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斜向和垂直布筋的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对路面施加预应力.分别得出了斜向布筋和垂直布筋的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标准轴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通过这两种结果的对比得出:斜向布筋有效地减小了板体底面的起伏变化,使板体整体平整性较好,荷载影响范围小.这些研究成果为日后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在国内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相应的参考和依据,有助于加速中国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2.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是一种新型路面型式。其特点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内布置双斜向预应力筋,使其在路面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均产生预应力,从而使路面在较长范围内不设置伸缩缝的无缝水泥混凝土路面。近年来已在收费广场,高速公路短路基以及超重超载地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规范设计与对策设计2种设计方法,总结了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材料要求及施工工艺,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斜向施加预应力路面的受力特性,通过理论推导由斜向预应力产生的路面板内压应力计算公式,预应力筋的直径、布设角度和间距是影响板内应力的主要因素。建立力学模型,模拟分析预应力筋作用位置、布设间距和角度以及直径大小对路面板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锚固区和板角部分区域出现拉应力,但混凝土不会出现开裂;预应力筋布置在1/2板厚偏下是合理的,此时板底压应力大于板顶部,路面板产生负弯矩;预应力布设角度建议范围为25°~45°;考虑到经济性和预应力筋张拉空间,建议预应力筋布设间距最小为0.5 m,预应力筋的布设间距也不能过大,过大易造成路面板应力分布不均匀;可通过调整预应力筋的直径,以得到合理的布设角度和间距。  相似文献   

4.
斜张法双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设计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接缝少、不易出现病害和设计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降低造价、连续施工,提出斜张法双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新概念。通过对斜张法双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设计参数的研究,提出了预应力值大小计算方法、斜向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布置方法及U型板的设计方法,并针对试验路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5.
普通混凝土路面由于存在横向接缝易发生挤碎、拱起、错台、唧泥等病害,从而影响路面的行驶质量,难以满足高等级公路长期的使用要求。目前减少路面接缝的主要途径是修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本文所提的是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主要针对陕北地质条件,两桥梁之间路基短从而铺筑沥青斜向预应力混凝土。本文主要阐述斜向预应力的概念,并对其施工工序进行研究,各道工序必须充分满足设计要求,否则会出现不必要的裂缝病害。  相似文献   

6.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路面类型,板长一般可达120m~200m,由于其具有接缝少、承载能力高、耐久性强等优点,被常用于收费广场、超限监测站及重载道路。文章依托斜向预应力实体工程,开展了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的位移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夏季中午温度最高时,混凝土板的位移约4mm,晚上温度较低时位移约1mm,该试验研究结果可为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中,需要进行孔道压浆。在孔道内进行压浆可以预防预应力筋的腐蚀,同时可以提高结构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之间的粘结力。真空压浆技术是孔道压浆施工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探讨真空压浆技术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利用黄延高速筑路沿线的资源,减少石料的开采,对砂岩应用于路面基层的技术进行研究。课题通过室内试验和试验路铺设,对砂岩的性能和砂岩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砂岩的压碎值较大,为了避免碾压施工对基层造成的不利影响,基层结构采用C15砂岩混凝土+C30斜向预应力砂岩混凝土,C15和C30砂岩混凝土在实验室和实际应用中均满足设计强度,保证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河北张石高速公路连续玄武岩纤维筋配筋路面试验路段的工程概况、设计方案和试验段施工工艺,对连续玄武岩纤维筋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文中从教材、设备、预应力筋及孔道布置,混凝土浇筑,预应力筋张拉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前期研究建立的非均匀预应力筋松弛损失简化计算模型,以某跨越大渡河桥梁为研究对象,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进行主梁施工全过程应力和挠度变化数值模拟,分析由于施工控制不当引起的非均匀预应力筋非线性松弛对成桥线形和控制截面预应力度的影响。