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粒化聚合物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分析,研究了粒化聚合物PRPLAST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改善作用,通过对不同掺量的粒化聚合物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发现掺量增加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也随之提高,在掺量为0.5%时动稳定度提高约3倍: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低温抗裂性有少量改善。研究结果表明粒化聚合PRPLAST能有效的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能力,并对其他性能也有所改善,且掺加方法极为简便。  相似文献   

2.
通过PR PLAST.S沥青混合料的室内试验分析,结果表明PR PLAST.S能有效地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能力,并对低温性能也有所改善。综合考虑PR PLAST.S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技术指标,PR PLAST.S合理剂量宜采用沥青用量的5.0%~6.0%.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利用AC-16沥青混合料进行掺加PCF抗车辙剂的路用性能试验分析,以PR抗车辙剂作为对比参考,进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试验研究,证明掺加了抗车辙剂后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抗车辙剂能明显地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但抗车辙剂掺量并不是越大越好,虽然掺量越大高温稳定性越好,但当掺量太大时会降低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综合来看抗车辙剂的最佳掺量为0.7%.  相似文献   

5.
顾万 《北方交通》2023,(5):42-45+50
将抗车辙剂PR材料以不同掺量外掺至SMA-10和AC-10两类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中,对其分别进行了高温稳定性、低温抗开裂性、水稳定性、抗剥落性能和抗滑性能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抗车辙剂能够显著提高超薄磨耗层材料的路用性能,SMA-10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抗剥落性能和抗滑性能优于AC-10沥青混合料,SMA-10和AC-10沥青混合料超薄磨耗层的最佳PR掺量分别为0.6%和0.4%。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对掺车辙王抗车辙剂的AC-20C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及浸水马歇尔试验研究了五种掺量(分别占混凝料质量的0%,0.1%,0.3%,0.5%,0.7%)抗车辙剂对改性AC-20C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确定了最佳车辙剂掺量。结果发现:随车辙剂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显著提高,当掺量为0.3%时,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即可达到基质混合料的1.5倍;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随车辙剂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在0.3%掺量时达到最佳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状态;综合高、低温性能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推荐车辙王抗车辙剂用于AC-20C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设计时最佳掺量为0.3%。  相似文献   

7.
在充分考虑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的基础上,分析沥青路面车辙类型及产生车辙的机理。通过马歇尔试验得到最佳沥青用量及PR PLASTS.S添加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掺量,从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可以看出,选择相对较粗的级配有利于形成矿料骨架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掺加抗车辙剂后,各种路用性能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抗车辙剂在不同掺量下对沥青混合料耐老化性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抗车辙剂在大幅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添加多个PR.PLASTS掺量后的性能改善幅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PR.PLASTS改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PR.PLASTS最为匹配的混合料类型是骨架密实结构。随着PR.PLASTS掺量的增加,三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都有显著提高,但掺量为0.3%时提高幅度较0.2%和0.4%时小。当对高温稳定性增幅要求不大时可选掺量0.2%,当对高温稳定性增幅要求较大时可选掺量0.4%。  相似文献   

10.
张芳 《交通标准化》2010,(23):75-76
通过RP2000沥青混合料的试验可知,RP2000可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同时改善低温抗变形能力。综合高低温性能,RP2000的最佳掺加量为沥青混合料的4‰~6‰。  相似文献   

