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细菌早产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99例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组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结果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发病率为1.16%(99/8 512)。感染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占70.3%,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36.6%);革兰氏阴性菌占29.7%,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40.0%)。革兰氏阴性菌组严重并发症、白细胞下降、C-反应蛋白(CRP)升高、腹胀、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氏阴性菌组放弃治疗或死亡率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更易发生休克、中枢感染、腹胀等并发症,实验室检验更多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及CRP升高;感染早期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选用抗生素可能会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长期戴胰岛素泵的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抑郁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以120例长期戴胰岛素泵T2DM患者为戴泵组,同期在某医院就诊及住院的不戴泵但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180例为对照组。应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对象进行抑郁状况评定。结果戴泵组32例患者抑郁指数≥0.50,患病率为26.67%,低于不戴泵对照组的48.89%(P<0.05)。戴泵组中、重度抑郁患病率分别为3.33%和1.67%,均低于对照的15.56%和9.44%(P均<0.05)。DM病程、并发症数可能是戴泵DM患者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期戴胰岛素泵的T2DM患者的抑郁患病率较低;长期戴泵通过稳定控制血糖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健康成人、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者及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中小分子热休克蛋白B8(HspB8)水平,研究HspB8与糖代谢异常(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AGM)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GM者45例作为糖代谢异常组(AGM组),并根据OGTT结果将AGM组分为糖尿病组(DM组)及糖耐量异常组(IGT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与AGM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22例为对照组(N组)。分别测定各组体质量、血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浆葡萄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水平,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各研究对象HspB8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AGM组BMI、GLU、HbA1c、TG、CHOL均较N组高(P<0.05),AGM组HspB8 mRNA水平较N组明显降低(P<0.05);DM组HspB8 mRNA水平与IGT组及N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HbA1c及血糖水平与HspB8 mRNA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DM组HspB8 mRNA水平明显降低,且与AGM之间存在相关性;HspB8的下降可能是导致AGM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分析,筛查常见致病菌的感染情况,探索细菌感染与COPD发病及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种COPD常见致病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它莫拉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的方法,对42例COPD稳定期患者、66例AECOPD患者和11例正常人痰标本进行检测,筛查上述病原菌的感染情况。结果肺炎克雷伯杆菌在稳定期检出8例(19%),AECOPD检出4例(6.1%);铜绿假单胞菌在稳定期检出2例(4.8%),AECOPD检出11例(16.7%);肺炎链球菌在稳定期全部检出(100%),AECOPD检出26例(39.4%),正常对照组全部检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稳定期未检出,AECOPD检出6例(9.1%);流感嗜血杆菌在稳定期检出39例(92.9%),AECOPD检出51例(77.3%),正常对照组全部检出(100%)。正常对照组以下各菌均未检出。卡它莫拉菌在稳定期检出12例(28.6%),AECOPD检出6例(9.1%);鲍曼不动杆菌在稳定期检出3例(7.1%),AECOPD检出5例(7.6%)。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它莫拉菌在COPD稳定期和AECOPD间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在两组间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序结果与检出结果一致。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上呼吸道菌群水平接近正常人,而AECOPD患者明显降低。某些细菌感染是AECOPD发病的主要原因,但并非所有细菌感染都与COPD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群、肥胖及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浆中骨膜蛋白(periostin)水平,探讨骨膜蛋白与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肥胖的关系。方法 83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T2DM组)和78例糖耐量(NGT组)正常个体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kg/m~2为分割点,将两组再分为正常体质量(NW)亚组和肥胖(OB)亚组。ELISA法检测骨膜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骨膜蛋白与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TNF-α以及BMI、腰臀比(WHR)和血压等指标的关系。通过稳态模型(HOMA)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结果 1T2DM组血浆骨膜蛋白水平显著高于NGT组(P<0.01),T2DM组及NGT组内肥胖亚组血浆骨膜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亚组(P<0.01)。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骨膜蛋白水平与年龄、收缩压、身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相关(P>0.05),而与舒张压、腰围、臀围、体质量、BMI、WH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FPG、2hPG、FINS、HbA1c、HOMA-IR及TNF-α呈正相关(P<0.01,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1)。