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自动驾驶汽车"一直是汽车、互联网等行业以及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奔驰、沃尔沃、大众、通用、丰田、日产等传统汽车厂商以及Google、百度等互联网科技企业纷纷宣布各自的自动驾驶汽车开发计划。同时,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及时适应新技术变革带来的交通安全管理新形势,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并促进自动驾驶行业健康发展。自2012年Google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首个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牌照以来,发达国家均在积极推动自动驾驶汽车新政策的制定和引导,本文从法律法规方面对自动驾驶汽车相关政策进行解读与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Waymo是一家研发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刚开始时是Google 2009年开启的一项自动驾驶汽车计划,之后于2016年12月才由Google独立出来,成为Alphabet公司(Google母公司)旗下的子公司。2017年11月,Waymo宣布开始在驾驶座上不配置安全驾驶员的情况下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智能车辆",就是在普通车辆的基础上增加了先进的传感器(雷达、摄像)、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与人、车、路等的智能信息交换,使车辆具备智能的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自动分析车辆行驶的安全及危险状态,并使车辆按照人的意愿到达目的地,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目的。智能汽车与一般所说的自动驾驶有所不同,它指的是利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公路技术实现的汽车自动驾驶。智能汽车首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汽车新技术层出不穷,以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技术尤为突出,新能源汽车在走进千家万户的时候,自动驾驶技术在生活中也会越来越普及,自动驾驶汽车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汽车。又称电驾汽车或轮式移动机械人。其融和个性需求,给人全新的体验,具有安全、舒适、便利等特点。与人工驾驶汽车的不同之处在于,自动驾驶可以通过电来实现对汽车的控制,就目前来看,自动驶更满足现代人的追求,在近几年呈现出实用化的趋势。在2020年。自动驾驶汽车  相似文献   

5.
<正>近两年来,自动驾驶汽车在网上被炒得很是火热。作为对自动控制技术和汽车技术都非常感兴趣的我,虽然没有见过自动驾驶汽车,但一直很关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那么现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发展到什么地步?什么时候能真正上路行驶?人类探寻自动驾驶汽车的脚步一直没停止过1912年,凯迪拉克推出的自动启动系统似乎让人类迈出了自动驾驶技术的第一步。当时使用电动机来代替人力来启动汽车,标志着自动启动系统的问世,也意味着驾驶者不再使用手柄启动汽车。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大众集团将联手驾驶辅助系统供应商Mobileye为自动驾驶车辆开发一个导航系统,双方将在2018年共同开发自动驾驶导航标准。其实,传统汽车巨头和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的"跨界合作"已不是新鲜事,近几年频频增多。笔者回忆一下,Mobileye在CES 2017展上还联合宝马、英特尔,宣布2017年年底约有40辆宝马全自动驾驶汽车开始在美国和欧洲进行路测,测试车辆为宝马7系,该车将搭载英特尔全新自动驾驶品牌Intel GO研发的软件和硬件;日前据国外媒体报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在汽车领域,最顶尖的技术、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自动驾驶"。随着汽车技术与人工智能越来越紧密的配合,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走出实验室,少数车型开始进行路测。这不仅仅是汽车行业的变革,也将为我们的出行方式、交通现状带来改变。另一方面,自动驾驶车辆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大众对其安全性的关注及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丰田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过程中,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因此对于相关的新技术难免"保守",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慢人一步"。但至2005年开始,丰田展开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一路高歌猛进,并承诺到2020年投入10亿美元用于开发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技术,并计划在2020年前后研发出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自动驾  相似文献   

9.
正未来汽车架构将由软件来定义,软件将为自动驾驶、网联汽车提供技术支撑,但也对软件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遵循"安全"和"防护"两个主要原则,才能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保证创新性。自动驾驶、数字化、汽车共享、电气化是汽车产业四大趋势。Navigant Research的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之后,自动驾驶技术将快速发展。而数字化方面,全球超过12.5亿辆乘用车  相似文献   

10.
正设想一下,有一天你无需先到达机场再开始一段长途旅行,没有了繁琐的机场安检、动辄数小时的排队和候机,也不会再有拥挤而嘈杂的机舱。你需要的只是走到自己家门口,坐上已经自动驾驶来的"私人头等舱"汽车,就可以轻松舒服地直达目的地……这样愉悦的出行方式,你会选择吗?这就是沃尔沃汽车发布的360c自动驾驶概念车给我们描绘的人类未来出行愿景,这样的出行方式集自动驾驶、电动  相似文献   

