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海工程》2006,35(2):F0003-F0003
《中国舰船研究》系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第七○一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技术综合性期刊,旨在加强舰船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与技术交流.推动舰船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创新与技术进步。《中国舰船研究》将以促进我国舰船、潜器与海洋结构物的发展和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作为办刊宗旨,大力提倡观念创新、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积极报道舰船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建造的新理论、新思路、新见解、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新成果.并鼓励不同学术观点展开争鸣。  相似文献   

2.
舰船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STS).鉴于传统舰船系统设计过于偏重技术分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以STS理论为指导进行舰船系统设计,通过加强技术分系统与社会分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与优化,达到了整体性能最优化的设计目的,从而为舰船系统设计开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的舰船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舰船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STS)。鉴于传统舰船系统设计过于偏重技术分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以STS理论为指导进行舰船系统设计,通过加强技术分系统与社会分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与优化,达到了整体性能最优化的设计目的,从而为舰船系统设计开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修船》2019,(6):43-45
随着舰船装备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维修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维修难度相应地也越来越大,伴随着各类新型舰船的相继入役,未来几年将迎来各类新型舰船等级修理的高峰。文章围绕新型舰船首次等级维修工程,从管理特点、管理对策方面阐述如何加强新型舰船首次等级维修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5.
舰船物理场特性监测与视情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物理场特性是舰船隐身技术与目标特性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战技术指标.加强对舰船物理场特性与特征的控制,对于改进舰船物理场隐身性能,提高舰船海上战斗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要实现对舰船物理场特性与特征的控制,重要的是对舰船物理场特性的测试与监测,通过实际测得的数据和监测的特性变化,根据不同舰船的特征研究舰船的物理场性能,最终达到控制物理场特性的要求.概述了近年来国外舰船物理场测试方面的技术情况,结合国内的发展,论述了开展舰船物理场特性监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舰船装备发展面临的低碳、环保等热点问题,阐述了"绿色舰船"和"绿色舰队"的内涵,介绍了美、欧等世界先进海军国家绿色舰船的发展现状。从节能、减排、防污和能源安全等角度,分析了我国海军发展绿色舰船的必要性。提出了发展绿色舰船应采取的系统性举措,包括:加强战略规划论证、更新舰船设计理念、注重绿色能源探索、强化配套装备研发、提升绿色建造能力、重视绿色管理研究、关注国际绿色舰船装备与技术新动向、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和合作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舰船平台技术所面临的发展需求与挑战,从总体平台特性、综合隐身以及综合保障技术发展需求的角度,简要分析开展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西方国家潜艇应用为例,梳理国外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发展思路,提出并阐明舰船功能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工程的3个“一体化”技术特点,着重探讨总体/结构设计技术的定义、内涵及关键技术组成。最后,针对我国未来在该领域的发展需求,提出应在尽快制定顶层规划的同时,着力加强设计基础研究和规范体系性建设。  相似文献   