11.
以70#沥青作为基质沥青,对不同种类和掺量的岩沥青改性沥青的高温抗车辙能力进行了研究,基于3种车辙试验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岩沥青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得出选用优质的岩沥青种类比掺入大量的岩沥青更重要的结论,从而为岩沥青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沥青混合料吸放热规律,对降低沥青路面温度提高抗车辙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中通过对现有3种类型、5种结构沥青路面吸放热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路面结构吸放热特性存在差异:悬浮密实型结构绝热升温高;骨架空隙型吸、放热速度高;骨架密实型总储热量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70沥青作为基质沥青,对不同种类和掺量的岩沥青改性沥青的高温抗车辙能力进行了研究.基于三种车辙试验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岩沥青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得出选用优质的岩沥青种类比无谓的掺入大量的岩沥青更重要的结论,从而为岩沥青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掺加PR系列添加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车辙试验和恒定高度重复剪切试验(RSCH)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车辙试验不适合用来评价掺加PR系列添加剂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而RSCH所得到的k1,k2,N和γ各个指标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能对掺加PR系列添加剂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RSCH试验结果表明,就高温抗剪性能而言,掺加PRPLASTS添加剂(PR.S)混合料最好,掺加PRFLEXMODULE添加剂(PR.M)混合料次之,未掺加PR系列添加剂混合料最差.各种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掺加PR系列添加剂造成了混合料水稳性能和低温性能的小幅下降,却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适合于在重载高温的情况下采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 和复合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和重载下的抗变形能力, 对级配为AC-20的2种沥青混合料进行多温度(50℃、60℃、70℃)、多荷载(0.7、0.8、0.9、1.0 MPa) 条件下的三轴重复荷载试验, 并对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 提出了能够在高温和重载条件下评价2种沥青混合料抗变形能力的指标, 并利用方差分析法研究了温度和荷载对沥青混合料抗变形能力的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2种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随温度和荷载的增大而增大, 流动数、非线性拟合指数分别与温度和荷载呈负相关与正相关, 说明流动数和非线性拟合指数均能反映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 但2种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数的三维曲面在温度为65℃~70℃和荷载为1.0 MPa处有交叉, 说明流动数在高温和重载条件下不能有效区分DCLR和复合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 在0.05显著性水平下, 2种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对温度的敏感性均高于荷载, 因此, 温度为影响2种沥青混合料抗变形能力的主要因素, 荷载为次要因素; 温度和荷载的非线性拟合指数、流动数分别在0.013和0.113显著性水平下对2种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有显著性影响, 因此, 在试验温度和荷载范围内非线性拟合指数比流动数更适合作为评价DCLR与复合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抗变形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BR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通过普通沥青混合料和三种不同掺量的BRA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C的路用性能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BRA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抗变形能力、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密水性与抗滑性等路用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其中,以20%BRA掺量的综合路用性能改善效果最佳.因此,建议实际工程应用中选取BRA掺量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PR PLAST S沥青混合料添加剂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沥青含量对混合料疲劳极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马歇尔试验确定了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含量,采用控制应变的小梁疲劳试验,研究了最佳沥青含量和富沥青含量混合料弯拉劲度模量随应变水平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应变水平与荷载作用次数模型,并分析了2种混合料在不同应变水平和轴次下的疲劳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应变水平下,2种混合料弯拉劲度模量随荷载作用次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高应变水平下弯拉劲度模量迅速衰减,低应变水平下初始阶段模量明显降低,随后趋于平缓;以弯拉劲度模量降为初始值的一半作为破坏标准,2种混合料疲劳寿命和应变的关系都呈非线性特征,且低应变水平下曲线呈现典型的渐近线趋势,表明2种沥青混合料具有类似的疲劳极限特性;富沥青含量混合料在高应变水平下对疲劳极限特性影响有限,只有当应变水平小于100με时才对疲劳寿命有明显改善;在进行永久性沥青路面沥青层设计时,不能简单通过增加沥青含量减薄沥青层厚度。  相似文献   

19.
刘国明 《交通标准化》2014,(14):171-173
通过对掺H18的聚合物沥青和基质沥青分别进行热力学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改性沥青在高温下表现出优良的性能;基质沥青在加入聚合物后,其低温性能出现退化;掺加10%热解油H18后得到的改性沥青,其低温抗裂性能得到提高;掺加聚合物后,会使沥青在低温下变得更脆,但是RPE-H18可以缓解聚合物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