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解决当前集装箱码头人工拆装锁劳动强度大、安全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自行走机械手臂代替人工进行拆装锁作业的方案,设计了一套包括集装箱旋锁自动传输装置和安装于机械手上的旋锁自动拆装装置的机器人全自动拆装锁系统。该系统安装在双小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中转平台上,运行时只需1人进行监护和辅助操作,可明显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集装箱船舶卸船摘锁垫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摘锁垫作业人机分离的理念,开发无动力式集装箱锁垫自动摘卸装置。该装置由4个取锁装置、装置容器、容锁装置和4个装解锁装置等组成。应用该工具能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节省码头装卸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自动化码头的发展,研究实现集装箱自动拆装锁成为一个提升工作效率及可靠性的重要课题,目前在国际上也鲜有研究,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契机集装箱锁的拆卸是港口集装箱装卸中频繁且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现有的装卸模式下,拆装锁作业都靠人工完成,工人需要在吊钩旁重复进行机械的旋钮锁操作,安全系数低、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随着自动化码头的发展,研  相似文献   

4.
吴强  王兴峰 《港口科技》2013,(10):40-42
为提高集装箱吊具管理水平,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在集装箱吊具旋锁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便捷、准确、先进的旋锁管理方法.介绍吊具旋锁传统的管理方法,分析其优缺点.着重针对传统方法的弊端,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探索出一套旋锁管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RAM吊具旋锁在集装箱码头两年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合理分配作业箱量推算出RAM吊具旋锁的最初探伤箱量点、旋锁使用周期(单台RAM吊具作业箱量)。  相似文献   

6.
案由:为了使船一靠码头即可开始卸货,在船靠码头以前,船员已松开了部分集装箱上的旋锁。当吊机起吊某集装箱时,由于联结同垛其他集装箱的一个旋锁忘记松开,致使站在相邻垛上的一个码头工由于动荡失衡而跌下受伤。事后该码头工状告船舶期租人,提起损害赔偿诉讼。期租人为此可求法院作即决裁决。  相似文献   

7.
吴强  王兴峰 《港口科技》2013,(2):41-43,48
为了提高集装箱吊具管理水平,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进行探索和改革。介绍吊具旋锁传统的管理方法,探讨传统管理方法的优缺点,针对传统方法的弊端,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探索出一套旋锁管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拆装集装箱扭锁是专业化集装箱码头装卸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业环节之一。采用单小车岸桥的自动化集装箱装卸工艺系统中通常采用固定式集中拆装集装箱扭锁工艺方案,存在交通组织复杂、安全性及车流周转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依托广州港南沙自动化码头提出了一种新型移动式集中拆装集装箱扭锁工艺方案,从平面布局和作业流程上对方案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该方案利用设备智能调度和电子锁闭技术实现拆装扭锁作业过程中的人-车隔离分流,具备交通组织简单、车流周转效率高的优点,可为类似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拆装扭锁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锁站布置方式及分配策略,在分析解挂锁作业流程及工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集中式锁站动态布置方法,实现锁站与岸桥作业区的空间隔离;考虑前后缓冲区的设置,提出3级缓冲区管理策略,介绍缓冲区布局形式及相应功能;针对装船挂锁及卸船解锁的作业工艺流程,提出相应锁站动态分配策略,根据锁站及缓冲区作业状态将锁站动态分配给运输车辆。与现有锁站分配及管理方法相比,该策略能够均衡各锁站及缓冲区负载,提高自动化码头装卸船作业效率,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锁站分配及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海波  陈荣敏 《集装箱化》2011,22(11):25-27
集装箱自动导引车(以下简称自动导引车)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集装箱装卸工艺系统之一。作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重要的水平运输设备,自动导引车能够通过车载传感器向车载控制系统提供车辆状态信息,并根据定位导航系统提供的路径动态确定车辆运行位置,精度一般可达到50mm,最大可达到20mm。本文在分析自动导引车技术特性的基础上,展望其发展趋势,并介绍我国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在自动导引车关键技术研发领域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何继红 《水运工程》2018,(6):199-203
装卸工艺系统是影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总体布局、作业效率和营运成本的关键因素,是设计时需首先考虑的问题。为把握自动化装卸工艺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在论述现有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艺系统应用现状及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自动化锁销拆装装置、岸桥远程操控、智能驾驶、新能源、自动化轮胎吊等装备技术的发展分析自动化工艺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三峡船闸南北两线运行方式为集控半自动运行方式,人为因素在船闸运行安全中占比较高。为了规避人为因素在船闸运行中带来的风险,提高船闸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研究连续多级船闸的智能自动化运行方法。船闸智能化自动运行系统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包括船方确认、船闸闸室自动监测和集控监测。对船闸智能化运行方式实施方法和3个部分的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鹏 《港口科技》2007,(2):31-32
介绍了在集装箱装卸过程中,为保证超限箱装卸的安全、快捷,针对超限转锁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技术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刘柏  李鑫 《港口科技》2014,(7):21-23
为提高正面吊的工作效率,对正面吊吊具实施闭锁状态下的伸缩改造,以使吊具能在连续框架箱状态下进行伸缩操作,介绍改造的技术方案.改造后可连续进行正面吊对锁盒箱的吊运,达到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林浩  唐勤华 《水运工程》2011,(1):158-163
分析国外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发展情况及其主要技术特点,针对当今自动化码头存在的作业效率和稳定性不够理想的状况,就大幅提高自动化码头作业系统的效率、工作可靠性和营运经济性的技术路线,介绍国内自主研发的全轨道式新型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装卸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如何科学布置中转平台以提升作业效率的问题,总结分析国外中转平台布置方式和存在问题,对整体布置、集装箱台座、锁钮框布置、人员通道布置、中转平台硬件防护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实现锁钮检测、人员安全保障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以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闸口项目为例,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业务流程、逻辑校验、信息备案以及口岸单位监管的需求,提出集装箱、集装箱卡车、集装箱卡车司机等信息确保准确性、实时性和完整性的要求。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从智能闸口的平面布局、业务流程和信息采集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设计,采用当前成熟的硬件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形成智能闸口信息采集系统的解决方案,设计高效、准确的智能化集装箱闸口系统,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闸口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