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城际铁路网络脆弱性进行分析,并找出脆弱的站点以加强防护。将城际铁路线网抽象为由车站和城际铁路线路所构成的非加权无向网络,再对网络的节点度和度累积概率分布、网络直径、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平均路径长度累积概率分布等特性指标进行分析,确定网络类型。提出网络脆弱性分析的主要指标为网络效率和连通度,利用Matlab工具,把网络中节点按照度的高低进行分类排序,并对网络度值较高的站点进行累积蓄意攻击和单个节点蓄意攻击,进而对蓄意攻击下网络脆弱性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确定了网络中的脆弱的点,为城际铁路线网日常防护及网络结构优化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最后,以成渝城际铁路线网为实例进行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TCN网络进行分析.TCN网络分两层,用于连接车辆内固定设备的车辆多功能总线MVB网络和用于连接各节可动态编组的列车通信网络WTB.本文分析了MVB网络的帧格式、主帧、从帧,变量通信机制和消息事件巡回算法和搜索算法,分析了WTB网络中的消息网络寻址方式以及初运行机制,并采用UML对上面分析结果进行建模.  相似文献   

3.
ARCNET网络系统实时性能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车控制网络在列车控制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时性能直接影响到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对其实时性能进行分析评价可以优化设计列车控制网络的应用层,合理配置网络,优化网络性能,从而保证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本文介绍ARCNET列车控制网络的数据帧类型,数据通信机制和自动重构过程等,并对ARCNET网络通信延迟时间参数进行分析,建立ARCNET网络数据通信延迟时间模型、分析其网络实时性,并提出改进网络实时性的方法。最后在搭建的网络控制系统中,对实验测试结果和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利用分析结果以及建立的通信延迟时间数学模型,计算开发基于ARCNET轻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轮询周期,为系统应用层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NS-2的网络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仿真是进行网络组建设计和网络性能评估时的一项重要工作.分析了对网络拓扑模型进行仿真中的问题、网络仿真的环境和系统,介绍了利用仿真软件NS-2对网络拓扑模型进行仿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个方面对通信企业通信网络运维保障发展转变进行研究,对通信网络运维保障转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从中寻找未来通信网络运维保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的设计和维护的实践基础上,对容灾网络进行总结和新的探索。分析了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容灾网络的需求,对主要网络互联技术发展作了介绍,对数据中心间互联技术比较分析,提出容灾的网络架构,最后对铁路互联网售票数据中心间网络互联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旅客换乘网络优化设计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铁路客运换乘网络的合理构造,是研究旅客换乘问题的核心内容。旅客换乘网络是用于优化旅客中转换乘的网络结构.是基于铁路网络、列车开行方案、列车运行时刻表等信息构造而成的。通过分析换乘网络的多种用途,构建了旅客换乘网络的评价指标;对线路换乘网络、乘降区间换乘网络、乘车区间换乘网络等现有换乘网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优化设计了基于开行方案的无向换乘网络、混合换乘网络、有向换乘网络和基于时刻表的完全换乘网络,并对各种换乘网络的规模、功能和计算处理能力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这些换乘网络适用于研究多种交通方式以及混合交通的旅客换乘问题。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轫道交通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近期(2012年)规划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分析流程和计算方法.分别在L空间和P空间中对度分布、特征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等网络特征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网络为小世界网络,其小世界网络性质在P空间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近期(2012年)规划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分析流程和计算方法。分别在L空间和P空间中对度分布、特征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等网络特征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网络为小世界网络,其小世界网络性质在P空间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介绍NGN及网络智能化技术,同时结合目前交换网络的实际情况,从网络优化和演进的角度,对现有交换网络以及网络智能化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基于NGN的整体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