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首列"成都造"地铁列车近日正式下线,成都没有地铁列车生产能力的历史宣告结束。在明年2号线东延线运营之后,市民就可以坐到产自成都的地铁列车了。首列"成都造"地铁列车在今年3月组装完成,然后进入调试车间,进行为期两周的动态、静态调试,主要对牵引、制动、信号等进行了系统调试。调试时,列车在长1.3 km的轨道上,以30~40 km/h的速度,反复行驶,进行正式下线前的"热身"。这辆目前暂时"安家"2号线洪柳车辆段内的"成都造"首列车,车长约120 m,由6节车厢组成,银灰  相似文献   

2.
当地铁隧道中列车以140km/h速度快速运行时,会在隧道中产生空气动力学效应和温度效应。文中分析地铁列车在快速运营条件下会向隧道中散发更多热量,并对与隧道温度变化的有关隧道设计参数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8月10日11时,渝黔铁路新线新白沙沱长江大桥首对斜拉索挂设成功。该大桥于2013年开建,有望于2016年春节前合龙。新白沙沱大桥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珞璜镇,横跨长江之上。在建的新白沙沱长江大桥主桥将创下3个世界第一:世界上首座六线铁路桥、首座双层铁路桥和单位承重量最大的大桥。新白沙沱长江大桥桥面为双层,分别用于载客和载货。桥面上层可通行四线客运列车,设计速度200km/h。下层可通行二线货运列车,设计速度120km/h。此外,桥上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首列"永磁地铁"已在长沙地铁1号线正式投入载客运营。这是中国首列具备载客运营资质的自主化"永磁地铁",开启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永磁时代",其综合节能率高达三成以上。这列安装了中国国产永磁牵引系统的地铁列车,由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和中车时代电气公司联合研发。2015年初"永磁地铁"总体设计方案出炉,2016年3月列车上线接受运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8辆地铁列车已于近日从辽宁营口港起运,并抵达香港。这是中国内地首批供应香港的地铁列车。这批地铁列车为不锈钢轻量化不涂装地铁车,采用8辆编组(6动2拖)结构,最高运营时速80 km/h。与国内普通地铁列车30 a的使用年限相比,这批列车的车体强度达到世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首条地铁——杭州地铁1号线近日正式开通。杭州地铁票制采用里程分段计价,单程票价最低2元,最高8元。运营初期,杭州地铁1号线的首班车发车时间为6点半,末班车发车时间为晚上8点半,每天运行14 h,每班车间隔9.5 min。列车全天开行100列次,客运能力为28.7万人次。在早、晚高峰,还将视情况缩短行车间隔,尽量满足乘客乘车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当无人驾驶对于汽车、公交、飞机这些交通工具还处于小规模试验阶段时,"无人驾驶"地铁已可成熟运营。继北京燕房线和上海10号线后,成都也迎来了首条无人驾驶线路——9号线。2019年2月19日上午,成都地铁9号线全自动无人驾驶首列列车在成都新津中车亮相,并正式启动了动态调试!成都地铁9号线位于成都市三、四环之间,这是成都第2条地铁环线,同时也是成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轨道交通线路,最高运营速度将达到100 km/h。根据规划,9号线将由3期工程组合成环,其中1期工程已在建,2、3期工程尚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车辆在上坡路段的行驶安全,针对高速公路6轴铰接列车在上坡路段运行速度预测误差大、安全运营管理难的问题,提出了面向上坡路段6轴铰接列车的运行速度预测模型。采用雷达测速仪和AxleLight路侧激光仪采集西南某山区高速公路5处连续上坡路段的6轴铰接列车的交通流数据,并对实际运行速度与现有规范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以纵坡坡度、纵坡长度、车辆比功率、初始运行速度4个参数为变量,构建上坡路段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提出了预测模型误差修正方法,并分析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现有规范运行速度模型对6轴铰接列车运行速度的预测平均误差率达到了25.37%,模型误差较为显著;上坡路段6轴铰接列车的运行速度与坡度、坡长呈负相关,与车辆比功率呈正相关;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优度R2为0.978,且满足相关检验指标;模型预测速度与实际速度差在2~4 km/h之间、相对误差平均值为8.86%,其结果较规范模型降低了16.51%;考虑交通密度因素修正后,模型预测速度与实际速度差在1 km/h以内、相对误差平均值为1.08%,其结果较未经修正的预测模型降低了7.78%,较规范模型降低了24.29%。由此可见,该速度预测模型对长上坡路段6轴铰接列车运行速度预测的准确性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9.
《中外公路》2021,41(3):221-226
地铁列车荷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周围土体产生附加变形,进一步发展可能对地铁运营造成安全隐患。该文以某双线盾构隧道与上覆高速公路路基关系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首先研究模型边界及列车荷载简化的过程,然后分别研究不同列车速度下单线及双线列车通过后路面及地层残余沉降分布特点,路基最大与最小主应力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列车荷载作用后路面及地层残余沉降均呈现出"马鞍状"分布,双线列车荷载通过后,相比单线列车荷载工况,路面及地层最大残余沉降从隧道正上方转移至两条隧道中心处,最大残余沉降增大了10%~25%,而路基两侧均出现了一定范围的应力集中现象,可能在列车荷载循环作用后,路基两侧产生开裂,而单线列车荷载通过建议不用限速措施,双线列车荷载通过速度不宜超过60 km/h,最好不要出现双线同时通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地铁快线设计中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习富 《隧道建设》2015,35(6):554-558
以广州地铁3号线、东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等快线设计为例,重点研究速度为120 km/h的地铁快线设计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系统制式的选择、速度目标值、车辆选型、列车编组方案、乘客舒适度、空气动力学、土建工程设计、道岔选型和牵引供电制式等,并探讨了在地铁快线设计中现行《地铁设计规范》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城际铁路减振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合理刚度匹配,基于轮轨系统耦合动力学理论,结合我国城际铁路的运营特点,建立了城际铁路车辆-减振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分析了列车在时速200 km和160 km时的轮轨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对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200 km/h的城际客运专线,建议钢轨允许垂向位移控制在2 mm以内,减振垫的垂向位移应控制在1 mm左右;支点反力、钢轨位移受扣件刚度的影响显著,减振垫刚度是决定底座板加速度及道床板位移的决定性因素。城际铁路“在大站停”列车时速200 km、“站站停”列车最高时速160 km时,扣件合理刚度可取为42~49 kN/mm,减振垫的合理刚度可取为0.036~0.044 N/mm3。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分析天兴洲主跨80 m连续梁桥上高速列车的走行安全性。提出桥梁抗脱轨安全系数计算式,计算该桥的抗脱轨安全系数。在列车不会脱轨的条件下,分析桥上列车走行舒适性。分析结果表明:列车以300 km/h以下车速通过该桥时不会脱轨,桥梁抗脱轨安全系数很大;列车走行舒适性指标均为合格以上。研究成果为桥梁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多车道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合流区车辆速度驾驶行为特性,为合流区安全设计提供现实依据,文中选择沪宁多车道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群)作为远场观测试验实体工程,采用MC5600型气压管式车辆分型统计与测速系统采集现场数据及SPSS Statistics软件处理数据信息。试验表明,多车道高速公路合流区客车、货车速度与出现频率之间可采用正态分布曲线拟合。双车道匝道端部客车平均速度为60~70km/h,运行速度(v85)为80~90km/h;双车道匝道端部货车平均速度为60~65km/h,运行速度(v85)为65~75km/h;单车道匝道端部货车平均速度为50~60km/h,运行速度(v85)为60~70km/h。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随着载满乘客的首列列车缓缓驶出福州火车南站,福建省首条地铁线路——福州1号线南段开通试运营,宣告福建省步入轨道交通新时代。福州地铁1号线一期线路全长24.89 km,共设车站21座,设计最高时速80 km。此次开通区段为1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1):161-161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完成9800km客运专线建设任务,其中时速在300km以上的达5457km。它们包括:建设京沪、京广、京哈、沈大、陇海等客运专线,列车车速达200~300km/h;建设京津、沪宁、沪杭、宁杭、广深、广珠等大城市群的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列车车速达200km/h以上;继续推进既有线的提速,在13000km提速干线实现客车车速为200km/h;等等。  相似文献   

