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暑、防困夏季行车,要尽可能地利用早晚天气凉爽时出车,中午要适当休息。当行车出现困倦时,必须立即停车休息或用湿毛巾擦洗脸部,消除困倦。另外,出车时最好带一些瓜果和清凉饮料,以备饮用,既能解渴又能提神。防发动机过热行车前,应检查冷却水的数量和风扇皮带的松紧度,最好带  相似文献   

2.
龙夫 《汽车运用》2005,(6):31-31
困倦驾驶预警。采用1台摄像机监视驾驶员的面部表情以及驾驶员的眼睛睁开程度,一旦监测到驾驶员困倦的表情和眼神,系统便发出声音警告。系统还可在驾驶员的视线离开道路时发出警告。也有的采用1台道路传感摄像机和车轮角度控制传感器,不断地监测驾驶过程中驾驶状况的变化,根据车轮操纵状况和汽车行驶等情况,判断驾驶员注意力是否集中,必要时产生声音或其它形式的警告。  相似文献   

3.
身心疲劳会使驾驶员的驾驶机能下降、失调,对安全行车产生不利影响。统计显示,因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有较大比重。疲劳后的主要表现有:⑴反应时间显著增长。据研究,工作1天后,驾驶员对红色信号、声音及其他刺激因素的反应时间增长了,有的甚至增长2倍以上。⑵操作能力下降。疲劳之后,动作准确性下降,有时发生反常反应(对于较强的刺激出现弱反应,对于较弱的刺激出现强反应)。动作的协调性也受到破坏,以致反应不及时,有的动作过分急促,有的动作又过分迟缓。有时,做的动作并不错,但不合时机,这在制动、转向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⑶判断失误…  相似文献   

4.
<正>客运车辆夜间行车规定夜间行车,车辆灯光照射范围小,驾驶入视野受限,视距变短,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明显比白天差,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特别是凌晨,如果长时间连续驾车,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5.
“心理空调”的原理:高温对人情绪的影响 情绪对人的正常精神活动而言,恰似一幅画的背景,时刻伴随着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过程。内外环境中的刺激是影响情绪活动的决定因素。外界环境中高温刺激所致的疲劳可使大脑皮层机能降低.适应能力减退,识别、分析、判断能力受到影响,因而夏天容易使人产生困倦感、厌烦、急躁情绪。  相似文献   

6.
生理机能下降人体内的生物钟调节着生命的节奏,对人的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一天中,黄昏时分是人体生理节奏的低潮期,大脑清醒程度比较低,易产生困倦和情绪低落。此时,驾驶员经过白天长时间、长距离的驾驶,生理机能降低,遇到交通情况时,大脑反映能力相对较低,动作操作变得迟缓  相似文献   

7.
高媛 《驾驶人心理》2006,(11):17-17
驾驶员在高速公路行车中由于道路宽阔、视线良好、线型较直、横向干扰小,无须作出很多操纵动作,这使驾驶员的负担大为减轻。但与此同时,也出现行车环境单调,刺激过少等不利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三、正确使用手操纵式离合器为了延长手操纵式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操纵离合器时,动作应平稳,不可过急或过慢。动作过急,会使各零件互相冲击,加快磨损;动作过慢,会引起离合器打滑,加速摩擦片的磨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从交通事故的事后分析中发现,驾驶员因服用一些药物而导致交通事故的现象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吃什么药,对于驾驶员来讲应慎重,因为有些药物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服用这类药物后,驾驶员有可能出现困倦,驾驶动作不协调,以致于发生不应发生的交通事故。奥地利科学家柯互格涅夫调查了9000例交通事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搭建了驾驶员有效反应时间测试平台,通过对不同疲劳状态下驾驶员有效反应时间的测试,研究分析了单纯困倦和驾驶疲劳对驾驶员有效反应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困倦或疲劳程度的加深,驾驶员有效反应时间有延长的趋势,但延长的幅度并不特别显著,约0.1s;而反应时间的离散程度变化极为显著,超长反应时间出现的概率大大提高,使驾车的安全风险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11.
于松年 《驾驶园》2005,(4):23-24
1.为什么遇到紧急情况时先控制方向后制动? 任何事故的发生和紧急情况的出现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时间虽然短暂,但驾驶者应该利用这短暂的时间迅速的做出避让动作.在做避让动作时,应按先方向后制动的原则办理.因为在事故前转动方向可以使车辆避开事故的中心位置,有时甚至能脱离危险,转危为安.若方向稍微转动的迟一点或制动的早一点点,就会使得车辆失去避让的机会和机动能力,有的甚至出现制动使车辆侧滑失控,造成更严重的事故损失.但是,对一些需缩短制动距离的事故,应在打方向时同时采取紧急制动.  相似文献   

