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编者的话     
《汽车与配件》2011,(10):4-4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能源、环境、安全等诸多问题。如果说,节能减排尚未深入到每一个汽车消费者的意识形态中的话,那么安全则是与每一个驾乘人员都攸戚相关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27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举办了C-NCAP信息发布会,公布了首批C-NCAP试验的6款车型的评价结果,引起了生产厂家、媒体和广大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很多报刊、网站、电台和电视台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网友也发表了不少的贴子、博客。对C-NCAP这件事,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汽车安全性能评价,对于促进我国汽车安全性能的改进,对于消费者购车都是一件好事,希望C-NCAP能够继续做下去,而且越做越好。但也有部分人对于车型的分类、公布的方式等提出了自已的看法,还有不少人对不同车型的安全性作了对比性评价。关于C-NCAP的结果,本文在这里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世界汽车》2006,(12):6-6
2006年10月27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召开了C-NCAP信息发布会。公布了首批C-NCAP试验的6款车型的评价结果,引起了生产厂家、媒体和广大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对C-NCAP这件事,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汽车安全性能评价,对于促进我国汽车的安全性能的改进,对于消费者购车都是一件好事,希望C-NCAP能够继续做下去,而且越做越好。为了便于消费者正确理解C-NCAP的结果,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汽车驾驶员》2010,(1):125-125
于今年1月1日正式启用的《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在我们看来具有现实意义。首先车身上要明示,消费者在购车时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各款车型的具体油耗参数,经销商也不必多费口舌解释油耗的标准,而在油耗上忽悠消费者就不那么容易,消费者买车也更放心了,这样看起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此规定确实是一桩对厂家和消费者双方都两全其美的好事。  相似文献   

5.
葛钧  刘杰 《轿车情报》2004,(10):60-66
九月的车市依然维持它的“不温不火”,在奥运慢慢从人们的主话题淡出后,汽车又占据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塞车、油费、牌照、通行费…对于汽车总有说不完的新闻,虽然有那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日子一样要过,汽车该买还是要买。纵观现在国产车市场.奥迪、帕萨特、君威…这些车型消费者更多的是考虑面子的问题。而在受众面更广的1.6L车型里面,竞争的激烈性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6.
李景升 《世界汽车》2007,(10):26-29
随着汽车市场的逐渐成熟,中国消费者渐渐将汽车消费理性化、品质化,而所有的高品质生活都源自于"安全",汽车安全自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C-NCAP的诞  相似文献   

7.
《轿车情报》2008,(7):231-231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研究逐步深入,汽车安全问题成为消费者和汽车厂商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安全性能也成为各厂家抢占市场的又一个筹码。为提升对汽车消费者的安全保障,安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已成为汽车设计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消费的增加,很多朋友都开始考虑换车的问题,那么如何处理手中的旧车呢?一般来说,一些消费者都把自己的旧车出售给亲戚、朋友、同事等,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有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个人之间的旧车交易应该注意的事项,在此我们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9.
由于汽车安全的重要性,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普通消费者,对安全碰撞测试都日益关注。我国的汽车法规主要参考欧盟标准,因此更好地了解欧盟碰撞规程,对于改进我国汽车安全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了DEKRA碰撞实验中心主任Peter Rucker和VCA认证工程师王力田先生,就大家关心的欧盟ECE安全法规、Euro—NCAP碰撞测试等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车时开始将汽车的安全性做为重要的参考因素,那么怎样才能挑选一款真正安全,放心的车型呢?本文以7款主流A级车(卡罗拉、福克斯、明锐、速腾、思域、标致307和马自达3)的安全性为例,来帮助大家正确认识汽车安全性,为消费者购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世界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一百多年了.我国汽车工业也走过了五十多年。汽车产品国际化,给我们的国家.给我们的人民,还有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大家都非常清楚。世界汽车工业走到了今天,现在有两种提法,一个是说汽车是杀人的机器。还有一个就是说它是改变世界的机器。汽车工业走过的百年,是在骂声中成长,每年死在轮子下的人有多少,我们在这里不做探讨。汽车工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没有什么争议。大家都认可,同时也是一个龙头产业,可以带动比如橡胶、钢铁,玻璃、石油、化工、纺织、电子等等产业的发展,它拉动的相关产业实在太多了。那么汽车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是什么样一个行业,我们应该关注哪些东西呢?  相似文献   