11.
驾驶乐趣,在汽车圈里绝对算不上什么新鲜词儿。在Google上无论是输入"驾驶乐趣",还是"Driving Pleasure",你都能搜索到几百万个与汽车相关的网页。但到底什么样的车才具有驾驶乐趣呢?仿佛辞典和互联网都不能给人确切答案。  相似文献   

12.
正Q:倘若有天真的实现了自动驾驶,行人应该如何判断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意图?超人不会飞A:这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问题,就算在没有自动驾驶的今天,行人与车辆驾驶者之间的沟通也存在障碍。特别是在中国,很多情况下驾驶者以为行人不会走上斑马线,行人也以为驾驶者会像西方驾驶者那样等在斑马线前,往往这个时候眼神或手势的交流就起到了决定因素。就算这样,经常也会遇到误判的情况,导致双方之间发生摩擦。自动驾驶汽车没有眼神,更没有手势,走与不  相似文献   

13.
正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无人汽车领域已初步进入市场应用期。虽然无人驾驶目前已经逐步走出实验室,但是由于交通运输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正式上路载客还存在很多制约。作为自动驾驶的未来发展核心,公交系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动驾驶系统能够胜任线路固定和路况相对简单的城际公交,与此同时可以减少人力投入,避免"疲劳驾驶"的问题。从目前来看,要在未来10年内普及自动驾驶轿车不可能,但自动驾驶公交  相似文献   

14.
《汽车维修》2012,(10):47-47
日前,Google宣布其测试中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安全无事故行驶了超过30万英里。Google强调这样的安全行驶是在“大量各不相同的交通环境”下取得的。这样的测试结果对于Google无人驾驶汽车项目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30万英里的行驶里程已经超过了大部分普通轿车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5.
<正>首届亚洲消费电子展(CESA),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尤其是汽车行业。自动驾驶和万物互联,让汽车成为电子展的主角,而汽车行业的数码革命,也真正开始了。自动驾驶终于开进现实自动驾驶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其实,靠的就是遍布车身的"眼睛"。自动驾驶概念车配备了大量的传感器,用于监测车辆所处的交通环境,正是有了这些传感器,汽车可以识别静止和  相似文献   

16.
正一辆理想的自动驾驶汽车的终极目标是取代人类驾驶,成为一个完全安全、更有效的"高科技"产品。本质上,这意味着L5级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将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理解周围环境,在几乎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安全驾驶。当人类驾驶时,五类感官齐上阵。眼睛是不断从环境中收集数据的视觉传感器,感知到另一辆车,或一个行人,或一个正在接近的减速带,眼睛会将这些数据传输到大脑。  相似文献   

17.
<正>若将过去的汽车看作会行驶的硬件设备,那么,未来汽车则是被诸多软件"赋能"的智慧交通工具。与此同时,自动驾驶技术飞速发展,自动驾驶汽车离不开软件"加持"。近日,Elektrobit与百度Apollo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Elektrobit将为百度Apollo专为自动驾驶开发的先进车载计算平台ACU提供底层技术支持,并通过合作来助推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动驾驶汽车参与交通已经成为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之有关的社会、经济、工程、设计、计算机科学、道德等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自动驾驶汽车不仅会带来新的工程问题,也会带来一系列社会和道德问题。开发新技术时,需要应用工程道德方法,认真分析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工程问题。软件在控制自动驾驶汽车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软件工程解决方案需要认真处理道德问题和社会关切。本文研究了与自动驾驶汽车有关的内容,讨论了需要应对的社会和道德挑战以及自动驾驶汽车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海拉为奥迪最新的A8车型提供了全面照明解决方案,专门设计了"回家"和"离家"2个场景,其前后车灯会呈现出不同的动态照明效果,从而赋予汽车更个性化的外观。此外,这款汽车的内饰灯设计也别具一格。当车门开启时,车灯会以模拟日光的动态光效来迎接驾驶员。驾驶时,矩阵LED远光灯提供最优化的道路能见度。车灯的每个单元都集成了32个可独立调节的  相似文献   

20.
正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无人汽车领域已初步进入市场应用期。虽然无人驾驶目前已经逐步走出实验室,但是由于交通运输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正式上路载客还存在着很多制约。作为自动驾驶的未来发展核心,公交系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动驾驶系统能够胜任线路固定和路况相对简单的城际公交,很适合路程较短的城内接驳交通。与此同时可以减少人力投入,避免"疲劳驾驶"的问题。要在未来十年内普及自动驾驶轿车现在看起来不可能,但自动驾驶公交车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