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重载运输是现代货运发展的方向,卸车站作为重载铁路运输通道上的关键节点,对通道运输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从货物运输组织模式、站内主要技术作业内容和卸车站能力3个方面阐述重载组合式列车卸车站平面布置方案的影响因素,提出重载组合式列车车场布置形式,以及卸车站基本平面布置可以采用尽头式和环形式2种布置图型。结合实例,在调机、本务机2种牵引作业流程基础上,提出3种重载组合式列车卸车站平面布置图型,为重载铁路卸车站平面布置方案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大多是通过改造既有线和改变运营、养护维修模式来实现的。随着我国客运铁路网的建设和投入运营,通过在既有线路上逐步开行重载列车,或通过更高效的运输组织提高货运量,是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重载机车作为重载列车的牵引动力,其轴重和功率较普通机车均有相应增加,也相应地增大了作用于线路基础设施上的荷载。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铁路桥涵概况和设计活载标准发展历程、大功率机车和货车的技术现状,从既有铁路桥涵竖向和纵向受力性能方面,分析既有线基础设施大功率机车开行的适应性,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春雷 《铁道货运》2013,31(8):20-25
卸车站是办理重载货物列车卸车作业的车站,多位于港口、钢厂和电厂等。重载运输的列车装卸作业不同于普通货物列车的传统组织方法,一般采用高效率的装卸作业设备及作业组织模式。为提高装卸车站的作业效率,车站的布置应适应长大重载货物列车到发作业及高效率装卸作业的需要。通过对采用翻车机卸车的3种典型卸车站布置形式的分析,探讨不同站型的作业流程、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对重载铁路卸车站设计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玉柱 《铁道货运》2013,31(8):30-34,5
在分析集通铁路重载运输组织的现状,提出满足2016年货运需求的3种重载运输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探讨集通铁路的线路、车站及机车等技术装备条件。通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集通铁路重载运输组织模式比选模型,分别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果,以及资金投入、运输成本和设备闲置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得出2016年集通铁路开行6 000 t重载列车是最为经济合理的运输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5.
介绍我国铁路货运列车轴重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运输特点.分析既有疏运线路上的桥涵、路基、隧道对不同列车轴重活载的适应性和加强措施,提出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设计采用25t轴重列车,桥梁活载设计采用ZH活载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铁路列车荷载图式是铁路列车对线路工程结构静态作用的概化表达形式,主要用于铁路桥涵结构的设计。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不同类型线路的运营列车在轴重、速度、运输密度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单一列车荷载图式难以反映新形势下的铁路运输特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制定了适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共线铁路、重载铁路的列车荷载图式,形成了铁道行业标准TB/T 3466—2016《铁路列车荷载图式》。回顾我国铁路列车荷载图式的研究和发展情况,重点对各种类型荷载图式及相应动力系数的研究思路进行研讨,并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开行重载列车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也是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又一途径,为此铁道部决定2005年在南同蒲、侯月线开行5 000 t重载列车和侯月线增加运量5 000万t的运输计划。然而,开行重载列车涉及到铁路运输的各个领域。目前,除已配齐SS4型电力机车和DF8型内燃机车外,线路、车站、车辆等技术装备并不配套。因此,在开行5 000 t重载列车后曾多次发生列车分离、途停等事故,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和运营秩序。1问题分析南同蒲、侯月线地处丘陵和山区地段,线路总的特征是轻轨及坡多、弯多、隧道多。重载列车又因质量增加、长度增长,在运行中牵…  相似文献   

