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亚洲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亚洲货币一体化问题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考虑目前的实际情况,暂不宜全面实行整体货币一体化,可以考虑现在一些区域内进行,并据此提出了初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货币合作进程加快。但现阶段东亚货币合作中的诸多障碍,如无法达到“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要求、缺乏合作的政治基础、缺乏合适的锚货币以及缺少核心国的领导等因素,制约了东亚货币合作的进展。最后,提出了东亚货币合作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随着次贷危机影响的扩散和美元颓势的显现,各国纷纷加快了"去美元"进程,纷纷号召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国家间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日渐频繁。本文从货币互换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亚洲、欧美和中国的国家间双边互换协议的签订情况,并对其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4.
电子货币是一种新型的货币形式,它的发行带有明显的市场化特征。随着其逐渐被市场接受,将有越来越多的电子货币发行商参与到货币供给的行列中,从而打破了传统的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局面,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将受到严峻的挑战,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将减少,甚至货币发行权的丧失。  相似文献   

5.
刘勘 《经济导报》2010,(26):8-9
汇率波动性加大使之更具有弹性 中国人民银行6月19日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回归到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重要一点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更多是为了管理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特别是对欧元.将注重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货币的本质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货币关系就是社会关系。货币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而出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换的过程也是货币生活化的过程,交往的扩大化、复杂化使之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个货币化生存世界。货币已不仅仅是交往的媒介,流通的手段,它已内化为人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已呈现出一种主体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它仍旧保留它作为人类交往的客观物的一面,表现为客体化的一方。  相似文献   

7.
上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题为《关於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强调应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周小川认为,建立一种超主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特别强调要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路》2021,66(8):268-270
境外公路投资项目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公共资产,一般政府为了保证其公共属性,避免过于强调其商业性质,会选择PPP的合同模式进行政府招标。此外政府为了保证私人方能够落实资金开工建设,通常会以保证最低交通量或最低收益、差额补足收益的方式来为公路资产提供增信,平衡政府方和私人方的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鉴于所在国和投资国货币差异,以及贷款币种的不同,合同支付和利润汇回的外汇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因素。成熟的特许权协议针对政府付费部分会设置比较复杂的支付机制,达到货币风险的合理共担。  相似文献   

9.
黄耀明 《经济导报》2007,(27):44-44
在今年3月初时,环球股市调整与日圆汇率显着上升的情况出现后.市场开始关注环球资产市场与日圆套息交易的互动关注。虽然自3月后环球股市再次上升,而日圆亦兑主要货币进一步下跌,但是在6月25日国际结算银行提出日圆上升的风险后,日圆兑主要货币出现了震荡走势.在三个交易日内日圆兑主要货币均出现明显的上升。虽然该次日圆回升并未影响环球股市,但是在该次日圆回升事件却值得注意日圆回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任敏弘 《经济导报》2009,(27):32-33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美元汇率出现大幅振荡,各国贸易结算的汇率风险也因此加大。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表明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尤其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大方向已渐趋明朗,若要从根本上去防止未来再一次的危机,就必须在重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个根本上有所作为,但寻找解决之道看来却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财经纵横     
《经济导报》2010,(19):31-32
中国国央行5月10日表示.将逐步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将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同时央行还就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持续上升发出了警告。中国目前面临美国和其他贸易夥伴要求其允许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市场正密切关注中国在人民币汇率政策方面的言论,以从中判断其可能采取的举措。央行在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采用了惯用的措辞,重申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2.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8月30日公布的货币宽松措施并未对日圆涨势起到任何削弱作用,从而令该行抑制日圆兑美元涨势的能力受到质疑。日圆兑美元正朝纪录高点进发。日本央行的政策选择即将耗尽:市场认为’即使是直接的市场干预也不大可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美相互依存的关系受到了伤害。这是中美轮胎、肉鸡和汽车部件贸易摩擦传递出的数个令人不安的信息之一,而两国的贸易和货币关系是如此复杂,任何一方都不会赢得胜利。  相似文献   

14.
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出现小幅波动原本不值一提,但近期港元汇率的波动却可能意义重大.因为可以从中观察资金是否仍在流入亚洲。  相似文献   

15.
路宽行 《经济导报》2007,(19):32-33
近年来,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东亚货币供给增速加快,名义汇率乃至实际汇率不断增值。不仅如此,存货利差也在不断缩小,股价节节攀升(而债市的繁荣却并不显着).如发展下去,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汇率风险和市场风险会同步上升,很可能威胁到目前东亚的增长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审计职业判断贯穿审计工作的始终,货币单位抽样作为集变量抽样与属性抽样诸多优点的一种新的审计抽样技术方法,在实践工作中需要审计师运用不同的职业判断,本文拟就货币单位抽样各步骤中职业判断知识点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货币需求函数的恰当分析,依据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央行可以恰当地为维持经济的增长而投入适当的货币供给。本文通过使用单整检验、EG两步法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方差分解法分析我国的货币需求因素,在实证的基础上得出他与收入、利率、货币偏好指数、价格预期有着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8.
货币——人类经济活动的“润滑剂”,已再不仅仅是经济学的焦点。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最为突出的产物,货币富含深厚的哲学及历史文化底蕴,且以无孔不入的方式渗透到客观世界的各个角落,着实对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了深远甚至决定性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至今,已很有必要从哲学的角度来审视货币作为一种最普通的等价物,到底具有怎样的魔力,在平夷事物多样性时又彰显个性。  相似文献   

19.
林夕三 《经济导报》2006,(25):13-13
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於六月十二日,在《观点》专栏中表示,尽管国际金融环境异常波动,但在香港的货币及金融状况,特别是汇率状况,长期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社会大众很容易忽略了香港能够维持货币及有明确法定用途的外汇基金为后盾。  相似文献   

20.
张锐 《经济导报》2010,(12):8-9
围绕着人民币升值问题,美国从白宫到国会山在最近一段时间对中国展开了非常凌厉的舆论“围剿”,而中国政府则相应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这种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缓和与控制,双方之间由货币战而导致的贸易战也许下可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