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暗埋隧道一般埋深浅、断面大,围岩条件差,隧道上方有密集建筑群,施工风险很大。文章针对既有建筑物在隧道施工期间的安全风险问题,综合考虑建筑物自身性能、隧道条件和工程现场实时监测数据三方面影响因素,建立了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既有建筑物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动态评判,根据评判结果确定了合理的建筑物安全防护措施;结合厦门市成功大道梧村山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工程实例,对其进行安全评判,并根据评判结果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重要材料,其强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准确检测混凝土强度成为建筑工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还为工程师提供更多的设计和施工参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必要性,接着具体介绍强度检测技术,其中包括回弹法、钻芯检测法、超声回弹法等,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金属软管作为特种设备产品,其应用场合以及作用都十分重要。为了能更好地规范产品质量,保障产品使用安全性,制定科学、系统的标准体系尤为重要。文中列举了当前国内以及国际上金属软管的相关标准,并对典型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于金属软管产品的安全性都十分重视,对金属软管的验证试验均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要求,但国内的金属软管标准在环境适应性方面落后于国际标准。针对金属软管存在的质量及安全问题,提出了金属软管检测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国内以及国际金属软管标准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应用无损技术对道路桥梁结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可为养护与维修提供可靠参考,对提高道路桥梁运营安全性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对道路桥梁工程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分析现阶段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期提高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效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促进我国在役道路桥梁运营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城际铁路隧道不可避免地要下穿建筑物密集的市区,其开挖施工会引起地表沉降,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评估城际铁路隧道和邻近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将隧道、地基和上部结构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研究了建筑物和下穿隧道的相互影响,针对不同的施工工法和不同的地质情况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对各类工程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桩端嵌入地层性质对建筑物沉降、结构内力以及后续的加固处理措施影响很大;相对于隧道不同部位的桩基受隧道施工的影响各不相同,隧道正上方和侧上方45°附近桩基受开挖影响较大;同样地层情况下,盾构法开挖后建筑物的沉降和内力值要比矿山法低;桩基托换对整体沉降的控制要好于加固地层措施,然而桩基托换措施却增大了建筑物局部变形和内力值;建筑荷载作用位置附近隧道段内力会有所增大。因此需要预计各类可能的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东青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坑槽后的修补效率和安全性,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修补效率和增强安全性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成都地铁1号线盾构掘进对建筑物安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沿成都市中心通过,街道两侧楼房林立;又因该段街道较窄,两侧大部分建筑均在地铁开挖影响范围之内.文章对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时对建筑物的影响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参照国外规范及国内实践,提出建筑物损害程度及风险等级标准,可供成都地铁一号线建筑物安全监测及影响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8.
杭州地铁盾构隧道掘进对建筑物影响的实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杭州地铁1号线某区间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工程实例,对双线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建筑物和地表沉降进行了现场监测,并结合盾构掘进系统的数据,对建筑物和地表的实测沉降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双线盾构隧道掘进施工引起不同位置、不同结构建筑物的沉降规律。结果表明:盾构施工过程中通过控制注浆量和排土量,能有效地控制建筑物的沉降;建筑物基础底面积越大,监测点的沉降曲线越复杂,越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进程;建筑物离隧道轴线的水平距离越近,监测点的沉降规律和轴线上方地表的沉降规律也越接近。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超声波成像技术在铁路列车车轴缺陷检测方面的应用,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分析超声波检测技术,对超声波成像技术在列车车轴缺陷检测领域的应用进行阐述,并提出一种基于卷积自编码器的自动检测模型。