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实际生活中,某一交通区域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数、车型、车速及行人的影响等客观因素是不确定的,与之相关的指标值也是不确定的。对于不确定的指标值在规划方案优劣的评比中采用区间数的形式要比采用确定值的形式更符合实际。为了解决具有不确定性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大相对隶属度的区间数多指标评价法用于交通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该方法在处理模糊性的评价问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方法简单实用.本文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中存在的多属性、不确定性等问题,构建了绿色建筑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区间数来表示指标值及其权重的可能范围,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给各指标赋权,结合集对分析(SPA)联系数理论将决策矩阵指标区间数矩阵转化为联系数矩阵,建立了基于联系势和联系数贴近度两种排序准则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区间数多属性评价方法。实证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不确定AHP的桥梁加固方案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桥梁加固方案的模糊评价更为可靠,针对已有评价方法中评价指标模糊处理过于简化以及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主观性强的问题,确立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等级与评价指标分级标准;根据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指标的隶属函数和桥梁加固方案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群组决策思想,建立了基于专家可信度的不确定型AHP法来计算指标的权重区间,并引入相对优势度分析法将指标的权重区间转换为数字权重,进而对指标进行赋权;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出基于不确定型AHP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于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方法适用于桥梁加固方案的模糊评价,与工程实际相吻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多目标模糊优选动态规划在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站场改扩建过渡方案的优选是多阶段决策问题,基于模糊优化理论,确定各方案在各指标下的相对优属度,以方案相对优属度总和最大为目标,建立动态规划模型,对过渡方案进行优选.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舰炮武器系统防空威胁评估的特点,建立了一种属性值为区间数且属性权重完全未知,指挥员对方案具有主观偏好的偏差最小化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利用隶属度函数,获得传感器对目标隶属度函数值的统计推断区间,构成区间数决策矩阵。综合考虑多传感器网络获取的目标属性值数据和指挥员基于经验的主观偏好信息,建立了偏差最小化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通过防空目标威胁估计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性能的导航(PBN)对我国民航进近方式发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PBN概念下各类进近程序进行了探讨,研究了RNP APCH和RNP AR APCH两类进近程序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在不同地区选择使用不同适合种类进近程序的方法,使PBN程序在提高飞行安全水平,增加机场容量和运行效能方面发挥最大效能,促进PBN程序在我国的应用,满足我国民航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铁路选线方案决策中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难以综合评价的系统量化问题,引入区间数理论,建立了基于区间数距离的铁路线路方案决策优化模型. 首先将选线方案中的定量和定性指标转化为区间数,得到区间数决策矩阵;然后对决策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规范化区间数决策矩阵;接着利用区间数距离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构造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再基于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利用区间数距离对决策方案排序择优,得出综合比选结果;最后结合工程比选实例验证了模型的作业程式. 结果研究表明:该模型在将含有不确定性信息的定性指标进行量化时,比传统的AHP方法可减少主观原因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尤其是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更可靠;在进行决策方案排序择优时比利用传统的投影法计算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8.
