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随着船舶油污的威胁日趋严重,特别是在“Torrey Canyon”号事件之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必项在一个国际的水平上采取更多的行动,以减少油污的排放,并在油污事故发生后,能够分清责任,给予受害方以足够的赔偿。为此国际社会和许多国家制定了众多的公约和法规,以防止、减少油污事故,并对油污责任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事船舶油污染最主要的两种途径(即非法排放和事故泄漏)相关管理及应急防备中存在的诸多不足,通过大胆的设想,尝试探索一些简单实用的管理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IM0及许多国家的专家围绕船舶造成水域污染的途径进行分析,按照排放的途径和方式可以将船舶对海洋的排放分为操作性排放和事故性排放。从定义上来看,操作性排放是指船舶营运(航行、停泊、装卸)过程中,船员有意或无意地将船舶污染物排放入海的行为。大量污染行为是对机舱含油舱底水、油轮的含油压载水和洗舱水的不正当处理排放等。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船舶油污损害中船舶的定义、油污损害的类型、国内外的相关立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我国在完善船舶油污损害立法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船舶油污损害的加剧,我国正酝酿制订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专门立法。本文提出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应由四大基本制度构成,即适用范围制度、赔偿主体制度、赔偿范围制度、赔偿限制制度。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根据现行船舶油污水排放的法规及法规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目前常用的船舶舱底油污水处理技术,提出了今后船舶舱底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船舶油污损害,系指船舶在正常营运中或发生事故时溢出或排放油类物、燃料油或其他油类物质,如废油、油类混合物等。在运油船舶或当事船舶以外,因污染而产生的财产损害或人身伤亡,包括事故发生后,为防止或减轻此种损害而采取合理措施的费用,以及由于采取此种措施而造成的进一步损失。船舶造成海域油污损害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意外事故引起的油类逸漏,如运油船发生触礁引起油类泄出;二是船舶废油排放不当。这些都属海上侵权行为,是在船舶油污责任人与油污受害者之间引起损害赔偿之债的法律事实。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相比,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应… 相似文献
11.
船舶溢油是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之一,对船舶溢油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和评估,揭示其发生的复杂规律,采取相应的预防及应急措施,使船舶溢油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本文对船舶溢油的几种预测方法进行了实用性和局限性的讨论,从中得出灰色系统理论较适用于溢油数据记载不完备及新建港口的溢油预测,可作为制定有效的船舶溢油事故应急措施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远洋运输业是一个投资大、回收期长的行业。目前我国该行业的成本控制是以单船单航次的成本控制为主线,以计划成本、定额成本等为基础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定期分析营运过程中实际成本脱离控制标准所形成的偏差程度。这样在成本管理上存在很多的不足。本文主要通过对财务部门以外的航运技术部门和营销揽货部门,应当如何从自身的管理加强成本的管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船舶机舱油污水非法排放的途径及非法管路检查的方法。为海事监督人员在船舶安全检查、现场巡查、污染事故排查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船舶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照营运船舶特别是离岸时间较长的船舶特点,分析确保船舶运行的信息管理策略;建立船舶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构建系统功能,并提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大型舰船作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对其费用管理的特殊性。文章在分析舰船作业费用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这些作业费用实行零基础、按性态分类和动态管理的预算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文中探讨了通过合理调配船舶资源、增强各方协作、提高作业效率及变革船舶管理方式等途径和方法,以适应当前浮标更换作业及航标应急反应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海上石油平台防污染管理的相关国际公约、国内法规的梳理,分析了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异同点,并结合管理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通过分析液氨的危险特性,提出对运载液氨船舶在装卸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监督检查内容,对海事现场监管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