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公路隧道火灾消防救援安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隧道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和人员的逃生速度引入到传统克拉尼公式中,给出了一个基于温度变化的修正的隧道火灾人员逃生判别公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详细研究了典型隧道结构在不同隧道风速(v=1、2、3、45、m.s-1)下不同火灾规模时隧道内的温度场,以修改后的克拉尼公式为公路隧道火灾时的安全逃生判别条件,给出了不同隧道风速、不同火灾规模时的消防救援的安全位置。结果表明:为了防止高温回流对消防救援的影响,在消防救援时,隧道内的环境风速应不小于5 m.s-1。  相似文献   

2.
隧道的火灾危险性决定了隧道的消防设计应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为此开发了隧道火灾时的人员疏散计算机模型Tunev ,该模型可以计算隧道内不同位置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所需的时间;与火灾数值模拟软件CFD—POENICS3.5相结合,可以计算危险来临时间;通过对两种时间的比较,判断人员疏散的安全性。简述了模型的有关概念,并对工程实例进行了疏散模拟,最后简述了Tunev模型的验证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火力发电厂大型机组交流事故保安负荷的概念、交流事故保安电源设置原则及方式进行介绍,阐述了交流事故保安电源宜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并对其接线方式进行分析。同时在火力发电厂交流保安电源设计过程中,对交流保安负荷在功能、接线、特殊性等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4.
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等级的提高,对公路线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克服高程障碍,优化线路,缩短里程,特别要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必不可少地需要修建隧道。由于隧道是公路交通的咽喉要道,一旦发生火灾,扑救相当困难,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在隧道设计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与灭火措施,使火灾控制在最低限度内,使隧道真正起到安全输送人员和物资的作用。结合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的隧道设计,对隧道消防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水火不留情,火灾猛于虎。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老百姓的消防意识还比较淡薄,万一遇到火情,仅依靠传统的消防汽车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无形中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另外,随着家用电器及家庭装修的普及,家庭火灾隐患也在逐年上升。在此情况下,山东重骑集团在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后,隆重推出了重骑ZQ125X两轮消防摩托车,该车以其灵活、迅速、实用、美观等特点独树一帜,成为消防战线上的一名骄子。重骑ZQ125X的外观借鉴意大利"超级城市125"的风格,兼顾越野赛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轨道交通给排水及消防设计的范围,车站、车站管理楼及车辆维修基地的给排水概况,布置说明和设计标准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冶金工业和市政建设的不断发展,电缆地下化成了必然趋势,电缆隧道的消防安全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将分析电缆火灾的起因、危险性及电缆隧道的消防现状,介绍细水雾消防技术的机理、系统组成及特点,并对细水雾扑救电缆火灾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亢磊磊 《隧道建设》2018,38(7):1158-1163
为克服地铁车站火灾安全指标动态性变化、耦合性作用等特征导致管理人员难以借助传统数理统计方法对车站安全做出科学且具有延展性评价的难题,提出构建基于C-OWA算子和BP神经网络的地铁车站火灾安全评价模型。首先,根据火灾发生的不同阶段并考虑人员疏散因素,构建地铁车站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利用C-OWA算子对专家决策数据重新集结处理,削弱个别极值对权重的影响,提高赋权的科学性; 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连续自适应学习和反馈能力模拟指标复杂的耦合关系。将该模型运用在郑州地铁2号线紫荆山车站的火灾安全评价中,结果表明该车站火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公路隧道自动喷淋消防系统采用单种消防检测报警系统对车辆移动火灾不能快速响应及准确定位的局限性,分析了隧道中央监控系统CCTV事件检测报警的特点,提出了在中控室增设"远程多线制硬启动"方案,采用多种消防检测手段及辅助设施报警方式,由消控室自动/人工启动对应防火分区的喷淋阀组实现快速精准灭火。  相似文献   

10.
韩林 《汽车与配件》2009,(34):46-49
消防车是装备各种消防器材、消防器具的各类消防车辆的总称,是目前消防部门与火灾作斗争的主要工具,是最基本的移动式消防装备。据介绍,消防车产品主要有以下品种:  相似文献   