12.
区雯 《汽车杂志》2007,(11):204-207
好开易驾驶,这样的汽车有很多,但是其中做得最好的,一个是丰田,一个是大众。大家都看得出,这两家都是制造高品质大众型汽车的车厂,他们旗下很多的产品,都不是以个性强烈,性能操控为卖点的,而更强调一种均衡,取中庸之道,这样才会适合大多数人。不是所有人都天天将性能操控挂在嘴边的,日常更需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准车主对汽车安全性有些困惑 买车应该注重什么?每一个即将买车的消费者大概都有这样的困惑。 说句实话,中国的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消费还处在初级阶段,往往只注重车的价格,发动机排量的大小,外形及内饰是否精致,恐怕很少有消费者注意到所购车辆是否有碰撞吸能区,车门里有没有防撞杆,后座是否装配了安全带。而这些直接和司乘人员甚至行人的性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如今汽车新技术层出不穷,不仅仅体现在安全、环保、舒适、便捷上,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让人无法想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价格和配置是关键筹码。虽然那些装备着众多先进技术的概念车或是高档量产车赢得了大量的赞美之词,但事实上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实用性是其首要职能,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有能力为那些昂贵的配置“埋单”。那么消费者究竟对哪些新技术感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柴油也豪华     
在国内柴油动力长期以来都是应用在商用车和农用车领域,所以在国内很多消费者心目中都形成了这样的一个观念,觉得采用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的轿车就是低端车,只有低端车才会使用柴油动力。我们希望通过本专题,给读者介绍一下国外特别是欧洲各大汽车厂商推出的以柴油为主要动力来源的豪华乘用轿车,借此让广大消费者改变一种长久以来认为柴油轿车是低端车的错误观念,同时让大家了解一下目前柴油轿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世界汽车》2006,(11):8-2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汽车的安全性比以往更加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因而也成为企业研究开发的重点。虽然各国对新上市的汽车都有强制性的碰撞安全标准和检验,但是这些标准仅是国家对汽车产品碰撞安全性能的最低要求,却不能完全反映汽车的安全技术水平和给消费者提供汽车产品安全性能的准确和详细的信息,也会使生产者在产品设计和制造时因顾及成本等市场因素,只针对法规而忽略了对更高安全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在中高轿车市场,汽车的安全性从来都是最受消费者关注的性能之一。全球各大汽车厂商在安全研发方面不遗余力,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汽车的安全装备也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18.
老车 《汽车知识》2009,(12):80-87
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汽车是越重越安全,汽车越重越好,行驶起来比较稳重,自然也就安全了。相反,我们长期鄙视重量轻的车型,认为这些都是为了降低制造成本、降低燃油消耗、提高加速感而偷工减料,把汽车造得这么轻,一上高速就发飘。 不可否认,确实有这样的车型,在2006年我们杂志所做的四车公开对比测试活动中。个别拆开看的车型确实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然而,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就此认为汽车重量轻就不安全、汽车越重就越好。在世界汽车工业大力发展轻量化的大趋势下,我们应该稍微调整一下原来的观念了。  相似文献   

19.
国外汽车售后服务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是 《汽车运用》2006,(2):15-15
在当今钓汽车消费领域,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说,他们在购买汽车的时候,不仅仅是看重汽车的质量,同时也十分重视汽车的售后服务工作。那么,国外汽车制造商是怎样做好售后服务工作,以此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呢?  相似文献   

20.
佟星 《汽车驾驶员》2007,(11):84-84
一年多以来,我刊陆续介绍了有关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知识,效果十分明显。看着来自全国各地读者的来信和来电,问题越多,我们越高兴。这说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明白主动安全系统对于行车安全的重要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