另外,通过改变预应力筋锚下有效预应力离散程度的大小来模拟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的变异,结果表明:预应力筋锚下有效预应力离散程度增大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梁的预应力度和成桥线形均有直接负面影响。因此,在桥梁工程中应对其予以足够重视并针对性地采取预应力精细化施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述大跨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梁桥施工时仿预应力筋张拉(加载)对瞬时变形和徐变影响的试验结果,文中列述了试验方法、材料、测试结果与成果应用;分析指出,与试验室标准加载方式相比,预应力筋现场施工可以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明显改变、徐变增加,在计算高强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长期变形和构件预应力衰减时应考虑应力历史对变形参数的影响,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王鸣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3):137-140,218,219
该文以常州市某大桥引桥为对象,研究探讨了砸击事故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总体技术状况和安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砸击事故造成引桥桥面铺装与箱梁顶板面积约(1.5×1.5)m2的区域直接被砸穿,箱梁顶板3根纵向、3根横向预应力钢筋被砸外露且局部下凹变形,主筋被砸弯。有2个箱室顶板混凝土受冲击破碎、劈裂、脱空,腹板与顶板交接处纵向开裂,腹板混凝土产生5条斜向裂缝。纵向预应力筋锚固齿板混凝土在顶板连接处破碎,钢筋露出。在假定的砸击荷载作用下,理论仿真分析顶、底板及腹板受损面积略大于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熊健平 《公路》1995,(2):23-26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形梁的预应力筋通常布置在腹板和靠近腹板处的顶、底板处。采用预推法施工的连续箱形梁,除上述永久性预应力筋外,还需在顶、底板布设抵抗施工时产生弯矩需要的临时预应力筋。这些临时预应力筋的作用在某些截面会产生较大剪应力,这里提供的分析剪应力的方法能较好的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发展迅速,预应力筋材料从早期的冷拉钢筋、冷拔钢丝,发展到目前大量使用的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新工艺的层出不穷大大促进了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发展。文章在总结了多年来进行预应力钢绞线松弛试验检测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检测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温度、力值和试验机夹具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20,(5)
以深圳某公路工程装配施工为例,重点介绍了一种双边叠合梁板后张法预应力装配道路施工技术,其施工工艺流程包括:(1)路基处理;(2)纵向叠合梁吊装;(3)叠合板吊装;(4)叠合板端头L型槽打入钢棒;(5)误差校核调整;(6)预应力管道铺设、固定;(7)纵向相邻叠合板节点处横向叠合梁安装;(8)后浇段混凝土浇筑;(9)预应力筋张拉、锚固;(10)重复步骤(2)~(9),依次"逐段吊装,逐块预应力筋张拉封锚",直至完成整个道路工程施工。双边叠合梁板后张法预应力装配道路设计采用"双叠合构件+预应力+后浇混凝土装配"技术方案,整体遵循"逐段吊装,边吊边灌浆,双叠合构件现场装配,预应力筋配合后浇混凝土浇筑、养护、张拉、封锚"的原则,技术方案可行有效,对推动我国公路工程装配化施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普通体外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技术不同之处,讨论了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预应力应力损失计算方法、预应力增量计算方法和预应力筋防护技术.指出预应力损失计算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翼板的非自由变形,其中钢梁对混凝土翼板的约束作用最为明显.回顾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计算方法,并认为基于能量的计算方法更适合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最后还介绍了国外预应力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三维等参数单元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应力,提出了更符合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作状况的板底摩阻力的迭代处理模型,建立了纵向预应力等效模型和沿预应力筋线的摩阻力的计算模型,确定了预应力路面温度应力的处理方法,引入了具有较高精度的应力计算方法。通过考题验证,该分析方法和程序不论是荷载应力、位移的计算,还是温度应力的计算,都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重复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8片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在重复荷载作用下斜向裂缝、箍筋应力的发展机理及试验梁的破坏现象,研究了抗剪强度随疲劳次数的误差规律,提出了箍筋强度折减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对影响箍筋应力主要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箍筋应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蒋皓  王明昌 《交通科技》2011,(Z2):71-74
悬臂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在施工阶段易产生裂缝,尤其在底板产生纵向裂缝、混凝土下崩、腹板产生斜向裂缝等裂缝现象较为普遍。文中以江阴暨南大道东清河大桥为例,通过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设计施工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