16.
《公路与汽运》2005,(2):46-46
为完善北京铁路枢纽布局,北京两大火车站北京站、北京西站之间将建设一条地下直径线。与地铁不同的是,这条线路将直接运营铁路列车。铁路列车在繁华地区地下穿行,这将在全国创出先例。直径线几乎与地铁2号线南段平行,铁路部门将采取深埋方案。地下直径线线路全长9.16km,隧道长7.05km,其余为地面线路。由于中途不设车站,地下直径线平均造价将大大低于地铁线路,每公里投入为2亿多元,总投资20.8亿元。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上半年,上海地铁16号线首列列车将完成制造交付调试。16号线列车由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生产,首批46列(138辆)。目前,列车车体已完成试制以及车体静强度试验,车体已进入批量生产状态,预计今年上半年可以开始交付首列列车。  相似文献   

18.
从运行速度的角度对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性开展评价研究,通过对高速公路运行速度、大小车运行速度差的调查,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设计速度为120 km/h和80 km/h时,运行速度与百万车公里伤亡事故率的关系模型以及大小车运行速度差与百万车公里伤亡事故率的关系模型,为不同设计速度下的高速公路限速值的确定以及降低高速公路事故的严重程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史宪明  吴剑  万晓燕  陈洋宏 《隧道建设》2019,39(7):1118-1124
为推进中国高速铁路隧道技术标准深化研究,开展400 km/h隧道结构设计参数的研究工作,而隧道净空面积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尝试从列车内部瞬变压力角度得到400 km/h高速铁路隧道净空面积,建立基于舒适度标准的高速铁路隧道净空面积确定方法,以控制工况为基础,通过计算和分析,从列车密封性能方面讨论维持现有隧道净空断面的可能性,并研究提出400 km/h隧道净空断面建议值。主要结论有:1)现有350 km/h单线隧道以400 km/h运营时,列车动态密封指数最低为22 s,车内瞬变压力超标的可能性较大; 2)400 km/h单、双线隧道净空面积建议值分别为85 m~2和100 m~2,对应的列车动态密封指数最低为18 s,更加符合现有标准对列车密封性能的要求,车内瞬变压力超标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3)提出的400 km/h高速铁路隧道净空面积建议值和对应的密封性能要求可为有关标准、规范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至1998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6 528km,汽车列车已逐渐成为主要运输车辆。干线汽车列车装备大功率发动机,多半为长途行驶,因而其燃油经济性是全年的最主要课题。 汽车列车行驶阻力随车速和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