导航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配合,更加先进的控制系统中,包含了基于光电跟踪系统的稳定设备。在光电跟踪系统中,包含了众多的传感器件,在方位数据的采集方面要求整个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因此数据的处理延时要求极短,而嵌入式系统由于集成度高,时钟频率高,数据的处理速度和通信容量基本上能够满足舰船光电跟踪的要求。本文简单介绍了光电跟踪的实现原理,并建立了电机的基本模型,然后通过嵌入式反馈控制技术,加强了跟踪控制设备的稳定性,大大增强了船舶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2.
跟踪设备的反应时间是反映该设备战技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介绍某型光电跟踪仪应用时间最优控制和波门引导技术,缩短了反应时间,实现了快速捕获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使用计算机补偿光电桅杆因潜艇摇摆所引起的图象运动进行了讨论。利用矢量光学理论建立了瞄准线稳定和目标跟踪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系统组成框图。研究表明,采用计算机控制光电探测头棱镜俯仰和方位的回转,能达到稳定瞄准线和跟踪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船舶控制系统中,由于应用了大量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因此需要通过复杂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进行综合管理。舰艇中一般都会安装光电跟踪设备,通过此设备来远程监控可能来袭的导弹等飞行物体,而单片机系统的响应速度也必须足够稳定,才能适应系统的要求。本文主要对舰载光电跟踪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数学建模与优化,包括系统的隔离度分析与稳定性分析等。然后结合数学模型优化了舰载光电跟踪系统的响应速度,通过仿真优化,大大提高了整个单片机光电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跟踪性能也获得了很大的改善,大大提高了物体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焕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6):154-156
在舰船防空系统中,光电设备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使光电设备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需要为其配备高性能的控制系统,即伺服控制系统。由于伺服控制能够对变化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满足舰载光电跟踪系统的控制要求。鉴于此,从光电跟踪系统的构成和伺服控制系统2个方面,对舰载光电跟踪系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伺服控制技术在船载光电跟踪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舰载视频高精度光电跟踪系统的跟踪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提出基于DSP的舰载视频高精度光电跟踪系统设计方案。系统硬件结构主要由视频采集模块、程序加载模块、IO模块、时钟控制模块、中央处理器模块和光电跟踪控制模块组成,采用ADSP21160处理器作为视频采集模块的核心器件,进行视频信息的AD采样,将采集的视频信息经过程序加载模块进行图像处理和视频信息分析,在时钟模块中进行光电跟踪的频率控制,采用TMS320C80 DSP芯片进行光电跟踪控制系统的集成信号处理,提高光电跟踪控制的D/A分辨率,通过模块化电路设计方法,实现舰载视频高精度光电跟踪系统硬件设计和开发。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舰载视频高精度光电跟踪系统具有很好的跟踪稳定性,光电跟踪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舰船科学技术》2014,(7):113-118
提出利用海面浮动光电平台在波浪作用下的机动实现对空中目标定位与跟踪的方法。建立基于角度与角速度实现无源定位的数学模型,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进行噪声干扰下的跟踪滤波,通过仿真分析了滤波算法在目标固定不动和目标匀速运动2种情况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对于含有零均值高斯噪声的角度和角速度测量数据,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可以进行距离估算,并具有一定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六轴船摇模拟转台及其方位稳定跟踪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缩短舰载稳定平台类产品的研制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方便实验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六轴船摇模拟转台系统.从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各模块的功能角度,叙述系统实现的用途和相关性能指标.在上台体的平台台面上安装光电传感器,通过分析该转台中的坐标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利用坐标变换的方法详细推导了,当下台体模拟船舶在海浪中的摇摆运动时,光电传感器瞄准线实现方位稳定跟踪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统计舰船光电跟踪设备故障,分析其可靠性增长的趋势检验方法,研究提出光电跟踪设备可靠性外场数据的区间估计公式。  相似文献   

10.
光电跟踪仪综合测试系统的研制旨在解决光电跟踪仪制造、验收和修理中电视和红外两个通道的跟踪精度、跟踪速度、跟踪加速度等功能和性能的综合测试问题。从系统的功能、主要技术指标、系统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等几个方面对光电跟踪仪综合测试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