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湖北专用汽车产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在80年代前后得到迅速发展。一直以来,湖北省政府想方设法大力扶持和发展省内专用汽车产业,如今,已经形成武汉-随州-枣阳-丹江口-十堰的千里汽车长廊。 专用汽车产业不仅在这五座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们均为当地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不同的是,这五座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十堰和随州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两座城市。十堰专用汽车产业起步最早,其特色也最为明显,业内对十堰专用汽车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有极高的关注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正>近10多年来,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形成了随州、梁山、十堰、襄阳等多个专用汽车产业基地,产品从生产大陆货到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从原来大量非法改装到今天的规范化生产,我国专用汽车产业逐渐转型升级,一批优秀的专用汽车企业脱颖而出。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在"十三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该如何发展,这是企业、行业和政府都需要关注的问题。在2015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国际发展论坛"十三五我国专用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3.
“当你走在随州街头,随便问上几个人,中间准会有专用汽车行业的从业者。”随州一位专用车企业的老总这样跟记者开玩笑。如果要说一个城市与专用汽车产业的密切程度,恐怕没有哪个城市可与位于我国汽车大省湖北的随州市相比。在随州22万城区人口中,有5万人在专用汽车及相关产业中从事生产、销售和服务工作。2006年,随州市汽车工业产值120.2亿,占全市工业总值的40%,这个汽车工业产值主要来自专用汽车产业。可以说,随州是一座名符其实的专用汽车之城,专用汽车已经成为随州的“名片”。  相似文献   

4.
正8月28~31日,随州市专用汽车考察团赴十堰、襄阳、湖南长沙、福建龙岩、江苏扬州等4省5市考察学习了这些省市地区的专用汽车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他们入园区、走企业,博观而约取,积极汲取他们发展中的宝贵经验,他们开拓视野、提升素质,为加快专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步伐、加速建设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特色增长极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5.
随州专汽产业发展特点随州作为我国重要的专用车发源地,专汽产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阵痛到裂变的发展历程。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圣地车都”战略为引领,加快推进专汽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2007年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命名“中国专用汽车之都”以来,随州专汽产业发展迅猛,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成为国家专用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相似文献   

6.
刘晓鸣 《专用汽车》2013,(10):56-57
随州是我国专用汽车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专用汽车四大生产基地之一,是湖北省“武汉一随州-襄阳一十堰”专用汽车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在2007年底获得“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称号以来.随州专用汽车产业产值从69亿元增加到近300亿元.去年底通过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复审,同时,科技部授予随州“国家专用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称号。两个授牌相得益彰,体现了专用汽车产业规模和质量水平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曹波 《专用汽车》2014,(8):34-36
随州市,对于从事专用汽车行业的人来说,一定不会陌生。2007年12月,被中机联授予"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称号。专用汽车产业就是这个城市的名片。对于专用汽车产业的发展,随州市政府总是不遗余力。50年的专用汽车历史从上世纪60年代起到本世纪初,随州的专用汽车产业处于培植的阶段。依托东风公司,错位发展,相继兴建了湖北专用汽车制造厂(楚风)、  相似文献   

8.
随州成为专用汽车之都并非偶然,这里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的随州汽车产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坚定走上专用汽车发展之路,定位精准.随州作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各项基础建设和交通运输对专用汽车存在刚性需求,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大有可为,此谓“天时”.  相似文献   

9.
郄英才 《时代汽车》2013,(12):44-47
随州是国内专用汽车的主要发源地,专用汽车是随州市的特色资源。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专汽产业已成为随州第一大支柱产业,综合实力走在全国前列。专汽产品实现“六项第一”,即罐式车、环卫车、教练车、平头车身、钢质车轮和汽车铸造件连续六年销量位居全国第一。随州现已成为全国专用汽车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产业资源最富集的产业基地,专汽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0.
《时代汽车》2013,(12):38
"专汽之都"命名指明了方向——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这块金字招牌是对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的充分肯定,为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随州要以此为契机,引进国际国内资本,抓住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把整车做强、专汽做专、零部件做精,提升产业层次。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把‘中国专用汽车之都’这张名片越擦越亮,把随州建成全国最具竞争力的专用汽车名城。"2008年3月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随州"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命名揭牌仪式上,时任湖北省省长、现任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在致辞中如是说。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在湖北省部共建、厅市合作推动及随州市上下共同努力下,随州专汽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已成为全国专用汽车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资源最富集的产业基地。发展历程:历经50年随州专汽产业经过近50年的积淀,已具备相当规模,在国内有较强影响力,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纵观其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阵痛到裂变、从形单影只到全面开花的艰难发展历程。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是随州市专汽产业起步培植阶段。  相似文献   

12.
获得“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称号,为随州打造专用汽车之都这一城市名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中国专用汽车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随州市政府和企业应该抓住这个大好时机,规范生产,走集团化、专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8月29日,2015中国(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在湖北省随州市举行。据悉,本届随州论坛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湖北省随州市人民政府、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共同承办,论坛主题为"创新驱动智能转型"。与已举行六届的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不同的是,随州论坛是随州打造的一  相似文献   

14.
李鸿雁 《商用汽车》2012,(18):41-44
已有50多年专用汽车发展历史的随州,被赋予“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称号,目前已成为我国专用汽车主要的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湖北省、随州南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措施,支持随州专用汽车企业做大做强,相关企业也在不断自我升级,共推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实现新的腾飞.  相似文献   

15.
宁文祥 《专用汽车》2012,(11):44-45
<正>首届中国国际商用车展览会共有6个展馆,每个展馆的特色之处均有不同。其中有一个展馆,他们的展品虽然各式各样,但是都来源于同一个城市——随州。在展会的B6展馆,"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随州的参展商共同占据了一个展馆,用集体的力量展示这个城市独特的专用汽车魅力。随州最新专用汽车产品集中展示上到政府,下到企业,  相似文献   

16.
韦木 《汽车与配件》2010,(43):52-52
<正>众所周知,湖北随州、山东梁山等城市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专用汽车聚集区。相比之下,历史名城南阳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专用汽车产业却名不见经传。然而,近几年来,南阳市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发动机计划,使专用汽车产业在高新区悄然崛起。目前,专用汽车已成为南阳市的特色产业,其发展速度之快成为南阳市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授予随州,这为随州的专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送来强劲的东风,提供了巨大的动力。随州市清醒地意识到这一金字招牌的价值与份量。它是一个昭示,昭示了我国专用汽车发展的方向;它是一个希望,希望随州  相似文献   

18.
肖献法 《商用汽车》2011,(22):12-14
2011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发展论坛以及随后安排的展览和企业参观,使与会代表较为系统地对随州专用汽车产业情况有了个基本的了解,也能领会到演讲嘉宾关于推动我国专用汽车行业以及行业企业发展的思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学桐 《专用汽车》2013,(11):62-62
在2013中国国际商用车展开幕的前—天(10月29日),第五届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湖北随州隆重举行。该论坛是国内专用车行业最权威的国际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节能·环保-绿色时代”,重点探讨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在市场低迷的形势下如何健康快速发展等话题。  相似文献   

20.
"当你走在随州街头,随便问上几个人,中间准会有专用汽车行业的从业者."随州一位专用车企业的老总这样跟记者开玩笑.如果要说一个城市与专用汽车产业的密切程度,恐怕没有哪个城市可与位于我国汽车大省湖北的随州市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