介绍港口泊位规划方案确定及TOPSIS优选模型,计算模型的正负理想解;根据相似度定义各方案到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得出各方案的相对贴近度.以某港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港口建设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由于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很多交通方式属性值只能用区间等模糊形式来表示。针对区间交通方式属性,分析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城市交通方式评价体系,通过对向量规范法进行改进实现交通方式属性间的可公度化,进而建立基于交通方式点到正负理想点“距离”的多目标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和验证,表明评价模型在区间交通方式属性评价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高速公路设计方案的节地效果综合评价及其多目标决策,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改进熵权法的评价方法,进而实现高速公路方案的优选决策。结合指标特点,对高速公路设计备选方案进行基于改进熵权法的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设计:引入指标值合理区间的概念,设计样本数据归一化函数,实现指标的标准化,结合节地效果评价要求,针对传统熵权法的弊端对熵权计算公式进行改进。在将专家主观赋权和熵权客观赋权相结合进行综合赋权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指标隶属度的评分函数,对备选方案的综合评价打分排序,实现高速公路设计方案的优选决策。结合大广高速某路段进行了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罗圆  姚令侃  朱颖  杨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26(6):1008-1015,1023
为了解决传统铁路选线设计方案评价方法没有考虑不同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并且对于一些不能完全用货币衡量的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等定性指标难以进行定量化研究的问题,引入效用理论以及多属性决策中的投影法,在专家采用语言变量对定性指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区间数,再通过定义效用函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果进行量化,建立了不同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下的线路方案评价模型.根据该模型,通过使用不同的经济环境因子k来选择与其对应最优的线路方案.最后通过一个局部走向方案的比选实例说明了模型的作业程式,为新形势下铁路选线设计的方案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熵权决策法在滑坡治理方案优化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滑坡治理方案优化选择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充分考虑地质资料、施工条件、工程经济及环境影响等综合因素,构造多目标优选模型。该模型根据各方案、各指标构成判断矩阵,并利用指标值确定其熵值。根据各方案与理想点的贴近度对方案排序,从而选出最优方案。据此方法并结合VB编制的基于熵权的多方案优化选择程序,能够方便地对各方案作出综合评价。通过对康家咀滑坡治理方案的优化分析,证明基于熵权的滑坡治理方案优选,具有简便、定量、严密的特点和较强的识别评判能力。该方法对其他综合评价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An optimization scheme for choosing the optimum number of secondary users in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based on the cyclostationary feature detection with Neyman-Pearson criter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optimal soft combination test statistic for the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based on cyclostationary feature detection is derived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 and its corresponding detection performance is deduced. A target function, considering two important parameters as the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and the number of samples employed by each cooperative secondary user in the system design, is constructed to obtain the optimum number of cooperative secondary user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selection scheme is to make a tradeoff between the system complexity of the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and the global sensing performance of the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相似文献   

14.
归纳和总结了铁路线路智能优化与三维空间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OSG技术对空间信息数据进行高效组织,加工处理与信息输出为一体,建立了三维空间信息模型,为铁路三维空间线路智能搜索提供可视化地理信息环境。以平面交点坐标、交点半径、纵面变坡点里程、变坡点高程为设计变量,充分考虑了空间线路平面约束、纵断面约束、平纵组合约束和环境影响约束条件,深入分析铁路三维空间线路优化费用目标函数,建立了铁路三维空间线路综合优化数学模型。采用浮点编码方式,以交点偏移距、交点曲线半径、链式变坡点高程为基因序列,针对多约束条件构成的优化空间进行深入的研究,生成线路方案群;基于多目标排序矩阵方式对每代中线路方案进行适用度计算,设计了选择、交叉和变异三类遗传算子,逐代遗传进化,实现了线路方案向最优线路方案群自动搜索,完成了铁路三维空间线路智能寻优过程。以本文提出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基于vs.net、OSG、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铁路三维空间智能选线系统的开发,结合实际工程对本文的理论模型与算法进行了验证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路线方案的择优是路线设计中的最根本问题,也是路线方案选择优劣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往往存在多个可行方案,如何从众多可行路线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是设计的关键。集对分析理论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系统分析方法,基于集对分析具有概念明确、计算简便和信息全面的优点,在集对分析同一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公路路线方案优选的集对分析模型。同时,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提高了方案评价的可信度,为公路路线方案优选提供了一种简单、适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实生活中,驾驶员往往依据自身偏好来选择路径,对不同的路径属性有不同的要求,且对其属性值存在一个可接受范围,而不是一个精确值. 本文对存在驾驶员偏好的最优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综合反映驾驶员偏好的最优路径选择方法. 首先基于可能度和区间数相离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建立驾驶员偏好与路径属性总偏差最小的优化模型,并解出路径属性权重;其次算出各路径的综合属性值,建立路径间的可能度矩阵及其排序向量,据此选出最优路径;最后以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路径选择方法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铁路施工组织方案比选这个多目标决策问题,建立了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包括铁路施工组织方案评价因素层次的确定、指标权重的生成和模糊评价模型的建立,适应铁路设计阶段的施工组织方案比选,且优于现阶段设计单位传统的方案比选方法.利用该评价模型对某铁路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铁路施工组织方案比选的实际情况,可为铁路施工组织方案的评价及方案优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