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采用双晶直探头对GDT宽轨转向架制动梁端头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缺陷波形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采用双晶直探头对GDT宽轨转向架制动梁端头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缺陷波形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超声波探伤判定缺陷的当量尺寸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联系新制轮箍中内部缺陷的规律,提出轮箍内部缺陷大小的判断仅仅通过标准试块进行比较衰减值是有误差的,必须先用探头在标准试块上作出不同深度的2平底孔AVG曲线图,然后用实测dB值比较才正确判断出缺陷的当量大小。  相似文献   

4.
分析轮箍缺陷的主要特点和使用双晶片探头的合理性,并介绍探伤试块的制作、探伤方法及波形特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起机车轮对轮箍崩裂事故的分析,指出引起轮箍崩裂的主要因素是加工质量和粗制缺陷,并从工艺管理、作业制度和检修范围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小角度探头、双晶探头和双晶小角度探头,在组装状态下对刻有1 mm深线切割槽的各M14螺栓对比试样进行测试,发现使用双晶小角度探头从螺纹端、双晶探头从螺栓头端对轴盘螺栓头与螺杆圆弧过渡区的疲劳裂纹进行检测,具有可靠性高、操作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铁路车辆车轴超声横波检测时的缺陷定位误差进行分析,试验对比了13 mm×13 mm和22 mm×25 mm 2种晶片尺寸的轴用横波斜探头,发现K值测量的偏差是造成超声横波检测车轴时缺陷定位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为此改进了轴用横波斜探头零点校准和K值测试的方法,提高了缺陷定位精度,同时推荐选用晶片尺寸为18 mm×18 mm或22 mm×25 mm的轴用斜探头。  相似文献   

8.
针对机车轮箍踏面出现的鳞状缺陷,通过对故障轮箍取样检验。发现缺陷处存在热影响组织,说明缺陷形成经历了超过轮箍钢相变点的高温过程。高温拉伸试验表明轮箍材料强度在超过400℃后迅速下降,因此轮箍踏面表层在高温下受轮轨接触应力作用而发生塑性变形甚至开裂。这解释了缺陷的外貌特征、变形组织和内部裂纹。对照AAR标准,确认该缺陷为制动时车轮滑动造成的"踏面堆积"。  相似文献   

9.
1概述 湖东电力机务段在对配属的SS4改进型188#机车进行修程检查时,经探伤发现B节车第三位轮对左侧轮箍内有一缺陷,在定量灵敏度下超限.该轮对中修后运行170 570 km后,为保证行车安全将其换下并进行镟削.检查时凭肉眼未见异常,但用磁粉探伤器检查时,有聚粉现象,判断为一点状缺陷,厚度也较小,并未向缺陷两侧发展.随后,该段对126台机车进行轮箍普查,发现缺陷轮箍29个,更换超限轮对9个,经过镟削消除缺陷10个,跟踪探伤不到限轮箍10个,并对6个超限严重的缺陷轮箍进行了镟削.其缺陷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不动车情况下,采用超声横波对轮箍进行探伤的方法和原理,介绍了轮箍缺陷的反射规律和实际探伤的应用情况,探讨了缺陷检测和定位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