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则 1中国船级社及其主要业务 1.1船级社 1.1.1船级社是从事船舶与海上设施入级服务的独立、公正的组织。船级社与船舶和海上设施的设计、建造、买卖、营运、管理、保养、维修、融资、保险、租赁组织之问,没有任何商业关系。  相似文献   

2.
陶伟 《中国水运》2009,(3):81-83
通过分析《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2004)与《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2006、2008)年修改通报之间救生、消防等设备配备标准上的不同,提醒广大的船东在建造或购买船舶时考虑船舶配备部分封闭式或全封闭式救生艇。《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2006、2008)修改通报对救生设备和消防设备的配备标准要求更高。敞开式救生艇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部分封闭式或全封闭式救生艇,本文就谈谈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海上风力发电机及船舶通航安全,以海上风力发电机为实施载体,设计一种适宜于海上风电工程水域的船舶助航系统。该系统由警示灯模块、雷达应答器模块、AIS虚拟航标模块、颜色标绘模块、远程控制模块等组成。经实践应用表明,该系统可在远距离有效提醒船舶及时避让,特别是能提高夜间或能见度不良条件下船舶驾驶员识别海上风力发电机的能力,可为船舶避让预留充足的决策时间。与传统导助航设施相比,该系统能够多重融合、远近互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优异的警示性,可有效降低船舶碰撞海上风力发电机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海上石油钻探业务的不断扩大,如物探船、平台供应船、三用工作船等,相应的辅助船舶设施不断涌现出来。这些辅助船舶与常规船舶相比,有其共性,如船型特点、总体布置等,但也有因其用途而独特的地方,如船舶安全、防污染以及附加要求等。该文根据实际设计情况,着重从船舶安全以及防污染两个方面概述平台供应船的设计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船舶检验机构在船舶建造中船体检验的管理,防止在正常工况下船舶船体断裂及结构严重受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检验条例>、<船舶检验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和<船舶建造检验规程>,制定本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存在着虚拟清晰度低的缺陷,为此提出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设计。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硬件设计包括船舶海上航行路径数据信息采集单元、三维虚拟设备单元与通信单元,软件设计包括三维虚拟场景设计、船舶海上航行路径数据信息库设计与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设计,通过硬件与软件设计实现了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的运行。通过实验得到,设计的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虚拟清晰度比传统系统高出28%,说明设计的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虚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中国船检》2006,(10):60-6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船舶检验机构在船舶建造中船体检验的管理.防止在正常工况下船舶船体断裂及结构严重受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检验条例》、《船舶检验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和《船舶建造检验规程》,制定本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相似文献   

8.
航标船舶主要承担航标布设、撤除、更换、巡检、辖区航标设施建设物资补给等工作,并能兼顾海上防污染、海上救助和无线电导航信号监测等任务。是航海保障部门保证助航设施效能正常发挥的重要装备,航标船舶的管理水平对航海保障部门向航海用户提供及时、可靠的助航服务水平有直接影响。本文根据当下南海海区航标管理要求及现有航标船舶的现状,提出关于航标船舶管理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风机基础可能遭遇的船舶撞击的风险出发,提出了船舶撞击风机基础的概率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防护成本和撞击损失的比较分析确定撞击标准的方法。进而提出了海上风机基础防撞设计的基本思路,并就风机基础防撞设计所涉及的船舶撞击力的计算方法和风机基础防撞设施的设计和使用进行了阐述。初步阐明了海上风机基础防撞标准的确定方法和海上风机基础防撞设计的思路,可供海上风机基础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小艇安全快捷地收放,以执行水面作业、海上人命救生和遇难船舶施救等任务,设计了一种艉滑道式小艇收放装置液压系统,并对艉门负载特性以及手动释放液压回路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所设计的系统具有以船电为动力的正常收放和母船失电后的手动释放两种功能,能够满足2009年9月新版《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规定,具有功能齐全、放艇快捷及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2009年5月10日-12日,第八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海事行业中的应用(COMPIT)"国际会议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自2000年举办首届会议以来,COMPIT已成为海事行业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会议,汇聚了众多软件开发商和用户.会议内容涵盖了船舶的生命周期,以及海上设施与设备,从设计到营运.  相似文献   