8.
舰船电场隐身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电场探测跟踪技术的发展和电场引信水雷的存在,研究舰船的电场隐身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意义。介绍了舰船腐蚀防护静电场、轴频电场、工频电场等不同类型舰船电场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了国外为减少舰船电场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如利用有限元和边界元的ICCP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使得在有效保护船体的前提下,舰船的防护电场降至最低;采用电场防护系统及电磁保护结构工艺等措施来尽量消除已形成的舰船电场等。从采用防护措施后舰船电场的减少效果可看出加强舰船电场隐身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舰船消防安全工程理论是损管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基于公共安全三角形原理,结合舰船损管防护技术特点,提出舰船消防安全工程理论框架体系,即舰船火灾演化、舰船火灾损伤和舰船火灾防护。分别从舱室与开放空间火灾动力学,以及人员、设备及结构的火灾损伤机理、火灾烟气控制、消除技术和新型灭火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完善舰船消防安全工程理论体系,可不断提升我国的舰船火灾防治技术水平,进而提高我国舰船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舰船装备维修性数据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佳  邢涛  徐永新 《中国修船》2009,22(4):44-46,50
文章针对舰船装备维修性数据浩繁复杂,种类繁多的特点,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按照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要求,结合海军在实际维修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以数据库为核心,建立了舰船装备维修性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加强舰船装备维修性数据管理能力建设,更好地开展维修性研究工作,为新一代舰船装备维修性设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搞好舰船装备维修性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舰船修理技术文件作为能够指导维修保障人员科学开展舰船修理工作的核心保障资源,是决定舰船修理是否全面、科学、合理的关键因素,其作用主要体现于有效控制舰船装备修理过程中的技术状态。本文从法规类、标准类和技术类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目前的舰船修理技术文件体系,着重分析了舰船基地级修理工作所需的技术资料,为深入了解我国舰船修理技术文件体系现状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舰船电磁兼容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光甦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5):20-22,40
现代化舰船对电磁兼容性技术提出新的需求,快速提升舰船电磁兼容设计和控制技术是当务之急。介绍国外舰船电磁兼容技术最新发展动态,通过借鉴分析,从设计技术、评估能力、抗电磁损毁、诊断控制、频谱管理、新技术、舰船海上武器平台等7个方面重新思考我国舰船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信号处理在舰船目标识别中研究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目标识别系统是现代智能水中兵器的神经中枢和关键技术,为全面了解现代舰船目标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功能和发展现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二十多年来国内外舰船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成果,重点阐述了诸如谱分析、小波分析、混沌时间序列分析等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在舰船目标识别中的发展。最后对未来舰船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思路表达了认识和看法,以期共同推进舰船目标信号的特征提取和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舰船抗爆和抗冲击技术概念宏观,内涵广泛,对其认识理解、设计研究都需要技术体系的顶层划分和牵引。首先,基于武器攻击对舰船的爆炸毁伤类型,对舰船抗爆与抗冲击这两个概念进行划分;然后,基于舰船总体抗爆抗冲击设计技术需求,区分不同的研究对象及技术的基础理论,提出包含6大类型的舰船抗爆抗冲击技术体系的划分方案,即水上/水下防护结构设计、新型抗爆结构与毁伤分析、设备系统及人员抗冲击、舰船抗爆抗冲击试验验证及技术标准规范;最后,分别对舰船抗爆和抗冲击技术内涵进行详细阐述。所做研究可为我国舰船抗爆抗冲击技术体系的形成提供一个初步构想,供从事舰船抗爆抗冲击设计、研究及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面舰船集成优化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综合作战能力的最大化与舰船资源的稀缺性是舰船设计阶段永恒的矛盾,集成优化设计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解决舰船需求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方案。通过提炼国外水面舰船集成优化设计思想,总结舰船集成优化设计的概念与原则;描述国内水面舰船集成优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舰船总体应通过做好型号总体顶层设计、落实总体设计优化工作及加强对总体和系统的监督管理,舰船系统应通过优化系统结构、提高"四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及标准化)程度及提高系统效率等方面加强集成优化设计工作;展望了集成优化设计在改变设计理念、提升舰船能力及经济性等方面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舰船供电系统为船舶自动化设备、武器系统、照明等设备提供稳定的电能,对于舰船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舰船供电系统的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加强船舶供电系统操作人员的训练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舰船操作人员的训练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Web技术的舰船供电系统模拟器,这种模拟器可以提供舰船操作人员的多种训练模式,克服了操作人员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容错率低、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具有推广使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投稿提示     
正《舰船科学技术》以面向广大舰船科技工作者,反映舰船领域最新科技研究成果为宗旨积极促进舰船领域的学术与科技交流推动舰船科学技术的发展。本刊选题范围广泛,包括舰船理论研究舰船高新技术、舰船总体研究、动力设备、武器装备、电子与光学设备导航设备、自动化设备、机电设备、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舰船材料舰船防护、海洋军事、海洋工程、军民两用技术等。为便于统一稿件格式,缩短编排和修稿时间,特做如下提示。  相似文献   

18.
我国领海面积辽阔,海洋资源丰富,为了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监控,提高我国海上运输与资源开采的水平,建立有效的海上雷达监控系统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商业价值。信息融合技术,特别是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是海上监控系统和AIS系统的关键技术,决定了海上监控、舰船识别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精度。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舰船信息融合系统的信息安全性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特别是军事领域的监控系统信息安全。本文针对舰船信息融合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建立相应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舰船信息融合系统的数据融合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9.
投稿提示     
<正>《舰船科学技术》以面向广大舰船科技工作者,反映舰船领域最新科技研究成果为宗旨,积极促进舰船领域的学术与科技交流,推动舰船科学技术的发展。本刊选题范围广泛,包括舰船理论研究、舰船高新技术、舰船总体研究、动力设备、武器装备、电子与光学设备、导航设备、自动化设备、机电设备、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舰船材料、舰船防护、海洋军事、海洋工程、军民两用技术等。为便于统一稿件格式,缩短编排和修稿时间,特做如下提示。  相似文献   

20.
正《舰船科学技术》以面向广大舰船科技工作者,反映舰船领域最新科技研究成果为宗旨,积极促进舰船领域的学术与科技交流,推动舰船科学技术的发展。本刊选题范围广泛,包括舰船理论研究、舰船高新技术、舰船总体研究、动力设备、武器装备、电子与光学设备、导航设备、自动化设备、机电设备、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舰船材料、舰船防护、海洋军事、海洋工程、军民两用技术等。为便于统一稿件格式,缩短编排和修稿时间,特做如下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