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汽车运行材料是指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使用周期较短,消耗费用较大,对车辆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的一些非金属材料。按其对汽车运行的作用和消耗方式可分为四大类。车用燃料:车用用燃料主要包括车用汽油、车用柴油、车用替代燃料(如甲醇、乙醇、乳化燃料、天然气、石油气、氢气)等。车用燃料的使用性能对汽车的动力性、排放性有直接影响。车用燃料的消耗费用约占汽车运输成本的1/3左右,直接影响汽车使用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正汽车材料是指汽车生产制造以及汽车运行中所用到的材料,通常分为汽车零部件材料和汽车运行材料两大类。汽车零部件材料又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常用汽车运行材料包括:汽车燃料、汽车润滑材料和汽车工作液等。汽车零部件材料以金属材料为主,占整车质量的80%左右,其中钢铁材料约占70%,非钢铁金属材料(有色金属)约占10%。非金属材料占整车质量的20%左右。今天所讲的第一个案例就  相似文献   

3.
载货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计算汽车运行燃料消耗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通用的载货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计算方法,将实际测试的空载(整备质量)和满载(最大总质量)等速燃料消耗量确定为计算汽车在运行时燃料消耗量的基本数值.在该计算方法中引入运行模式和车速加权系数,以综合反映运行条件的变化对汽车燃料消耗量的影响,并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模拟汽车的道路行驶状况,对不同的汽车总质量和车速下运行燃料消耗量的变化规律进行验证.通过该方法可以计算各种型号的载货汽车在不同整备质量、载质量和行驶速度等运行条件下的燃料消耗量.  相似文献   

4.
各种现代交通工具不仅需要汽油、柴油、天然气等作为燃料,还需要各种添加剂及润滑剂,这些无一不是石油化工类产品,所以化学反应与汽车养护密不可分。如何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对车辆进行正常有效地保养和维护,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同时降低排放是目前非常现实的问题。笔者归纳总结了一些化学反应与汽车养护关系的实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提到汽车养护,我们不得不说到抗磨,发动机的抗磨保护添加剂所用材料非常关键。经过市场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有广受欢迎的二硫化钼(MoS2),也有世界顶尖的陶瓷颗粒。德国力魔(Liqui Moly)结合固体润滑剂和化学保护剂的优点,首次将固体抗磨产品二硫化钼研磨成小于0.3μm并成功悬浮在液体中,实现了世界上首个"液体二硫化钼"抗磨产品。此外,力魔生产多达4000种高品质机油、添加剂、汽车美容产品和维修产品,全面覆盖车身各个部位。近期,本刊记者对力魔品牌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一种汽油车用二甲醚混合燃料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二甲醚(DME)的特点,将DME、LPG及添加剂复合优化,增加了复合燃料的含氧量,提高了复合燃料的辛烷值。经台架、道路、排放性能测试,该燃料能够作为汽油机汽车燃料,使用方法与LPG相同,使用性能与RON90汽油相当,排放污染物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双燃料汽车是指具有两套相互独立的燃料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LPG供给系统),两套燃料供给系统都可独立地向发动机供给燃料的汽车。只要做到正确的使用与维护,双燃料汽车运行中使用LPG燃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可靠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排放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硼酸酯米体,含有润滑剂、稀释剂和添加剂的HZ3、HZ4型汽车制动液,具有优良的高温抗气阻性能,良好的低温流动性对金属无腐蚀,对橡胶皮碗不溶胀,能够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全。  相似文献   

9.
《重庆重汽科技》2005,(1):47-47
轮胎在汽车使用过程中,是仅次于燃料的一种重要运行消耗材料。正确使用、加强保养、及时换位,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对降低汽车运输成本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硼酸酯为主体,含有润滑剂、稀释剂和添加剂的HZ3、HZ4型汽车制动液,具有优良的高温抗气阻性能,良好的低温流动性,对金属无腐蚀,对橡胶皮碗不溶胀,能够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目前中国汽车用润滑油的现状,指出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对润滑油和其他车用油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低排放、无污染、长寿命将成为我国润滑油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汽车修理中,采用缸套网状镀铬的修复方法,是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节约燃料和减少润滑油消耗的有效方法之一。介绍了网状镀铬层的形成机理,镀铬的工艺过程,工艺规范和设备,以及易产生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汽车燃料节约技术是以提高燃料利用率为根本为目的,采用此技术可以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污染和燃料的挥发污染。本文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汽车燃料节约技术的成果,分析了各项技术应用的手段,评价了其技术内容和特点,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并对进一步技术改进,推广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燃料电池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阐述了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燃料电池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空燃比控制是催化转化器性能评试验的关键,本文利用电控匹配技术,研制了车用催化转化器性能试验台架空燃比控制系统。该系统在催化转化器性能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控制策略的确定、控制将置软硬件的研制、系统软件设计、试验应用等几方面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研制过程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介绍了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的基本概念,指出热管理研究主要包括关键部件热特性、热管理系统设升和集成优化、车用环境分析与控制、热管理专项技术4个方面,并分别对它们的研究特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和进展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汽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材料技术的发展,而现在风靡全球的纳米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为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纳米科学得到迅速的发展,纳米技术产品也层出不穷,并涉及汽车行业。文章从纳米汽油、纳米汽车润滑剂、汽车烤漆纳米涂料、纳米复合材料车体、车用纳米橡胶、纳米塑料件、汽车排气触媒材料和其他纳米材料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纳米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当前在纳米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开发使用纳米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液化天然气的优良特性,介绍了液化天然气汽车燃料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原理,阐述了发展液化天然气汽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我国发展液化天然气汽车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氢燃料电池技术有可能为汽车、能源工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毫无疑问会使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能源供应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汽车产业价值链将出现重大的变革,价值链的核心不再是燃油、燃油发动机,而是氢燃料电池、储氢与供氢系统。本文建立氢燃料汽车价值链模型并进行了分析,氢燃料汽车电池、储氢与供氢系统将是新商业模式最大受益者;燃油、内燃机供应商、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前景将不容乐观,相关企业需从新的产业链找到位置和突破口,才能在变革中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日趋饱和,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走出去"的愿望日益强烈,金砖国家开始受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广泛关注。金砖国家经济增长迅速,汽车工业发展却普遍相对较晚,市场潜力巨大。文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研究各国经济状况、开放程度、市场潜力、燃料价格等汽车产业发展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并结合各金砖国家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和特征,分别提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入不同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