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日前表示,我国要实现从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就必须致力于航运软实力的提升。自改革开放后,我国无论是从船队运力还是港口建设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海运船队运力规模已超过1亿载重吨,位居世界第四位。中远集团船舶总运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中远、中海集装箱船队运力位居世界十强。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5个港口进入世界前十位,拥有亿吨大港14个,集装箱运输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造船产量出现了惊人的增长,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2.
朱光富 《珠江水运》2008,(12):18-20
改革开放30年,是珠江航运发展最为强劲、变化最为巨大、业绩最为突出的30年,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主要航道等级、港口通过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船舶大型化、专业化趋势明显,客运量、货运量、货物吞吐量、集装箱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通航里程等各项航运指标均成数倍增长。珠江内河航运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地位正逐步加强,服务流域经济的作用正逐步显现,并朝着现代化、科学化发展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3.
经纪 《珠江水运》2012,(18):32-34
从航运业在国民经济、对外贸易、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10年来,我国航运业快速发展,世界航运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2011年,我国水上运输船舶总规模首次突破2亿载重吨;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00.4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64亿标准箱,双双位居世界首位。"今天,在世界各地都可以见到中国船舶、中国货物和为海上贸易和经济高效服务的中国海员。"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给国际海事组织前秘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具有明显周期性特征的航运业快速持续发展了6年时间,成为航运业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繁荣期。但随着世界经济进入不景气的下降周期,国际贸易活动开始进入萎缩期,国际航运运价指数一路暴跌,与国际贸易流量相伴而生的国际航运业开始进入冬季。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提出,无疑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必将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置入"加速助力器",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009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00.1万TEU,其中洋山深水港完成785万TEU,全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二位,货物吞吐量完成5.92亿t,同比增长1.8%。全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但航运融资、航运保险等业务在全球份额不足1%,相比伦敦各项业务基本20%以上的份额,差距巨大。单纯吞吐量的增长已经不能胜任港口在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上海应该在"硬实力"成果突出的基础上,重点推进"软实力"发展。加大航运服务体系的建设,将是今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为梳理航运服务业与港口间的内在联系,揭示航运服务业对港口的影响程度,从物流、金融、科技和法律等4方面阐述航运服务业与港口间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航运服务业对港口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宁波港口的实际案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动态仿真揭示航运服务业对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物流对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影响最强,金融的影响次之,科技与法律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6.
<正>一、中国港口、航运现状 中国是海运大国,也是港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运发展很快,现有年吞吐量万吨以上的港口2000余个,其中对外开放港口达130多个,每年接纳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6000多艘船舶。至1997年底,我国江海主要港口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达到490多个,完成货物吞吐量近13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3.8亿吨。我国民用船舶已发展到32万艘,近5000万载重吨。从事国际航运的船公司有310多家,沿海运输的船公司1300多家,内河运输的船公司5100多家。目前我国从事国际海运的船队规模已达到2400多万载重吨,并连续4届当选为联合国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跻身世界航运大国的行列。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的集装箱船队,在世界20大班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以来,作为加拿大的重要城市,温哥华正悄悄地从一个普通港口城市迅速演变为太平洋东岸的新兴航运中心,愈来愈多的航运公司纷纷将她选作公司的总部和管理中心,温哥华的航运经济也愈发繁荣。这一成就应该归功于环太平洋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加拿大联邦政府、地方政府与各航运公司的通力合作。 作为加拿大的第一大港口,1996年,温哥华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200万吨。若按年货物总吞吐量比较,她是北美洲西海岸最大的港口。若按国际贸易量比较,她是北美洲第二大国际贸易城市。在温哥华的货物吞吐量中,有83%的货物是散装货物,主要包括出口的煤炭、粮谷及硫磺。1996年其集装箱港口吞吐量达到61.6万TEU,成为西海岸第六大集装箱港。客轮运输发展也很快,温哥华—阿拉斯加的航线已成为世界第四条最受欢迎的游览线路,每年运送50万以上的游客观光游览。 从过去10年温哥华的发展可以看出,其散货运输每年平均增长2.5%,集装箱吞吐量每年平均增长11%,而客轮运输也以每年9%的速度保持高速增长。集装箱和客轮近两年发展速度更快,1996年比1995年分别增长了24%和18%。 80年代中期,加拿大政府就注意到温哥  相似文献   

