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摩托车》2015,(12)
<正>摩旅—大部分摩托车人都喜欢的一种旅行方式,无论男女老少,每个"摩友"都希望驾驶自己的摩托车走遍大江南北。而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用视频的方式纪录自己的摩旅,不仅有风土人情,同时也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他们就是"90后影像骑士"。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曾几何时,每当提起"90后"大家都会想到叛逆、自我、目无规矩,但身为"90后"的一员,虽然有些时候我们确实显得"格格不入",但  相似文献   

2.
小养由基 《摩托车》2014,(1):106-111
<正>总有人问我们这些骑摩托车的人:"摩旅的魅力究竟何在?"骑士们思索、讨论了很久,也没有一个确切、能够说明一切的答案。每当我们空谈意义的时候,听者都会觉得摩旅的魅力反而下降了大半。对于真正的摩旅人来说,他们在摩旅中的所见所闻并不会转化成和朋友们分享时的傲人谈资,而是一种旁人难以理解的感觉:即使多年之后坐在家中,他们也能感受到那时的风和雨,还能呼吸到那时的空气……摩旅不是度假,除了痴迷那种在风中自由追逐的感觉,还要有一种执着的探索冲动。没有骑过摩托车的人大多只看到它难的一面,而一旦接触  相似文献   

3.
于子竖 《摩托车》2012,(23):112-113
在前几期的壳牌爱德王子U能量骑士的介绍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几位注重生活品味的城市摩托车骑士。与此同时,壳牌爱德王子车用润滑油还一直关注着摩托车旅行活动,给予这些敢玩敢"野"的勇士以更多的关怀,也一直与他们相伴走南闯北。本期的U能量骑士于子竖,是一位曾完成上万里程摩旅的独行骑士。面对艰苦、危险的长途摩旅,他想到的更多是挑战自我、信任自己,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他一样可以做到。而他对摩旅的那份执着,让他不仅做到了,而且比绝大多数人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大健行天下     
《摩托车》2020,(2)
正郑健,山东潍坊人,身高181体重100kg,朋友们都爱叫他大健。我第一次见到大健是在一次骑行活动中,发现这个体型硕大的小兄弟在骑车时给人的印象却是身轻如燕的灵活,路况应对游刃有余,显然是个跑摩旅的好手。在进一步交往中,感觉这个靠近"00后"的"90后"小伙子谈吐不俗、情商很高,绝非池中之物。他能有此修为,除了先天的性格之外,摩托车和摩旅功不可没—记事起就与摩托车打交道的大健,成年后几乎成了职业摩旅人……  相似文献   

5.
藏区之夏     
摩旅迷 《摩托车》2014,(2):82-87
如果您读过《摩托车》2012年增刊—《摩旅十年》的话,那您一定会记得那位来自香港的摩旅达人:"摩旅迷"先生。他是香港第一个正规摩托车俱乐部的创始人,自1969年开始接触摩旅的40多年来,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摩旅,累计里程早已超过了几十万千米,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已年过花甲的他依然热衷于摩托车旅行,仅仅是在2013年这一年里,他就有9个月都在摩旅!而这一次,他为我们带来的是2012年时一次令他最为印象深刻的云南藏区之旅。  相似文献   