3以骨膜蛋白为因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骨膜蛋白水平与TG、HOMA-IR、TNF-α独立相关(均P<0.01)。结论新诊断的T2DM和肥胖患者血浆骨膜蛋白水平升高,骨膜蛋白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炎症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一级亲属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按WHO 1999年T2DM的诊断与分型标准分为T2DM组(156例,为T2DM患者且其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T2DM患者≥2例)、T2DM一级亲属中正常糖耐量组即NFDR组(168例,为T2DM的一级亲属中糖耐量正常者)、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组即NC组(150例,与T2DM无血缘关系,且经口服糖耐量检测排除T2DM和糖耐量异常IGT者)。每组按体重指数(BMI)再分为肥胖组(BMI≥25kg/m2)和非肥胖组(BMI<25kg/m2)。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 T2DM组患者BMI显著高于NC组(P<0.05);NC组、NFDR组、T2DM组甘油三酯(TG)依次增高,3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TC)依次增高,但3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显著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PA/AA基因型患者较PP基因型患者的TG、TC、LDL高(P<0.05),其中肥胖组PA/AA基因型较PP基因型患者的TG、TC、LD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非肥胖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FDR组PA/AA基因型较PP基因型中TG、TC、LDL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肥胖组中PA/AA基因型较PP基因型中TG、TC、LD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非肥胖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C组PA/AA基因型与PP基因型患者的TC、TG、HDL、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C肥胖组及NC非肥胖组中两种基因型患者的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西北地区汉族T2DM及其一级亲属血脂相关,以肥胖者明显,但可能对血脂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从临床住院患者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83株,ESBLs表型确认试验采用双纸片协同法,ESBLs耐药基因CTX-M、TEM和SHV的检测采用PCR法。结果 8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表型确证实验有76株ESBLs阳性,占91.6%;PCR法检测到携带有耐药基因的菌株41株,CTX-M、SHV和TEM 3种耐药基因的构成比分别为78.1%(32/41)、43.9%(18/41)和34.2%(14/41);在41株产酶菌株中,携带1种基因型的占39.0%(16/41),携带2种基因型的占34.2%(14/41),携带3种基因型的占14.6%(6/41),携带4种基因型的占9.8%(4/41),携带5种基因型的占2.4%(1/41)。结论该院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基因型主要以CTX-M型和SHV型为主,其基因型分布复杂。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损伤大鼠模型。方法高脂高糖饮食持续喂养老年大鼠,建立T2DM大鼠模型,继而运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脑脊液微透析及ELISA技术、电生理学检查方法筛选出继发AD损伤大鼠并病理鉴定。结果与单纯T2DM组及普通饮食组比较,T2DM+AD组大鼠存在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T2DM+AD组大鼠海马区域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β-AP)水平显著升高;且该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灌流乙酰胆碱(Ach)所引发的动作电位频率显著降低。结论持续高脂高糖饮食喂养可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致阿尔茨海默病损伤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CD142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检测24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和24例正常妊娠孕妇胎盘中CD142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CD142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情况。结果病例组胎盘中CD142mRNA相对含量(1.45±0.42)高于正常妊娠孕妇(0.25±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胎盘中CD142蛋白表达量(0.857±0.043)高于正常晚孕者(0.248±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胎盘组织中CD142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阳性率低于对照组(29.2%vs.100.0%,χ2=36.11,P<0.001),非甲基化阳性率高于正常组(100.0%vs.20.8%,χ2=29.85,P<0.001);CD142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其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程度呈负相关(r=-0.909,P<0.05)。结论 CD142通过甲基化调控蛋白的表达在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后1年时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及血清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DES植入的120例患者,根据1年时是否出现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ISR组)及无再狭窄组(non-ISR组);评估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支架植入前后sPLA2、hs-CR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1年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ISR组完全闭塞病变率(31.43%vs.17.65%)、支架重建率(31.43%vs.16.47%)、后扩张发生率(35.29%vs.11.43%)显著高于nonISR组(P<0.05);ISR组支架植入前后hs-CRP及sPLA2水平均显著高于non-ISR组(P<0.05),且植入支架后ISR组及non-ISR组hs-CRP及sPLA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1年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与完全闭塞病变、后扩张、hs-CRP及sPLA2显著相关(P<0.05)。结论完全闭塞病变、后扩张、hs-CRP及sPLA2可能是DES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sPLA2、hs-CRP可能对支架内再狭窄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