8.
王会平 《中国港口》2011,(12):18-19
<正>港口在国家交通运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港口建设发展突飞猛进,有关港口和航运发展的各项指标,每年的增长速度均在20%左右。到2010年底,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大港已达22个:全国港口的全年货物吞吐量已超89亿t,集装箱吞吐量达1.46亿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港201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6.53亿t,约占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上海港的年货物吞吐量也连续4年超过纽约、伦敦、鹿特丹等国际知名大港,蝉联世界第一。在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及货物吞吐量排名里不难看到中国港口已占据半壁江山以上,可谓之世界"大港"了,可是,中国港口地区的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航运融资、海事保险、海事仲裁等航运相关产业还是相  相似文献   

10.
航运与物流     
《中国海事》2010,(6):43-44
4月份港口吞吐量涨幅明显内河运输保持增长 受全球经济继续回暖和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影响,4月份我国大宗货物及集装箱运输需求稳步增长。据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的统计快报显示,4月份,我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煤炭发运量、进口铁矿石和原油接卸量持续增长,均超过了2008年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03年,珠江水系港口货物吞吐量、货运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珠江三角洲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持续高速增长,珠江干线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长江航运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新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育胜 《中国港口》2005,(11):16-18
一、长江航运发展的新形势(一)发展势头强劲随着流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长江航运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货运量及港口吞吐量连续五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04年,长江水系省际航运企业货运量达到3.9亿吨,同比增长16.1%,占全国内河水运的45%;货物周转量达到102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  相似文献   

13.
《航海教育研究》2012,29(3):107-107
日前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2011中国航运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根据《报告》,2011年我国水上运输船舶总规模首次突破2亿载重吨,其中海运船队达到1.15亿载重吨,居世界第四位;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也首次突破10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64亿TEU,双双位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期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长俭 《水运管理》2010,32(10):12-15
在分析港口货物吞吐量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预测2010年5—12月的港口货物吞吐量,结合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战略重点及其对我国港口业的影响,分析历年GDP增长率、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率、外贸进出口额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预测“十二五”期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率在11%以上,2015年吞吐量将超过130亿t。  相似文献   

15.
航运     
《中国海事》2011,(9):80-80
上海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屡创新高 据悉,上海港2011年上半年港口货物与集装箱吞吐量屡创新高,货物吞吐量35316.9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0.3%。其中,进港增长8.3%,出港增长14%,增幅高出整体水平3.7个百分点。在货物吞吐量上,1月上海港货物吞吐量6107.2万吨,4月达到6164.09万吨,5月为6494.732万吨,3次创下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6.
《世界海运》2009,32(2)
厚积30年的发展,近年来,中国海运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海运船队运力跃居世界前列;港口建设、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年造船能力、年产量、手持订单量均居世界前列。而海运业如此璀璨的今天,是我国航运企业取得每一步业绩的力证,尤其是各企业在船队、港口、基础建设几个方面铸就的辉煌,让我们兴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渐渐加强,全球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广度与强度同时增强,类型也变得多种多样。世界航运产业也在不断的竞争中而蓬勃的发展,而这其中中国的航运业发展最为迅速,上海、香港、大连等地区都已经形成了以港口为基础的航运基地,而江苏航运产业由于南北不均衡、海运和河运仍然存在明显不足等原因,发展一直落后于经济发达的上海。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等背景之下,为提高江苏航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江苏航运在打牢硬实力的基础上,还必须做好软实力的建设。本文首先总结了软实力和航运软实力的基本概念,从而提出江苏航运软实力的概念,然后构建了江苏航运软实力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策略和措施,最后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雷海 《水运管理》2013,(12):1-4,7
0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不论是海运、海事、港口,还是内河运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货物吞吐量连续数年达到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超亿箱位列全球第一,港口吞吐量2012年超过100亿t;海运船队从十年前的3 700万t发展到2.1亿t,增长迅速;我国港口装卸效率也是全球第一;洋山深水港区筑港技术和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技术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9.
<正>一、深圳航运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深圳2012年生产总值为12950.08亿元,全国排名第四,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667.9亿美元,连续20年全国排名第一。港航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达到一定的规模。2012年深圳港实际货物吞吐量达到2.28亿t,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2294.13万TEU,世界排名第四。同时,在航运服务软实力方面也具有一定基础。至2011年底,在深注册的水路运输企业43家,拥有注册船舶225艘,总载重量为378.71万t,国际船舶代理企业64家,国际船舶管理企业7家,国内船舶管理企业8家,无船承运人业务经营企业500多家。  相似文献   

20.
《水运文献信息》2006,(6):20-21
长江沿江地区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带。2004年沿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重庆及上海六省二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305.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53.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645.3亿美元,经济发展形成了庞大的物流需求。长江干线货运总量2003、2004、2005年分别突破3亿、4亿和6亿吨大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递增速度23.2%。预测沿江地区物流需求、分析长江航运物流市场对指导长江航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