12.
吴俊浩  曾祥春 《中国造船》2004,45(Z1):419-425
本文介绍了海上油田新型辅助工作船舶--"浅海海底管线电缆检测与维修装置"的关键技术、关键设施的设计和建造,以及针对该装置具有的船体结构特殊、功能性强、控制复杂、设备繁多、空间狭小等有异于普通船舶的特点而在施工设计和建造阶段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建造模式、新工艺、新观念.  相似文献   

13.
正0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原油需求的日益增加,海洋石油开采逐步成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海洋工程作业都离不开三用工作船。三用工作船主要为海上钻井、采油平台和浮式生产储油轮(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FPSO)等海上设施的作业服务。船舶操纵水平的高低,既关系到人员、船舶、海上设施等的安全,又关系到海上石油生产作业能否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船舶智能技术一直是船舶行业关注的热点。《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指出“加强新型载运工具研发,强化智能船舶、新能源船舶等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广泛应用于智能航运、自动化码头等新型装备设施”。作为船舶智能化的重要领域,智能机舱的可靠性是决定智能船舶进行长途海上安全航行的关键,因此,必须对机舱内部管路状态进行合适的监控,确保在发生破损故障时能够及时发现和评估该故障对船舶整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船检》2007,(11):88-88
中国船级社2007年10月13日下发“关于船舶和海上设施设计单位评估有关规定”的通函,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内河众多,海上疆域广大,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有色金属等资源,因此,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以及海上航运业的发展成为国家的战略规划重点。舰船与海上作业平台作为主要的开发工具,其设计与制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高速化、大型化船舶的运动控制。船舶在海上受到的干扰力较多,本文针对船舶的运动过程建立模型,并结合闭环增益成型算法设计一种船舶运动控制器,并基于Matlab进行了船舶运动控制器的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17.
李世栋 《水运管理》2000,(12):31-33,30
、法律特征海上救助是海运业和其他海上活动的派生需要。海上救助是指对海上或其他通航水域遭遇海难的船舶、海上设施、货物和全部或部分 ,由无法定救助义务的外来力量依据救助合同对其进行的救助 ,从而使遇难船舶或财产脱离所遭遇的危险 ,被救助方向救助方支付一定报酬的服务。实施救助的外来力量可以是从事救助工作的专业救助公司 ,也可以是临近或过往的船舶。海上救助是海商法特有的一种法律制度。救助人在海上或其他可航水域 ,如能成功地使得遇险船舶、设施、货物等脱离危险 ,即有权为自己的救助行为请求报酬 ,并有条件对获救财产行使留…  相似文献   

18.
为找出海上溢油事故的主要原因,采用鱼骨图分析法从船舶碰撞事故、船舶非法排放含油污水、海上石油设施事故、海上石油作业事故、海上原油运输事故、海况异常等6方面分析海上溢油事故发生的原因,得出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的结论,提出预防事故发生的对策:完善海洋环境管理体制;从控制污染源着手,减少溢油事故的发生;加强溢油应急设施设备的研发;健全港口环境监视系统;加强海洋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机电设备》2009,26(5)
随着海上风电领域的快速发展,风电涡轮机机组装置的市场也日益壮大.这些装置的入级以DNV海上设施服务规范DNV OSS-101"海上钻井和支持装置的入级规范",原先是为油气行业的钻井和采油船舶的入级服务而制定的.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海上平台指挥调度效率、保障海上生产作业设施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加快海上石油生产信息化建设,提出海上生产设施主动防护理念,并结合近年海上主要事故分析总结情况研发出一套海底管线防护系统。该系统以电子海图为平台,利用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及雷达技术对监控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过往船舶进行实时监控,当船舶在海底管线上方一定范围内且有抛锚趋势时,系统将发出声光预警,值班人员通过相关手段通知该船舶不准抛锚,从而达到防护海底管线的目的。当船舶在海上平台一定范围内行驶且有冲撞平台的趋势,或违规驶入驶出特定区域时,该系统亦能发出预警,从而达到保护海上生产作业设施及人员生命财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