试验结果证明,超声波检测技术在铁路列车车轴缺陷检测中具有巨大潜力,能够显著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桥梁桩基作为桥梁的重要支撑组成部分,其质量和完整性直接关系着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准确评估和监测桥梁桩基的结构和质量是一项迫切而现实的任务。传统的破坏性检测方法会对桥梁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而且检测周期较长,难以满足现代工程的高效要求。为此,展开无损检测技术分析,重点介绍超声波检测、红外线检测等五种无损检测方法,并且对相关检测技术的要点进行解析。通过分析可知,在桥梁桩基检测阶段,通过采用超声波检测、渗透检测、低应变检测等多种无损检测方法,无须对桥梁结构进行破坏性采样,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桩基结构的信息,实现对桥梁桩基的全面评估和监测。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提高我国波形梁钢护栏工程质量,对波形梁钢护栏工程质量影响因素,以及原材料质量控制、检测方法等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相关行业者有所启发,更好地从源头保证相关工程质量,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桥梁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检测与监测桥梁结构和健康状况至关重要。探讨新时期桥梁检测与监测技术研究的意义,阐述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论述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类型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通过研究桥梁检测与监测技术及数字化发展方向的对策,对当前桥梁检测和监测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数字化技术在桥梁检测和监测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未来桥梁建设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隧道使用期较长、环境恶劣,因此及时对隧道结构性能进行检测和诊断、对可能出现的灾害进行预测并评估其安全性已经成为隧道工程的必然要求.为此,在分析FBG传感器传感原理的基础上,将FBG表面应变仅用于隧道表面应变监测;同时在现场进行了FBG传感器与钢弦式传感器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FBG传感器具有很高的测试精度,长期稳定性好,信号传输距离远,是隧道长期监测的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桩基托换作为地铁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既有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地铁隧道施工质量,基于某工程实例,从托换基础开挖、托换桩及承台施工、既有桩基界面处理及植筋、托换受力体系转换等角度对地铁隧道施工中桩基托换技术展开详细研究,对于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下穿黄河某盾构隧道区间为研究背景,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及现场监控量测数据,深入分析了砂卵石地层条件下的泥水盾构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砂卵石地层条件下,左线盾构隧道施工对右线隧道上方堤岸的地层沉降有较大影响;通过对盾构掘进参数进行合理优化,适当提高泥浆浆液参数和同步注浆参数指标,严格控制盾构掘进姿态与泥水压力波动范围,可有效避免对堤岸及邻近建筑物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中简述了超声导波检测原理及波谱分析方法,分析了该技术在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中的应用结果,结果表明超声导波技术可有效检测出场站管道的缺陷;通过利用分级评价方法对检测出的腐蚀缺陷进行安全性评价,可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公路工程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的顺畅性以及民众的出行安全性。为了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试验检测尤为重要。基于此,研究公路工程施工中试验检测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路面平整度、弯沉值、压实度、材料强度和路面摩擦系数检测等,以期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基础缺陷引起的事故日益增多,基础的安全性已经逐渐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然而,对于已有浅埋混凝土基础,常规的检测方法不但会对结构产生二次伤害,而且效率极低,不利于大规模的检测。文章提出了基于Rayleigh波法的浅埋混凝土基础无损检测技术,阐述了Rayleigh波法检测浅埋混凝土基础尺寸的原理,介绍了Rayleigh波法检测浅埋混凝土基础尺寸的流程,并通过对一浅埋混凝土基础模型进行检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在役丁烯-1球罐的使用安全性,制定了以声发射检测为主的检验方案。在球罐外表面布置50只传感器,采用2次加压循环过程对在役丁烯-1球罐进行声发射检测,仪器自动记录各加载阶段出现的数据信号并进行定位计算。通过对声发射源进行强度和活性分析,未发现活性声发射源信号,综合声发射检测结果和使用情况,该球罐安全状况良好,可继续使用。同时为保证使用安全,建议在使用期间做好年度检查工作,在适当时机开罐进行全面检验。  相似文献   

20.
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影响较大,威胁建筑物的安全。文章结合昆明某地铁车站深基坑紧临既有建筑物开挖工程案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加固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了加固深度和加固位置对既有建筑物水平和竖向位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接近,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随着加固深度的增大,既有建筑物的位移逐渐降低,但当加固深度超过某一限值后,位移减小量逐渐降低;随着加固位置远离既有建筑,既有建筑位移逐渐增大,但当加固位置距基坑较近时,既有建筑位移也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