6.
蒋秋林 《摩托车》2013,(1):86-91
在今年的摩旅文章中,蒋秋林这个名字出现了多次。他是多届环塔拉力赛的摩托车组冠军,是驾驶摩托车穿越罗布泊的最佳向导,也是《穿越地球之耳》中艺高人胆大的"新疆"。他酷爱摩旅、喜欢写作、更热爱生活。不同于他人眼中"摩旅硬汉"的形象,蒋秋林是一位重视自己生命深度和广度的骑士。这一次,离开了荒凉粗犷的罗布泊,来到了秀丽纯美的禾木,他的摩旅又遇到了怎样的奇缘……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2020,(7)
正这是一个日趋多元化的世界,形形色色的人,做形形色色的事。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但每个人的旅行都不可能与别人完全相同,包括摩旅。中国最早的摩旅应该从有摩托车的时候就开始了,摩旅群体的迅速扩张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的中期后进入第一个高潮期。从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开始,庞大的摩旅群体则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日前,从"我爱摩托车"文化节组委会获悉:2012年8月25日~8月27日,翘首以盼的2012年"我爱摩托车"中国摩旅文化节将在河北省易县举办,本届文化节以"摩旅畅享自由"为活动主题,以摩托车文化搭台,联合政府、企业、商家、摩友,着力推动中国摩托车文化事业的发展。本届摩旅文化节由河北省体育总局、河北省旅游局、保定市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2017,(8)
正他是珠三角地区的摩旅狂人,连续去了十次西藏,足迹遍布国内、东南亚、欧洲。他的时间被分成了两部分——工作时间和摩旅时间,家乡和他乡在他生命里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他说,"没骑摩托车去过的地方,不算真正到过……"可是,不论摩旅圈还是车迷圈,他又表现得非常低调,有关摩旅,他的解释是不经意间误入"骑"途,不知不觉"吾入骑途",再也不能自拔。"吾入骑途"正是他的网名,但我们更喜欢取他名字里的一个字,叫他"云哥"。在东莞,他就是摩旅圈中的"带头大哥",尽管这里也是他的"他乡"……  相似文献   

10.
周衡阳 《摩托车》2024,(3):32-43
<正>春天来了,车迷圈中的摩旅大潮又要开启了。春节过后,相信很多摩旅爱好者都在整理装备、收拾车辆,为新一年的摩旅做准备了。在这里,我们为整装待发的车迷们推荐几条经过实地探访的特色线路,为大家的2024摩旅季带来精彩的开始……老邓说甘孜我们在本节请来了“甘孜通”老邓,让这个老摩旅人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内摩旅圈中的热门目的地—川西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辖康定1个县级市,泸定、  相似文献   

11.
Moon 《摩托车》2011,(5):92-93
2011年4月16日,首届"中国摩托车文化旅游节"在山东枣庄隆重举行,从全国各地自驾摩托车前来参加盛会的5000多名摩友汇聚枣庄东湖广场。在摩旅节的会场上,群车争宠,是谁尽收了摩友们的欢心?作为摩友小编,我驻足最多的地方在这里……五羊-本田——精彩体验,与摩友共分享此次五羊-本田重拳出击,从展区面积和摩友活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15,(12)
<正>"如果一个人爱摩托车,请带他来米兰摩展,他会得到最大的心灵满足;如果一个人恨摩托车,也请带他来米兰摩展,他会因此而爱上摩托车……"11月19日~23日,又一次,我们迎来了全球最大的摩托车"秀场"—米兰国际摩托车展览会(EICMA)。这是第73届米兰摩展,它一如既往地盛大、夺目、震撼。米兰摩展的重要性,不仅源于意大利在欧洲乃至世界的摩托车工业中心地位,更在于世界各大摩托车制造厂商、配件及部品企业、改装设计公司乃至摩托车文  相似文献   

13.
<正>我喜欢摩托车,喜欢旅行,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我喜欢骑着摩托车旅行。听到我这么介绍自己,你或许以为我是一个资深的摩友,其实不然。在摩旅界,我是一个十足的新人。一年前,摩托车和旅游在我看来就是两个独立存在、毫无关联的事物,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发了个有关摩旅的帖子给我,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摩托车和旅游结合在一起是这么有意思。有了这个认识后,我也忍不住想摩旅一番,体验其中滋味。当然,前提是我得先入手一辆摩托车。选择150mL车型,是我首先确定的一点,因为我认为这个排量足够满足摩旅需求,且节能省油,经济环保。可是150mL车型这么多,且很多都打着"摩旅"的旗号,我该选哪款呢?在这里我不敢自吹自擂,但由于自己是做财务工作的,因此别的优点不敢说,但细心是绝对的。我不厌其  相似文献   