11.
陈新 《隧道建设》2015,35(8):815-820
目前国内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系统的设置尚无明确标准可依,为了深入研究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系统的设计标准,结合青岛、厦门等地的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系统设计,分析了地铁特长海底隧道的火灾原因及特点,提出了特长隧道内消火栓、轻水泡沫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典型方案设计建议,并对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从方案比选等方面加以论述,其中包括一些关于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方面的思考和体会。推荐消火栓系统+联络通道内设置高压细水雾系统,指出管材及管道结构安全是设计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婷  厉红星 《隧道建设》2014,34(11):1077-1081
为了探索出合理的等电位联结,降低人在地铁车站中被电击的危险性,分别对目前地铁车站中等电位联结常见的局部等电位端子板连接成环并与接地母排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箱与结构钢筋联结3种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计算分析局部等电位端子板连接成环并与接地母排联结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另外2种设计方案的缺点,结合相关规范要求,提出更合理的等电位联结做法(辅助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达到电击防护的目的,并得出了各设备房间内的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不应互连成环,且不需另外设置接地电缆与接地母排连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一种自动工作的常闭型电源总开关,该开关内部用电流互感器检测是否短路,当短路时自动切断整车电源,主要解决现在的电源总开关都是人工操作切断整车电源,当短路时不能及时自动切断整车电源而引起的车辆失火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磊  陈曦  刘昌林 《隧道建设》2012,32(4):495-501
为了合理设计气体灭火房间气流组织,以沈阳某地铁站通信设备室为研究对象,通过送、排风口位置及下排风口风量的变化,设计出4种不同的气流组织方式,利用CFD技术模拟房间内部空间气流分布情况,通过对速度场及温度场的分析,指出气体灭火房间设置下排风口并不是最有效的气流组织方式,建议在下排风管上设置电动风量调节阀,正常运行时关闭,气体灭火后排废气时开启,并提出地铁车站气体灭火房间气流组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石广银 《隧道建设》2014,34(1):24-31
随着城市轨道线网规划规模的不断发展,地铁换乘站的数量不断增加。在设计工作中同期或近期换乘站的设计较为深入细致,而线网规划远期换乘站的研究却不够深入,在建地铁站设置的位置及预留换乘形式直接影响着远期换乘站的设置及使用功能。本文分析了双线远期换乘的几种形式及特点,通过对北京地铁5号线蒲黄榆站由于规划相对滞后引起后期改造困难和既有卫星广场站先期站位未充分考虑车站换乘设置,致使后期换乘实施困难,使用功能被削弱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远期换乘站设计应从线网规划、站位选址、换乘节点预留等方面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王立勇 《隧道建设》2020,40(Z1):51-56
为了更有效控制和合理确定地铁工程的投资,通过价值工程理论,运用2∶8定律,以武汉开通运营的339 km地铁线路的造价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细致分析与研究,总结分析出占地铁工程总投资80%以上的关键工程,包括车站、区间、供电、车辆基地和智能化等。进一步量化分析影响上述重大工程投资的关键因素,指出影响武汉地铁工程投资的单项工程和12个关键因素,分别为围护结构形式、地质条件、埋深、含钢量、盾构直径、围岩等级、110 kV进线电缆长度、动力照明、车辆基地规模、物业上盖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全自动驾驶等。  相似文献   

17.
地铁车站给排水设计中的几个细节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菊芹 《隧道建设》2008,28(1):43-45
地铁车站设计涉及的专业比较多,各个专业之间协调难度也很大,尤其是管线设计及安装,如果不慎重,就会引起一些管线之间相互交叉,安装困难,将来给运营管理带来很大不方便。地铁车站给排水设计内容琐碎,在设计及施工安装过程中一定要引起重视。结合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几个细节问题及这些细节问题的处理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张志亚  刘可敬 《隧道建设》2014,34(5):467-471
结合南昌地铁2号线的设计实例,重点研究分析规划变化对地铁线路平面、站位布设、远期线路及纵断面等多方面的影响,认为只有在前期线路设计时(线位选择、车站增减、线路延伸、纵断面设计等),随时对各种规划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并具有足够的前瞻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才能确保在保证百年工程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线路与现阶段的城市发展相匹配。  相似文献   

19.
姚显贵 《隧道建设》2014,34(9):880-886
用明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的下列部位存在自然形成的围合空间及剩余空间:1)车站小端的附属与主体之间;2)中间站设置的配线上方的剩余空间;3)换乘站设置联络线时,联络线与车站之间的围合空间;4)地下深埋车站的地下一、二层的剩余空间。目前,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均较高,应对上述围合空间进行合理利用:1)作为设备用房或备用房间,减小车站投资;2)进行适度商业开发,作为地铁运营的补贴。如果不利用这些空间,对相应空间进行空置或回填,将会:1)形成永久的死空间;2)可能增加车站的围护结构、主体结构和土方回填等土建费用;3)地下空间开发的不可逆性,若不与车站同期开发,后期再想改造非常困难。本文通过对围合空间利用存在的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表明利用围合空间及剩余空间具备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张红英 《汽车电器》2012,(11):49-51
以典型6档DCT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为例,介绍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比较其与手动变速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钢带无级自动变速器的特点。了解目前国内外汽车公司对DCT的最新应用情况并分析其未来前景,对从事相关汽车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