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车速控制系统自适应油门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非线性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及简化模型基础上,采用一种简化非线件模型设计自适应油门控制器,并应用李亚谱诺夫理论证明了传动系统存在动态过程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对基于简化线性和非线性模燃的自适应控制器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后者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试验结果也进一步表明,基于非线性模型的自适应控制器可以通过自适应调节减小参数不确定造成的干扰,当传动系统存在动态过程时可以保证车速跟踪误差有界。  相似文献   

2.
汽车以某一速度开了一段时间以后,特别是高速前进时,驾驶员往往会对速度失去正确的判断。 有数据表明,如果以110km/h的速度行驶,5分钟后减速,当减到实际速度70km/h时,人们往往会感觉是60km/h;如果以110km/h的高速开30分钟后减速,减到实际速度85km/h时,人的感觉却是60km/h。别小看这个误差,在中  相似文献   

3.
交流电量测试是移动电站测试的重要内容。本文论述了移动电站交流电量同步采样方法,给出了软件采样同步条件,分析了同步误差对交流电量测量的影响,讨论了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汽车-行人碰撞事故中,碰撞车速的计算结果在交通事故鉴定和责任归属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碰撞事故现场复杂,常常导致采集到的事故现场数据存在偏差,从而使碰撞车速的计算结果存在误差,即存在不确定性。为了提高交通事故中碰撞车速的测量精度,借助不确定度理论对车辆碰撞速度的测量结果进行评定,可以获得碰撞车速的最优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采用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检测法和测速带检测法,分别对同一台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进行测量,比较分析两种不同方法测量结果的误差并对其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表明:国标检测法由于存在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因此测量结果的误差较高,重复性较差。测速带检测法消除了计时操作人员带来的系统误差,检测误差小,操作方便,节省人力。  相似文献   

6.
汽车的ABS、ASP、ESP等是改善汽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装置。而瞬时车速,是计算汽车滑移率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参数。本文介绍了三种测量车速的常规方法,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几种比较新颖的车速测量装置,从中可以了解国内外在这个方面的动态。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车辆排放检测试验过程中尾气排放物PM测量波动及误差问题,重点研究了在车辆排放检测试验中分别使用不同种材质消音器和尾气采样连接管路对PM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加工工艺更为精良的不锈钢材制消音器及热稳定性能优良的连接采样管路,可以有效解决车辆排放检测试验中的PM测量波动及误差,有利于汽车环保性能的提升。检测试验数据的有效性直接表明了为达到解决车辆排放检测试验PM测量误差的目的,推动各大主机厂采用更好材质、更好工艺的消音器及各检测机构改进采样管路的连接方式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MAP传感器动态特性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利明  方会咏  杨君 《汽车科技》2007,269(4):24-28
在对发动机进气歧管中动态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发动机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的动态特性,针对发动机瞬态过程中的空燃比控制问题,提出了MAP动态补偿及基于时间采样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金辉  张俊 《汽车工程》2020,42(2):270-277
智能车的车速决策影响燃油经济性。以起步阶段加速工况的燃油经济性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瞬态燃油消耗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经济性换挡规律制定方法;根据车辆纵向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基于前向欧拉离散方法的车速状态转移方程,以及确定相应的初末约束条件、边界条件;基于动态规划最优性原理,提出了智能车起步过程的经济性车速规划方法,建立了基于速度状态搜索策略;根据Matlab/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对比了典型驾驶员速度跟随模式的燃油消耗水平,结果表明,基于动态规划优化后的经济性车速及相应的挡位序列具有良好的节油特性,可为智能车经济驾驶的车速规划及挡位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基于视频图像建立的距离插值法和时间插值法这2种车速分析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深度的误差分析和研究,系统阐述了这两种数学模型误差产生的原因、种类、性质和特点,以及误差的影响因素,并从理论上对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现场简化方案的系列验证。提出了这两种数学模型的适用条件、运用范围以及提高计算精度、降低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内燃机瞬时转速计算精度低、对采样频率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固有时间尺度分解(Intrinsic Time‐scale Decomposition ,ITD)和邻域差分能量算子解调(Energy Operator Demodulation ,EOD)的瞬时转速计算方法。利用自适应波形匹配算法对原采样信号进行端点延拓,然后基于ITD算法从信号中提取包含瞬时转频的单分量信号,再对单分量信号进行邻域对称差分,并将差分结果输入传递函数计算能量算子,进而求出内燃机的瞬时转频和瞬时转速。仿真和实测信号研究证明了本方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且频率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12.
转向加速工况下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滑转率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低速转弯加速时,用后轮轮速作为参考车速计算驱动轮滑转率会造成计算偏差,引起驱动防滑控制系统误干预,为此提出了驱动轮滑转率计算的修正算法.该修正算法不需要增加前轮转角传感器,而是采用两非驱动轮轮速估计车身横摆角速度和汽车前轮转角,进而计算出前轮参考轮速,并将前轮参考轮速代替车速对转弯工况的驱动轮滑转率计算进行修正.试验结果表明,该修正算法消除了滑转率计算误差,可防止汽车在高附着路面上转弯加速时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误干预.  相似文献   

