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高温稳定性、耐久性、抗滑性、低温抗裂性能,常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上面层,但其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加强重视各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2.
SMA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耐久性和温度稳定性等优良性能。文章介绍了SMA的材料特性和性能优势,并结合工程案例,研究了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技术与工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配合比设计、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等各个施工环节的严格控制,总结出了保障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一种增韧型橡胶复合改性沥青SMA-13的路用性能、抗滑性能、抗裂性能及疲劳性能,分析了纤维添加对其的影响,并与SBS改性沥青SMA-13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增韧型橡胶复合改性沥青SMA-13可以不添加纤维,满足SMA-13技术性能的要求,且相较于SBS改性沥青,SMA-13具有更好的路面抗滑、抗裂和疲劳性能及优异的路面耐久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泉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SMA-13为实例,分析其配合比设计过程,并对SMA-13混合料在拌制、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木质纤维改性沥青SMA-13沥青混合料与矿物纤维改性沥青SMA-13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研究,从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性能、抗疲劳性能等对比分析得出:矿物纤维在改善SMA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上优于木质纤维,并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中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十分严重的现象,206线高速公路K19+320-K19+600段(烟黄段)左幅上面层采用了具有突出的抗车辙性能和抗滑性能的MAC和SMA混合料铺筑,某合同段对MAC和SMA-13型结构进行了大量的试压、调试及分析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区的SMA-13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南线工程改性沥青混凝土磨耗层采用4cmAK-13A抗滑表层.介绍了抗滑表层AK-13A施工的材料、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依托某高速公路,针对近几年广西高速公路在进行上面层SMA-13沥青混合料细集料机制砂选择过程中存在的片面认识,对不同岩性细集料机制砂设计的SMA-13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对比分析级配、油石比、析漏、飞散、水稳定性能、高温稳定性能以及路用抗滑性能等指标,为广西高速公路上面层SMA-13沥青混合料细集料机制砂多元化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济青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分析、维修设计及施工管理等几个方面,总结了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维修管理经验,简要介绍了改性沥青混合料SMA-13型路面结构在济青高速公路路面维修加铺罩面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高速公路路面维修养护施工应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要求较高,采用常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路面容易出现泛油、裂缝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以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从改性沥青混凝土确定、技术工艺流程等方面提出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以期有效提升高速公路路面工程质量,保证路面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在室内成型SMA-10+层间粘结材料+AC-13圆柱体复合式试件,分别采用改性乳化沥青、70-A热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三种不同粘结材料和撒布剂量,进行了室内直剪试验,根据层间直接剪切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粘结材料最佳撒布量,并根据最佳撒布量成型试件进行了拉拔试验。  相似文献   

13.
文章依托广西南宁经钦州至防城港段改扩建高速公路PAC-13排水沥青混合料铺筑工程实例,从材料要求、设计合成级配、混合料体积指标、路用性能、施工工艺、单位面积造价等方面,对PAC-13排水沥青混合料与常规上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AC-13C、AR-AC13的技术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PAC-13排水沥青混合料与常规上面层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差异性,为广西区内后续高速公路排水功能型路面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高速公路交通服务水平的提升,分析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提出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以期为同类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橡胶沥青AR-AC13、改性沥青SMA-13及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分别进行了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四点弯曲疲劳试验,通过动稳定度、弯拉应变、劈裂强度比及疲劳寿命等指标对比评价它们的高低温、水稳定及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拟定了SMA-13和AC-13两种沥青混合料,并采用不同组合进行了双层结构的设计性车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层结构车辙板比单层车辙板更贴切实际路面受力情况,且上面层的抗车辙性能对双层结构车辙板的动稳定度有较大影响;即上面层的动稳定度提高86.6%时,复合车辙板的动稳定度可以提高61.7%左右;而下面层的动稳定度与复合车辙板的整体抗车辙性能并无明显关联,该试验结果可为实际路面的设计和铺筑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超薄磨耗层作为目前高速公路预养护技术的一种常用技术,能够对路面出现的微小病害进行有效修复,极大地提升高速公路使用效果。文章结合实体工程,探讨了SMA-10超薄磨耗层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加铺方案、原材料要求、施工要点、运用效果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可为今后同类工程SMA-10超薄磨耗层的使用提供工程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8.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使用寿命长、养护工程小、施工操作简单、能源消耗小等特点,对各种不同等级的公路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公路施工中广泛应用。结合具体的高速公路施工实例,简要探讨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某高速公路改建工程,SMA-13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与普通密级配沥青路面施工相比较有所不同,在精细化管理下,确保了SMA-13路面的工程质量,通过实验分析路面施工过程中原因,从地理特征,采用石灰岩代替传统的玄武岩进行施工。由于石灰岩的岩性和集料特征与玄武岩相比较差,采用以往的施工经验很难满足施工要求。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试验路面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以及接缝等关键工序研究,提出了一整套以石灰岩为集料的SMA-13路面施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广清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薄层罩面结构设计实例,介绍了应用高弹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SAWI)的水泥混凝土加铺薄沥青层的路面结构设计过程,阐述了SAWI的性能特点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重点,并对其实际使用性能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应用SAWI的水泥混凝土薄沥青层加铺技术可较好地抵抗反射裂缝,并能减少路面厚度,降低工程造价,是一项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水泥路面加铺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