14.
小波爱摩旅     
<正>袁春波,1978年生人,雄安新区(原河北保定雄县)人。笔者与袁春波相识十几年了,同为70后的我们有很多共同语言,当然也包括摩托车。勤劳务实的小波早已是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但他又是一个许多人眼里"不安分"的人,十几岁时就迷上了摩托车,最爱骑着摩托车到处跑。他的车迷历程,就是一次次摩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2014,(11)
<正>春末夏初,重庆艳阳高照,春天的气息早已消散,夏日的炎炎已提早来临。行者无疆,摩旅无界,由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开往春天的无界通向心灵的摩旅"五一骑行活动,于2014年4月30日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建设摩托怀着感恩之心,从广大"无界"用户群中,海选出由五名代表组成的骑行队伍,让他们感受建设"不一样"的摩旅,以此来回馈—直默默支持建设摩托的用户们。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15,(11)
<正>编者的话:这次我为读者们介绍的是一位上海的普通摩友。当他带着自己的作品流程图,去澳洲著名复古摩托车店"DEUS"游玩时,店里的大师们开始并不相信,中国人已经强大到可以个人独立自制摩托车了。但是他的出现瞬间使得"DEUS"大师们"脑洞大开"!而且满怀好感地承认了这位中国摩友的实力,并且极力建议他来澳洲开设自己的改装店。我相信,各位读者看完他的经历之后,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2017,(3)
正我是湖南人,也是一名职业公益人。摩托车可以分散我对于烦恼的注意力,它还可以带我去远方,发现许许多多的故事……所以,我爱摩托车,我爱摩旅。2015年9月26日因为摩托车,世界离得很近很近。远行这种事,多人总是巴不得等到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一股"东风",一等就是一两年,在等待的日子里壮志未酬得像一个有故事的人。在临近那一年国庆的前几天,我的队友"狗剩"去了趟厕所,当他颤颤微微地出来以后,突然对我宣布了国庆的摩旅计划。  相似文献   

18.
摩旅十年     
《摩托车》2017,(7)
正旅行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丰富人的经历,摩旅的特性让旅行中的经历变得更加"立体"和真切,这种感觉很容易上瘾,一旦上瘾就难以自拔。其实,之前从没想过摩旅会融入生命的苟在学,1951年5月出生,四川省巴中市某机关退休职工。已是年过六旬的苟在学并不是一个太"资深"的摩托车迷,爱上了摩托车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摩旅。十年前的8月15日,提前七年退休的他,揣着一颗寻找自己迷失方向的心和对全新生活的向往,骑着嘉陵125从重庆出发,开始了本人生第一次长途旅行—历时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2020,(1)
正今年17岁的孔令博乳名"动动"。生在摩托世家的他,还在娘胎里时就特别好动,再加上爷爷和爸爸都热爱各种运动,所以就有了这个乳名。可以这么说:在动动家,祖孙三代都是对摩托车运动怀有很深情怀的车迷,动动爷爷上世纪50年代在学校里就是摩托车队的成员;动动爸爸是在动动爷爷的摩托车上长大的;动动出生后就在爸爸的摩托车俱乐部耳濡目染,从不到3岁开始,爸爸就骑着车,把他用安全带绑在后座上到处摩旅。动动爸爸是他爷爷老孔的骄傲,现在的动动,是他爸爸孔祥琦的骄傲……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2021,(8)
正暑假开始了。每年这个时段,许多车迷都会骑摩托车带上孩子来一场摩旅,让紧张学习一学期的孩子在放松之余增长见识,也能在旅途中增加与孩子的感情。有鉴于此,我们推出了这个摩旅亲子游的专题,介绍一些适合亲子游的摩旅线路,供车迷们参考和就近前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