8.
针对通霍线开行重载列车的无缝线路设计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霍铁路是蒙东地区一条煤炭运输通道,预计2030年最大货流密度将达到9 000万t,目前已组织开行1万t及2万t组合列车,并正在进行增建二线扩能改造。本文对开行重载列车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重载铁路无缝线路设计参数提出了建议,并提出了确保无缝线路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兰新线开行5 000t重载列车为背景,对兰新线的重载运输列车的运输组织方式、机车牵引方式以及通过能力的计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就兰新线如何开行5 000t重载运输提出了相关具体建议,以提高兰新铁路货运输送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重载运输是铁路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益的重要组织方式。我国客运专线网基本建成,铁路既有线具备发展重载运输及相关线路设施配套改造的有利条件。但既有线发展重载运输是个技术经济问题,需要根据运量需求和线路条件选择重载运输的轴重、列车牵引总重、重载列车编组模式等,根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益显著的基本原则进行决策。通过分析铁路既有线的线路设施、机车车辆、站场布置、列车运行等相关条件,论证并提出既有线发展重载运输的主要参数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快速发展的中国铁路重载运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侯月等主要干线普遍开行了5000吨至6500吨货物列车,扩大了运输能力。建立和完善大秦铁路集疏运体系,采用先进的机车同步操纵技术和大吨位货车制造与使用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机车无线同步操纵技术与GSM-R技术结合,中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大秦铁路大量开行1万吨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运量由2002年的1亿吨,增长到2007年的3亿吨,创造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奇迹。不仅如此,大秦铁路的目标还在不断提升,将来会达到3.5亿吨或者4亿吨,这些成就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由于中国铁路技术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发展重载铁路,因此与世界上一些铁路重载技术发达的国家进行交流与探讨变得尤为重要。正因如此,2007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的铁路重载运输装备技术专题交流会受到了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铁路货运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在既有铁路网基础上加大铁路列车轴重是有效提高铁路运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列车轴重增大后车桥振动效应将增加,既有铁路网中的钢桥能否适应铁路轴重的提高成为列车轴重能否增加的关键问题。本文为分析重载列车作用下钢桥动力性能,选取既有线中常用跨度48 m钢桁梁桥为研究对象,通过轮对与轨道接触处的力与位移相互关系建立空间重载铁路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在与实测结果对比基础上,对影响重载铁路钢桁梁桥动力性能的轨道不平顺、列车轴重和列车速度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论:(1)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列车轴重和列车速度均对重载列车作用下的钢桁梁桥的动力性能有着重要影响;(2)美国六级轨道不平顺与桥上实际线路不平顺更加接近;(3)重载铁路运输中27 t轴重列车通过48 m钢桁梁桥时建议对列车运行速度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我国重载铁路机车及货车的基本概况、国外重载铁路的轴重标准以及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的主要运输特点,分析了不同运输方式活载图式的选择不仅取决于本线运营列车活载及其预留发展储备,尚需考虑相关既有线的实际情况的选用原则。通过对周边既有线桥涵的调研,研究了既有线桥涵对不同轴重的适应性,最后通过对不同活载图示、荷载效应及配套规范的使用情况分析,得出了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宜优先采用ZH活载(Z=1.0)设计,或按UIC71活载(α=1.0)设计,并按中-活载(2005)长大重车检算图式进行相关检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介绍2004年以来大秦线开行的5种典型编组方式重载列车,比较了不同编组方式列车纵向力的大小,并分析了列车编组方式对纵向力的影响;同时结合试验数据,对其他关键因素比如Locotrol同步作用时间、机车制动机性能、货车关键技术以及列车操纵方式等对重载列车纵向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减小纵向力的角度提出了3种2万t列车编组方式。试验及运用实践表明:目前我国的货车制动可以满足单元万吨货物列车的制动要求,而对于更大编组的长大列车,宜采用机车动力分散布置的组合列车。组合列车中从控机车的布置位置是影响组合列车制动性能和列车纵向力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应对其进行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山西中南部铁路壶关至红旗渠段长大坡道缓坡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中南部铁路是一条新建的万吨重载煤炭运输通道,是国内首条研究30t大轴重万吨列车运行安全的铁路,铁路线路平纵断面、车站分布等的设计,需满足万吨级列车的循环制动与纵向冲动等要求。运用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软件指导重载铁路的设计,通过对不同机车牵引万吨单编列车的纵向动力学仿真研究,特别是万吨列车在不同坡度坡道上的制动限速、制动距离,以及长大下坡道困难区间操纵运行的安全性和纵向冲动,研究山西中南部铁路壶关至红旗渠段长大坡道缓坡设置问题,以满足万吨重载列车在非正常情况下的运行、养护维修及救援要求。研究结论为:壶关至红旗渠间居中位置应增设缓坡1处,并配备救援设备。研究结论已应用于项目设计,在壶关至红旗渠间增设了平顺站,并设机待线,配备双机重联救援机车。  相似文献   

16.
《世界轨道交通》2011,(8):30-32
近年来,为了提高中国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货运铁路的重载化已经成为了中国轨交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货运铁路将逐渐从原有的25吨轴重向27-30吨轴重发展。可以想象,轴重的增加对现有铁路路基的承载能力,包括紧固件系统和土工布的耐久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使用什么新型材料应用于路基建设来满足中国重载铁路发展的需求,保证重载铁路升级后安全稳定的运营,是值得业内人士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加筋水泥土桩在既有重载铁路路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路基病害及运能提高等因素,部分既有重载铁路路基强度已无法满足当下运营需求,需要进行加固处理。为了不影响既有重载铁路的正常运营,提出用水平旋喷加筋水泥土桩加固既有重载铁路路基的加固措施。结合朔黄线某路基现场试验段,介绍该加固措施的施工机具、施工工艺、操作参数、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施工安全注意事项。通过现场试验,证实了采用水平旋喷加筋水泥土桩加固既有重载铁路路基是可行的,施工期间线路正常运营,施工便捷,加固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随着大批客运专线相继投入运营,既有线的运输能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对既有铁路进行有计划、有选择的技术改造,开行重载列车,能够充分利用既有设备条件,节约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线路输送能力,提高铁路劳动生产率,降低货物运输成本.研究结论:本文阐述了我国重载路网的发展规划情况,提出了重载运输通道规划所应遵循的原则.以铁路部门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以线路通过能力和投资金额上限为约束条件,建立基于径路的重载线路投资决策与货流分配模型,并介绍求解方法.本模型的建立使重载化改造的决策依据由定性化转为定量化,从而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9.
选取大秦线5个轨道、1个路基和9个桥梁试验工点,进行2万t列车的运行和制动试验,研究大秦线轨道、桥梁和路基的动力性能。结果表明:2万t试验列车通过典型线、桥、路基和道岔地段时,实测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轮对横向力以及道岔尖轨开口量等指标均在安全限度内,说明在大秦线开行2万t货物列车是安全可行的。2万t试验列车作用下的轨道动力响应和各项位移参数与普通列车正常运营时基本相当,但2万t试验列车车辆由车轮扁疤产生的轮轨垂直力最大值达到277 kN,会对轨道结构产生显著的破坏作用;桥梁的挠度和振动参数基本在安全控制范围内;路基的动应力值基本在45 kPa以内,轴重由21 t增加到25 t后,路基动应力只增加2 kPa左右,但2万t列车通过时相邻两转向架4个车轮产生的路基动应力分布为1个梯形形式,而6 000 t列车通过时为2个交叠的梯形形式。  相似文献   

20.
山西中南部铁路30t轴重重载技术方案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介绍国内外重载铁路轴重现状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结合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建设,对30 t轴重重载铁路线路、轨道、路基、桥梁及隧道工程技术方案设计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为开行30 t轴重重载列车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