12.
消委会提醒市民.长期使用漱口水有可能令牙渍沉积及影响味觉.得不偿失。 市面出售的部份漱口水含有可有效抑制牙菌膜的“葡萄糖酸氯己定”.消委会宣传及社区关系小组主席何沛谦指出,含“葡萄糖酸氯己定”的漱口水仅适合刚完成口腔手术人士,一旦长期使用,容易令牙渍沉积及影响味觉。部份口部常感乾燥的人士对含酒精的漱口水亦可能出现敏感,用後或会感到口部及嘴唇乾燥不适,甚至暂时失去味觉。  相似文献   

13.
人到春季,往往会有困倦之感,通常被人们称之为“春困”。这是人的机体不能很快适应外界天气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研究表明,由于这种春困作用和春季明媚阳光与昼长夜短变化,再加上司机工作高度紧张带来的疲劳,极易对驾驶人员的植物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使其体内自然产生镇静与催眠作用,在行车过程中产生睡意,引起事故。因此,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种人体反映,预防春困的发生。如感到困倦时,最好休息片刻,待精神好转时再掌握方向盘。 春季,气候变化多端,时常阴雨缠绵,能见度变差,路面湿润,使车辆轮胎正常的磨擦减小,且左右两边的轮胎磨擦力不同,因雨水的溅入,制动鼓及制动片受雨水的侵温,会使车辆制动性能降低。针对这些情况,采取一些正确的预防措施和操作方法,是雨天安全行车的关键。 首先,出车前应检查雨刮器、电器设备、方向盘及制动是否正常,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后方可行驶。雨刮器是雨天清除挡风玻璃上雨水和污水,保证视线清晰的重要部件,方向盘在晴天  相似文献   

14.
防潮湿电脑受潮很容易损坏其电路及元件。因此,在冲洗车辆时,应注意不要让水进入电脑,以免元件因受潮而损坏。防震动剧烈震动容易使电脑中的线路及电子元件产生故障。因此,在拆装或搬运电脑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严禁动作粗暴。防断电当电脑的电源被切断后,储存在电脑记忆中的一些  相似文献   

15.
晓青 《汽车运用》2012,(8):34-35
汽车侧滑的预防有效防范汽车行驶中出现侧滑的现象,其基本要点可概括为一个“稳”字,即启动操作、速度变换、制动、转向等,动作柔和、协调、平稳。当然,车辆行驶中情况多变,一些意外事件也常使驾驶操作“稳”不住.对此.应高度重视下列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安全隐患 视线受限,情况处理突然。车队行驶时,彼此间距较短,交通情况观察不清,情况处理没有提前量,易出现追尾、避让不及等事故。 疲劳困倦,精力分散。因受车队纪律约束,驾驶员的随意性受限,长距离行驶时,易产生抑制性疲劳和困倦,反应迟钝,操作迟缓,遇有突发情况不能准确处理。 性情急躁,追车赶队。由于驾驶员技术水平有差异,有的可能会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2007,(10):42-43
后轮独立行走俗称眼镜蛇动作,是两轮摩托车特技表演中非常刺激的高难度动作之一,经常出现在国际摩托车表演中。这个动作使摩托车看起来就像是被激怒的眼镜蛇一样,车头高高昂起,频频向前,突然后仰,在即将翻倒的瞬间猛地扑向前方。此动作全部在单轮独立的状态下,靠车手操纵后轮来完成,要求车手不仅单轮独立行走的技术非常熟练,而且还要有超人的胆略与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要认真检查车况。出车前,驾驶员应认真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若无法排除时,则不能出车。尤其对灯光线路要仔细检查,并携带必要的备件。二要保持足够的睡眠。驾驶员若准备夜间行车,白天应有足够睡眠;如夜间行车困倦时,应停车下车活动驱走倦意;若十分困倦,应停  相似文献   

19.
一、离合器操纵运用与节油离合器踏板的正确操纵与运用可以使车辆平稳起步、顺利换档,达到节省燃料的目的。操纵离合器踏板时,应以脚跟为支点,用左脚掌踏在离合器踏板上,以膝关节和踝关节的伸展动作踩下或放松(抬起)离合器踏板。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的动作要快,且一脚到底;松抬离合器踏板时,快慢要有层次。操纵离合器踏板应遵循的原则为"一快二慢三停四离"。  相似文献   

20.
1发动机无法起动1.1接通燃料转换开关,气电磁阀不动作故障现象接通燃料转换开关,气电磁阀不动作,油电磁阀动作。故障原因气电磁阀正负极接线不牢固、氧化、搭铁不良或燃料转换开关至气电磁阀的导线开路。排除方法检查气电磁阀正负极及搭铁线的连接状况,清除氧化物并进行紧固;用万用表检测燃料转换开关至气电磁阀之间的导线通断情况,如断路则进行修复,必要时可另外再接一根导线。1.2气电磁阀动作,但蒸发调压器不过气故障现象接通燃料转换开关,气电磁阀动作,但蒸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