13.
廖浩霖  翁小雄 《公路工程》2020,(1):50-54,113
基于收费数据的高速公路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利用收费数据对高速公路车流量进行推断。使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对车辆进行路径还原,然后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了细化,对车辆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优化。依据车辆行驶状态计算时间与速度,推算出车辆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进而推断出不同时段各路段的流量。与优化前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了误差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车辆的高频活动区域对于车辆的服务应用有较大的参考意义,而汽车高频活动区域的计算中会基于其采集模块提供的经纬度数据进行运算,而该采集模块的经纬度数据误差通常为10米左右,较大误差的引入会影响高频区域计算的复杂度,准确性,及时性。若要降低该误差通常可借助提高采集模块的采集精度,或第三方差分定位服务,但同时导致成本上升。本文将基于当前车辆采集模块的经纬度数据精度,采用地图网格化分块索引的方式改进了车辆高频活动区域的算法,提高了车辆高频活动区域的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DSP的柴油机瞬时转速智能监测节点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柴油机实车在线监测中车内空间有限及变速变载的情况,设计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柴油机智能监测节点.在对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及外卡式油压传感器信号进行同步采样后,利用零相位滤波将瞬时转速的计算精度提高了50倍.利用外卡式油压传感器信号定位到柴油机工作周期后,可监控柴油机工作周期内的转速波动值,进而定位失火故障.  相似文献   

16.
运用运动学理论,引用刹车距离计算公式,通过对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与车速和载重关系的试验和定量计算,剖析了其交通风险的成因,得出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应当限定为28km/h;车载质量分别为75、100、125及150kg时,最高安全行车速度应当限定为28、22、19及16km/h。  相似文献   

17.
范孟华 《路基工程》2011,(2):80-81,84
液塑限试验中,一般用作图法来求液塑限,但手工作图较为繁琐,且误差较大。介绍了解析法的原理并编制了相应的Excel表格,使得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运行状态的监测水平,基于ETC交易数据预处理,根据计算周期内路段ETC数据量的大小,搭建了不同样本量水平条件下行程速度的提取模型.利用包含对象路段的多个OD对ETC交易数据提取路段的行程速度,提出基于OD对速度折减系数和可信度权值的速度修正方法,解决了小样本条件下速度提取可信度较低的问题.以北京市高速公路路段数据进行了现场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4.5 km/h左右,平均相对误差为6.5%左右;高峰和非高峰时期的误差均方差分别为2.38 km/h和3.39 km/h,说明高峰时期的速度提取稳定性优于非高峰时期.仅利用ETC数据不能完整反映车辆的行驶状态,未来可融合其他数据源,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运行状态提取的准确性和可靠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车用发动机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各传感器信号频率成分相差较大、需要同步采样及信号非平稳的情况,分析了阶比跟踪技术在发动机各类信号处理方面的优势。通过软件实现了各通道信号同步变采样率采集。通过抗混叠滤波器截止频率及发动机最低转速计算出了各通道所需的最低采样阶比,避免了繁琐的阶比跟踪滤波对原信号带来的误差和干扰。对正常及故障工况下变速时的排气噪声、缸盖振动及外卡油压信号进行变采样率变采样阶比的阶比跟踪后,用于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的信号特征更加明显,且更利于通过程序自动提取。  相似文献   

20.
对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DPF)的再生效率进行实时和准确的在线预估,可为DPF热再生结束的控制提供判断依据,是实现DPF系统化和高效应用的重要功能。本文基于热再生过程中DPF内碳烟颗粒的氧化反应机理探讨并建立了DPF再生效率计算模型,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对模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校核和辨识,从而得到DPF内碳烟颗粒热再生氧化反应的反应级数为α=1与活化能参数为E_a=107.5 kJ/mol。台架稳态工况和车辆在实际道路行驶工况的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效率模型最大计算误差为5.6%,较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DPF热再生中准确判断再生结束的时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